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比例有机肥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比例有机肥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
大白菜是我国秋冬季节食用的主要蔬菜,施用有机肥具有培肥地力、改善品质和提高养分利用率的作用。
本研究采用总氮量相同,配施不同比例有机肥进行大白菜生产试验,旨在探讨施用有机肥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索并建立大白菜高产优质施肥模式,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范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试验于2009年秋季在滨海县农业示范园进行,前茬作物为大豆,供试土壤为黏心两合土,耕层理化性状为:有机质20.38 g/kg、全氮1.36 g/kg、有效磷18.20 mg/kg、速效钾196.4 mg/kg、pH 值8.07。
供试大白菜品种为北京新3号。
供试肥料:有机肥料为商品有机肥(N 1.9%,P2O5 3.2%,K2O 1.7%),化肥为尿素(N 46%)、过磷酸钙(P2O5 12%)和硫酸钾(K2O 50%)。
1.2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大田小区栽培方法,施氮量为380 kg/hm2和所施有机肥氮素总量占施氮量的质量分数为依据,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有机肥
(A);70%有机肥+氮磷钾化肥(B);50%有机肥+氮磷钾化肥(C);30%有机肥+氮磷钾化肥(D);氮磷钾化肥(E);不施肥(CK)。
其中,有机肥养分用量以全氮磷钾含量计算;其他处理在扣除施用的有机肥氮磷钾养分后,不足部分用化肥补齐氮、钾含量和磷含量的50%。
有机肥和化肥用量见表1,全部有机肥和氮、磷化肥以及80%尿素于大白菜定植前1周作基肥一次性施入试验小区,用旋耕机与耕层土壤混匀,剩余的20%尿素分别于大白菜莲座期和结球初期各追施1/2。
大白菜采取平畦双行种植方式,小区面积33 m2,各处理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
8月28日播种,定植数2.75万株/hm2,11月24日采收测产。
全生育期88 d,
各处理田间试验管理方法相同。
1.3取样及测定方法
采集肥料样品测定氮磷钾养分含量;施肥前测定试验小区耕层土壤基本农化性状。
大白菜采收期按处理测产,同时采集代表性样品测定可食部分的营养品质。
其中粗蛋白质含量采用开氏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采用斐林试剂滴定法测定,Vc含量采用2,4-二硝基苯肼比色
法测定;大白菜硝酸盐(NaNO3)和亚硝酸盐(NaNO2)含量分别采用紫外差减法和萘乙二胺盐酸盐比色法测定;肥料和土壤养分含量等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测定。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比例有机肥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
大白菜生产对肥料的需求较大,氮素供应充足能促进叶球生长,
提高产量。
由表2可知,各处理间大白菜产量差异显著,有机肥与无机肥质量分数为3∶7时(处理D)产量最高,比有机肥(处理A)增产31.0%,表明有机肥合理配施无机肥可更加有效地提供大白菜生长所需养分,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加作物营养吸收和抗逆性,从而提高其产量。
2.2不同比例有机肥对大白菜品质的影响
粗蛋白质、可溶性糖和VC含量是评价大白菜营养品质的指标,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是评价其安全品质的指标。
由表3可知,大白菜粗蛋白质含量除处理E偏低外,其他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
可溶性糖含量处理间差异显著,有机肥处理(处理A)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各处理均高于无机肥处理,其中以处理A和处理D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分别比无机肥处理(处理E)提高了29.7%和28.3%。
VC含量以无机肥处理最高,比CK和有机肥处理分别提高了12.1%和18.1%,而且VC含量随无机肥配施比例的增加而逐渐提高,说明无机肥配施可提高氮、磷养分供应量,有利于大白菜中VC含量的增加。
无机肥处理的大白菜硝酸盐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且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无机肥处理比CK和有机肥处理分别提高了46.6%和28.4%,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各处理的
平均含量提高17.1%;但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间的硝酸盐含量差异不显著,随无机肥配施比例提高而增加,其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
说明施用有机肥可有效降低大白菜对硝酸盐的吸收累积量,有利于硝态氮的吸收与转化利用。
大白菜亚硝酸盐含量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且含量很低。
3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大白菜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同时降低硝酸盐含量和VC含量,对大白菜粗蛋白质含量和亚硝酸盐
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施用有机肥与无机肥质量分数为3∶7时产量最高,粗蛋白质含量、VC含量和硝酸盐含量位列第2,可溶性糖含量位列第3,亚硝酸盐含量最低,综合品质也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