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平罗中学2019-2020高一物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1). 80 (2)。-4m(3). 由A指向C
【解析】
【分析】
(1)路程为物体经过轨迹的长度,由题意可求得总路程;
(2)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由题意可知总位移与总时间,则可求得平均速度.
【详解】(1)[1]全过程中的总路程为:

(2)[2]设向东为正方向,平均速度为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初位置为A点,末位置为C点,则位移
;
(3)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AB间的距离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过程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5。一质点始终向着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在前 时间内平均速度为v/2,后 时间内平均速度为 2v,则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
A. 3v/4B。 3v/2C.vD. 2v/大小
A.3v/4,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 3v/2,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 前2s内静止
D. 质点在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比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v−t图象中,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倾斜角越大表示加速度越大,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详解】A.由图象可知0至6s末,速度图象都在时间轴 上方,都大于零,方向为都正,没有改变,故A错误,B正确;
D. 子弹射到墙上时的速度为800 m/s
【答案】B
【解析】
【分析】
注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平均速度与一段位移或一段时间相对应,而瞬时速度和每个时刻或某个位置相对应.
【详解】A.终点是一个位置,冲过终点的速度为瞬时速度,故A错误;
B.汽车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通过隧道指通过隧道这段位移的速度,与位移相对应,是平均速度,故B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2。下列情况中的速度,属于平均速度的是( )
A。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为9。5m/s
B。 由于堵车,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仅为1。2 m/s
C。 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为8 m/s
【详解】A.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计,所以不能看做质点,故A错误;
B.研究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时,要考虑天宫一号的形状和指向,故天宫一号不可看做质点,故B错误;
C.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 时间等于火车长度与火车速度的比值,故火车长度不能忽略不计,即火车不能简化为质点,故C错误;
D.要确定在大海中航行的船的位置时,船相对于茫茫大海来比,其大小可以忽略,可看做质点,故D正确.
【解析】
【分析】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如速度、加速度、位移等都是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如路程、时间、质量等都是标量.
【详解】A.位移、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A错误;
B.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都有大小又有方向,都是矢量,故B正确;
宁夏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BD
【解析】
【分析】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①只在重力作用下②从静止开始.只在重力作用下保证了物体的加速度为g;从静止开始保证了物体初速度等于零.
【详解】A、D项:因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①只在重力作用下②从静止开始.只在重力作用下保证了物体的加速度为g;但物体可能不是从零开始下落的;故不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故A错误,D正确;
C.速度和加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速度的大小,没有方向,故C错误;
D.位移是矢量,路程和时间是标量,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矢量与标量有两大区别:一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二是运算法则不同,矢量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运算遵守代数加减法则.
4.如图所示,是一位晨练者每天早晨进行锻炼时的行走路线,从A点出发,沿半径分别为3 m和5 m的半圆经B点到达C点,则他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
C.v,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 2v/3,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6。一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经2s落地,则该物体下落1s时,离地高度是(g取10m/s2)( )
A。5mB。10mC.15mD。18m
【答案】C
【解析】
【分析】
自由落体运动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物体在1s时、2s时下落的高度,从而得出离地的高度.
【详解】A.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一定越大,故A正确;
B.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如竖直上抛运动的最高点,加速度为g,故B错误;
C.根据 可知,v很小,加速度a可能很大,故C正确;
D.速度变化量很大,时间可能也很大,加速度不一定大,也可能很小,故D错误;
11.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5m
B. 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C。 在0~6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7.5m/s
D。 在5~6s内,物体做减速运动
【答案】AB
【解析】
【详解】A.0~5s物体向正向运动,5~6s向负向运动,故5s末离出发点最远,路程为
D.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s末时物体的总位移为零,故物体回到初始位置,故D正确;
故选AC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2分)
13.某质点从A点出发做变速直线运动,前3s向东运动了20m到达B点,在B点停了2s后又向西运动,又经过5s前进了60m到达A点西侧的C点,如图所示.则:总路程为________m;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方向________.

所用的总时间

平均速度
[3]负号表示v与初速度方向相反,也就是由A指向C.
故答案为(1)80m,(2)-4m/s2,(3)由A指向C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速度公式及位移与路程,在解题时要注意明确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1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M点时的速度为5m/s,经3s到达N点时的速度为14m/s,再经4s到达P点.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物体到达P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MN间的距离为________m.
C.落到太平洋水平面时,太平洋的水平面也是一个位置,所以此时的速度为瞬时速度,故C错误;
D.子弹射到墙上时的速度,射到墙上为某个位置,此速度为瞬时速度,故D错误.
3.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 位移、时间、加速度B。 位移、速度、加速度
C. 速度、速率、加速度D。 路程、时间、位移
【答案】B
D.在5s内,A通过的位移为10m,B通过的位移为5m,则知5s内它们的平均速度不同.故D错误.
【点睛】本题是位移—时间图象问题,关键要知道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能根据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8.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 4s末至6s末速度方向为负
B. 6s内运动方向始终不变
B。 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的速度相同
C。 在5s末两物体的位移相同,即5s末A、B相遇
D。 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知,A在B运动3s后开始运动.故A错误;
B.在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等于速度,从t=3s起,A图线的斜率大,速度大,即有vA〉vB,故B错误;
C.5s末A、B到达同一位置,两者相遇.故C正确.
A。 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可以看做质点
B. 研究“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时,天宫一号可看作质点
C。 研究火车通过路旁的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看做质点
D. 巨轮停在海面上某一位置时,巨轮可看做质点
【答案】D
【解析】
【分析】
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候,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行,要看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答案】 (1). 3 (2)。 26 (3)。 28.5
【解析】
【分析】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人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到达C点的速度;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推论求出AB间的距离.
【详解】(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物体到达C点的速度
B项:由公式 得: 可知,故B正确;
C项:因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①只在重力作用下②从静止开始.只在重力作用下保证了物体的加速度为g,但物体可能不是从零开始下落的,故C错误.
故应选:BD.
【点睛】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是这类概念选择题判断的主要依据,所以不但要记准概念,还要充分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A.16 m,方向从A到C;16 m
B.8 m,方向从A到C;8π m
C. 8π m,方向从A到C;16 m
D。16 m,方向从A到C;8π m
【答案】D
【解析】
【详解】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为
,没有方向,
位移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为
,方向从A到C.
故选D.
【点睛】紧扣位移和路程的概念,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的大小只与初末的位置有关,与经过的路径无关;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B。 速度为零,加速度就一定为零
C。 速度很小,加速度可能很大
D 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答案】AC
【解析】
【分析】
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
A。 B。
C。 D.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物体开始和结束时的纵坐标均为0,说明物体又回到了初始位置,故A正确;
B.由图可知,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位移增大,故无法回到初始位置,故B错误;
C.物体第1s内的位移沿正方向,大小为2m,第2s内位移为2m,沿负方向,故2s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故C正确;
故A正确;
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
故B正确;
C.在0~4s内,物体的路程为

因此平均速率

故C错误;
D.在5~6s内,物体做反向加速运动,D错误,
【点睛】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要注意路程和位移的区别,属于基础题.
12.下列所给的图象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故选A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定义以及物理意义,知道判断物体做加速还是减速,不是看加速度的大小,而是看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10.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 自由落体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
C。 只在重力作用下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C.由图可知前2s,物体做速度为4m/s的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加速过程加速度为

减速过程加速度

所以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比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是为v−t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v−t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属于基础题.
【详解】该物体下落1s时离地高度是: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解答本题要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满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公式.
7.沿同一直线运动 两物体A、B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
A. 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