从温尼科特视角看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引发青少年心理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温尼科特视角看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引发青少年心理问题
从温尼科特视角看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引发青少年心理问题目前中国心理机构注册量8025家,心理咨询师13766人(截止到2014年5月16日),服务覆盖全国,精神科医生20500人。
精神分析在中国正在蓬勃发展,当今中国非常需要良好的分析家,心理市场很大!项目深受欢迎!
人格的形成与人的早年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的家庭结构随着时代的改变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主干家庭正在消失,核心家庭已成为当今中国的主流家庭结构。
东西方文化融合,都市化的扩张,婚姻观变化,离婚率上升,家庭观念淡化,重组家庭和单亲家庭也在增多。
这些结构变化的结果是家庭养育理念演变、子女成长环境的不稳定和青少年性格的脆弱性。
首先,由于人口政策的原因,独生子女已成为社会主体,中国现在大约有1亿4千万独生子女。
在他们成长过程,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们对父母有相当多的心理依赖,性格的独立性,抗压力能力普遍削弱。
第二,年轻夫妻把自己的父母变成了看护自己子女的代理人,既是看护者又是教育者。
独生子女成家以后,通常在完成了生育任务之后,就把看护他们的孩子任务交给了自己的父母。
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在心理上准备好了做父母,而长辈对孩子的溺爱又造成了管教子女的难度和成长之后的心理脆弱性。
在现代中国的农村,父母为了家庭生活得更好,夫妻同时到外地打工,把子女留给他们的父母看管,造成子女与父母长期分离,与关系疏远。
第三,过分注重教育,忽视儿童心理成长。
中国年轻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上投资很大,启蒙教育阶段就开始带孩子参加多种学习培训班,孩子没有童年玩乐时间,青春期以后,很多孩子会有厌学情绪。
第四,父母婚姻关系不稳定,争吵,导致子女亲密关系发展受阻,并对婚姻产生怀疑,不敢成家。
在情感交流少的家庭里,子女成了两人信息传递的工具,孩子承受过多的心理负担,孩子难以感受到父母的真实爱。
而离婚中的父母,往往忽视子女的感受和意愿,争夺孩子的抚养权,造成孩子讨好父母,
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整天生活在假自我当中。
这类孩子成年以后,心理普遍缺乏安全感,人际关系发展困难。
在母婴关系处理方面,多数情况下是做太好的母亲,而不是足够好的母亲。
温尼科特精神分析理论与实践将对中国家庭发展亲子关系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
上个世纪80年代,精神分析中德班在中国兴起,主要培训经典精神分析,以家庭系统为主。
随后是中挪班、中美班、中法班。
2013年6月,北京回龙观医院·怡康心理诊所凌笋昂和赵丞智医生与巴西温尼科特精神分析理论家和分析家一行人共同策划了中国巴西温尼科特精神分析连续培训项目,2014年5月培训项目正式实施,目前已经开办两期,深受中国咨询师的欢迎,效果非常好。
罗教授和艾尔莎是主讲人。
我们每年的5月份和11月份举办两期培训。
一直到16年底。
我们希望这个培训能够给中国精神分析界注入新的能量,让我们这个社会能够更好地给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