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县水利发展概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蓟县水利发展概况
水利水电学院农业水利工程
摘要:蓟县是天津市的农业大县,拥有耕地总面积81.3万亩。

水利是农业命脉,了解并加强蓟县水利的建设,是保证蓟县农业发展和经济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

本文总体统计论述了蓟县水利工程及部分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蓟县水利水库
蓟县,古称渔阳,位于天津市最北部,地处京、津、唐、承四市之腹心。

全县总面积1593平方公里,下辖26个乡镇、一个城区街道办事处、949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总人口96万人。

蓟县是一个缺水比较严重的农业大县,人均占有量不足690m3,正常年份缺水5000万m3。

截止到2010年,全县现有大型水库1座,总库容15.59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21.16米;中型水库1座,总库容2700万m3,正常蓄水位为185.0m;山区小水库11座。

由于持续干旱,山区水库蓄水量很小。

全县已修建机电井8506眼,共配套机电井7542眼,其中农业机电井6977眼。

2006年蓟县地下水资源开采总量为14092.2万m3,其中灌溉用水9884.8万m3,人畜饮水1975.8万m3,城镇生活用水450万m3,工矿企事业用水1329万m3,农村农副业用水452.6万m3。

蓟县拥有一座大型水库——于桥水库
蓟县于桥水库位于天津蓟县城东,是国家重点大型水库之一,后称翠屏湖。

水库坝址建于蓟运河左支流州河出口处,控制流域面积2060平方千米,占整个州河流域面积的96%。

该库始建于1959年,1960年7月完成第一期工程,1965年续建开挖溢洪道,水库大坝为一级建筑物,按千年一遇洪水设计,最大洪水校核,抗震按8级设防。

于桥水库是中国大型供水工程-引滦入津工程的重要枢纽,引滦工程总干渠的引水枢纽工程为引滦人津工程的起点,穿越分水岭之后,沿河北省遵化县境内的黎河进入天津市蓟县的于桥水库调蓄,再沿州河、蓟运河南下,进入专用输水明渠,经提升、加压由明渠输人海河,再由暗涵、钢管输入芥园、凌庄、新开河3个水厂,引水线路全长234km。

州河由沙河、淋河、黎河三大支流汇合而成,各支流上游沟涧甚多,支流分散成辐射状汇集于州河盆地,水库库区位于该盆地,最大回水长东西约30千米,南北宽8千米,最大淹没面积250平方千米(正常蓄水位时淹没面积86.8平方千米)。

州河流域境内雨水充沛,多年平均降水75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5.06亿立方米。

水库运用初期,曾出现过下游大面积沼泽化、管涌现象,唐山大地震后,主河床附近坝段坝坡脚产生裂缝,坝基出现砂层液化现象。

“79、8”河南大水后,水库被列为病险水库,因此按千年一遇设计,最大可能洪水校核标准对水库进行出险加固,设计洪水位25.62米,洪峰流量8327立方米每秒,校核洪水位27.72米,洪峰流量17960立方米每秒。

为保证引滦工程输水1982至1983年对大坝实施了加高
加固。

1995至1996年采用高喷防渗墙结合坝后压重的方法再次对大坝进行了局部加固处理。

2001至2003年再次对大坝进行加固处理。

风景秀丽、群山环绕的于桥水库坐落在蓟县城东,又名翠屏湖,现已发展成为蓟县重要的旅游景区。

翠屏湖夏季气候凉爽,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盛夏炎炎,眺翠亭旁的平滩上,一群群穿着游泳衣的游人或坐或卧,悠然自得地沐浴着阳光,人们纷纷下水游泳,任凉爽的湖水冲散暑热。

水中鱼虾避开了畅游的人群,往来于红蕖绿草之间,招来了万钓千竿。

冬天,这里是滑冰、赏雪的理想场所。

整个翠屏湖雪盖冰封,银装素裹,滑冰爱好者纷至沓来。

翠屏湖南岸多农家院旅店及活鱼馆,是都市人周末节假的绝佳去处。

水质优良的翠屏湖湖域内有120多种鸟类。

每年4月初,水鸟多达2万多只,其中有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大天鹅、白鹳、白琵鹭等八种珍禽。

蓟县中型水库——杨庄水库
天津市蓟县杨庄水库是以供水为主, 兼有防洪功能的一项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

混凝土面板砂卵石坝和碾压混凝土溢流坝组合为基本坝型。

杨庄水库正常蓄水位185m, 总库容2700 万m3 , 兴利库容2018万m3。

大坝坝顶全长550m, 坝顶高程188.5m, 最大坝高33.5m。

杨庄水库又称环秀湖,现已发展成为风景秀丽迷人,湖面波澜壮阔的旅游景区。

2012年2月10日,蓟县人民政府印发了《蓟县杨庄水库管理规定》,重点保护杨庄水库杨庄水库水体、水面、输水河(管)道和输水工程设施。

蓟县共有山区小水库11座,总调蓄能力为1472.3万立方米,控制流域总面积76.875平方公里,肩负着流域内防洪、灌溉等多项功能。

市政府高度重视山区防洪工作,近年来,陆续对山区小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恢复调蓄能力,满足防洪灌溉要求。

此次除险加固的穿芳峪、郭家沟、刘吉素、新房子、三八5座水库是蓟县山区最后一批病险小水库,均建于上世纪50至70年代,总库容约1285万立方米,控制流域总面积近54平方公里,由于建设年代久远,5座水库设计标准均较低,加之长时间运行,普遍出现大坝裂缝、渗漏,闸门设施老化、启闭困难、防汛道路破损失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库功能的正常发挥,经鉴定均属Ⅲ类病险水库,威胁到水库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其他水利设施一样,蓟县的水库也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加之农民对于水资源保护意识的缺乏,进而使得蓟县部分水库亟待治理。

2010年,总投资近1290万元的5座山区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同时开工建设,5月底全部建成生效。

到此,天津蓟县山区小水库将全部摆脱病险状态,控制流域76.875平方公里面积内3.85万居民、2万余亩耕地和3条铁路、15条公路等重要基础设施的防洪安全将得到切实保障。

2011年9月21日,为进一步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全县水利改革与发展,不断增强水利的支撑和保障能力,同时相应中央一号文件,蓟县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印发<蓟县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方案》明确指出,蓟县水利发展改革的重点任务
是“十二五”期间,全力完成“六大任务、百亿投资、十项工程”,进一步完善全县水利基础设施,构建防汛安全、饮水保障、人水和谐、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水利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 黄国秀; 林亚平. 开展洪水调度考评优化于桥水库调度 [J]. 水利水电技术. 2002(09)
[2] 金丹越; 黄艳菊. 天津于桥水库主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4(12)
[3] 李培. 杨庄水库除险加固可行性研究[J].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
[4] 屈永强; 苏扬; 刘绍宝. 杨庄水库施工导流设计 [J].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2002(04)
[5] 仇沾霖. 舍小家顾大家全力确保于桥水库水质不受污染[J]. 天津经济. 1999(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