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新版新人教版2018090338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
(一)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方案一
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1、过程说明
①集气瓶底部细沙的作用:。
②橡胶塞上的导管下端能接触到红磷的目的:;上端套气球的作用:;。
③气球的变化,红磷燃烧时,因为;降温过程中逐渐变;冷却到室温时的情形是,因为。
④引燃红磷后,迅速的原因,塞紧的原因:。
⑤再次称量时,为什么要等到冷却:;。
2、现象:;;;。
3、结论:。
4、反思
1)若不用玻璃管并且套气球可以直接用塞子塞紧锥形瓶吗?答:,。
2) 若整个实验中,小气球无变化,可能原因是什么?答:。
3) 文字表达式。
4) 实验若要成功,关键因素是:。
方案二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过程的说明:本实验用橡胶塞塞紧锥形瓶,是体现定量实验的严谨性,注意密闭性。
但若改为开放式(即容器口敞开)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2、现象:;;。
3、结论:①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和实际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之和等于最后生成的铜的质量和生成的硫酸亚铁的质量之和。
(注意,硫酸铜和硫酸亚铁不能叙述为硫酸铜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
②Fe+CuSO4=FeSO4+Cu
4、拓展:①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是化学反应的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②因为反应后生成的Cu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Fe的质
量,故反应后所得到的溶液的质量比起始溶液的质量(选填“大”、“小”,下同),若忽
2+略溶液体积变化,则最后所得溶液的密度较反应前变。
③反应前CuSO4溶液中存在Cu 、2- 2+ 2-
SO4、H2O三种粒子,反应后FeSO4溶液中存在着
、SO4、H2O三种粒子,从微观粒子的角度Fe
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铁比铜活泼,在这个反应中 转移 2 个电子给 ,结果生成 了 和 ,而在这整个变化过程中 和 根本没有发生变化。
(用 “Cu 2+”、“Fe 2+”、“SO 2-”、“H O ”、“Fe ”、“Cu ”填空)④凡是含 (用“Cu 2+”或“Fe 2+”填
4 2
空,下同)的溶液的颜色都是蓝色的,凡是含 的溶液的颜色都是绿色的。
(二)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说明: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且适合于所有的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例如: 1g 水蒸发成 1g 水蒸气,虽然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不能说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②这里“参加化学反应的”不是指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而是指真正参与了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剩余的)。
例如:“6g 碳在18g氧气中充分燃烧后能生成24g 二氧化碳”这种说法不对,因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反应的内在关系,
6g碳只能与16g氧气反应,剩余的2g氧气并没有参与反应,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应为
22g。
③反应物剩余部分的或者根本不参与反应的或者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它们的质量既不能计入“反应物质量总和”中,也不能计入“生成物质量总和”中。
④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例如:有人认为镁在空气中燃烧质量增加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这是错误的,因为没有加上参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⑤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他如体积、分子总数等物理量的守恒。
例如:氢气在适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蒸气时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总和相等,但气体的体积总和并不相等,气体的分子数目也不相等,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总和就相等。
3、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4、化学反应的特征
(1)一定不变
(宏)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同种元素质量不变,所有元素质量总和不变(微)原子的种类、同种原子的数目和质量不变,原子的总数目和总质量
(2)一定改变
(宏)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物质的体积、分子总数,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状态、形状等
★☆★对课本实验5—1、实验5—2的内容要求
【实验5—1】 A、现象:、、最后天平不平衡,指针偏。
B、文字表达式:。
C、这个化学反应(选填“遵守”、“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最后天平为什么不平衡?
答:。
D、如何改进,也能使得最后天平平衡?
答:。
【实验5—2】 A、现象:、、。
B、文字表
达式:,基本反应类型:。
C、这个化
学反应(选填“遵守”、“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解释现象例:铁丝生锈以后,为什么生成物的质量与原来固体物质的质量相比增加了?答: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和氧气作用而生成铁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铁锈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水、氧气质量之和,故铁锈的质量比原来铁的质量增加。
2、确定物质化学式
例: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用X表示)和液态双氧水(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X=N2+4H2O,肼的化学式为。
3、确定物质的组成
【例1】将蔗糖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炭黑和水,则蔗糖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答:。
【例2】32g某可燃物充分燃烧后生成了44g CO2和27g H2O,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答:。
4、求物质的质量
例:将30gA物质,20gB物质和10gC物质混合,充分反应后,发现A物质全部消耗,B物质剩余4g,C物质增加6g,同时生成若干克D物质。
若制取10gD物质,可同时得到多少克C 物质?
5、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有化学方程式A+B=C+2D,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49gA恰好与29gB完全反应,生成
60gC,求生成D的质量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
(四)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量的方面:①各物质间反应时的微粒个数比;②各物质间反应时的质量比。
质量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乘积的比。
所求质量比不用约分。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意义):以下面的方程式为例
2H2 + O2点燃
2H2O
4 :32 :36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宏观)
每2 个氢分子和1 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 个水分子。
(微观)
每4 份质量氢气和32 份质量氧气点燃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 份质量水。
(质量守
恒)
【随堂练习】
1.下列事实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5g 食盐和25g 水混合得到
30g食盐溶液 B.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不变 C.3g 碳在8g氧气中燃烧生成11g二氧化碳 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
量、分子个数、原子个数一定相等。
2.黑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其爆炸原理可用下列方程式表示:2KNO3 + 3C + S = K2S + N2 + 3X,则X的化学式为【】
A. CO
B. CO2
C. NO
D. SO2
3、我国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重点以两种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利用厨房中的食醋、淀粉等来鉴定食盐中是否含碘,反应原理为:5X+KIO3+6CH3COOH=6CH3COOK+3H2O+3I2 ,其中 X 的化学式是【】
A. KI
B. K2O
C. KIO
D. KOH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8g的白磷自燃后产物的质量是【】 A. 等于
8g B. 大于8g C. 小于8g D. 无法确定
5、2g氢气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生成18g水,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 A. 8g
B. 16g
C. 20g
D. 32g
6、ag的A和bg的B恰好完完全反应生成C,则生成C的质量为【】 A.等于
(a+b)g B.大于(a+b)g C.小于(a+b)g D.无法确定
7、ag的A和bg的B充分反应生成C,则生成C的质量为【】
A.等于(a+b)g
B.不大于(a+b)g
C.小于(a+b)g
D.无法确定
8、24g镁与16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物的质量【】 A.
小于40g B.等于40g C.大于40g D. 无法确定
9、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则该化合物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物质 B.只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D.以上答案都不对
点燃
10、在H2 +Cl22HCl的反应中,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A. 元素的种类
B. 各种原子的数目
C. 物质的质量总和
D. 各元素的化合价
11、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内含空气)密封加热,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12、有关化学中的“相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参加化
学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总质量 B.化合物中
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和与负价总和的数值相等 C.在原子中原子核内
的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 D.在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
相等
13、ag KClO3和 bg 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可得到cg KCl,则反应中得到氧气的质量
为【】A.(a+b-c)g B.(b-c)g C.(a+b+c)g D.(a-c)g
14、如图形象地表示了A(一黑一白)与B(两白)反应生成C (两白一黑)的反应前后分子及其
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分子数之比
为【】
A. 2:1:2
B. 1:2:2
C. 1:1:1
D. 2:2:3
15、在装有氢气和氧气的密闭容器内将气体点燃,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容器内有【】 A.
只有水分子 B. 水分子和氧分子
C. 氢分子和氧分子
D. 水分子和氢分子
16、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B.50mL水和50 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 C.100g 水加热可生成100g水蒸气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点燃
17、关于化学方程式2H2+ O22H2O的读法错误的是【】
A.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B.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化合生成水
C.
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
D.每4 g氢气跟32 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36 g水
18、鞍山玉佛驰名中外,它的主要成份是富镁硅酸盐[化学式为Mg6Si4O10(OH)8]。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鞍山玉佛是一种纯净物B.富镁硅酸盐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富
镁硅酸盐物质由28个原子构成D.富镁硅酸盐中含有氢、镁、硅、氧元素
19、肉毒碱(C7H15NO3)被认为是“最佳减肥营养素”,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对分子质量为161g B.它是由26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C.含有臭氧(O3)
D.分子中C、H、O、N质量比为84:15:48:14
20、下列各组物质中,带点的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是【】
A. C.l2、NaC.l
B. P.2O5、Ca3(P.O4)2
C. N.H4Cl、HN.O3
D. M.nO2 、
K2M.nO4
二、填空题
1. 成语“点石成金”的本意为古代方士的一种法术,即能使石头变成黄金,有的人说他能将石灰石(主要成分为 CaCO3)变成黄金,请你用化学知识说明石灰石不能变成黄金的道理。
答:。
2、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质量远小于煤的质量,为什么?答:。
3、冰块熔化变成水,体积减小,质量不变,此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答:。
4、某学生用A、B、C、D 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D、BAC、BCD经过一系列十分复杂的化学反应,制造出人类现在还未知的物质 X。
该学生在科技新闻发布会上说:“我制造出一种新元素 X 。
” 该学生的说法是否正确,原因是什么?答:。
5、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的气体物质 M,它们在反应前的质量和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质量如下:
(1)x的值。
(2)M中一定含有的元素为。
(3)已知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试推断出化学式为。
6、某化学变化可以用A +B→C+ D表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反应前有12gA和8gB,反应后生成10gC,A完全消耗,B 剩余2g,则生成D g。
(2)承(1),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为g,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为
g,这个规律称为:定律。
7、在化学反应2A = 2B + C + D中,A为99g,完全反应后,生成B、C、D的质量比为2:3:
4,则生成C的质量为。
8、在反应A+B=C+D中,反应物的质量比为A:B =5:2。
若完全反应后生成C和D共28g,则消耗反应物的质量分别为:A 为g,B为g。
9、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特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水和另外一种化工原料。
写出此物质的化学式:2CO2 + 6H2 = + 4H2O。
10、一定质量的某物质完全燃烧,消耗4.8g氧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通过计算说明该物质的组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解:
11、设R表示某元素,且在下面反应中R元素化合价不变:R x O y + 3H2SO4 = R2(SO4)3 + zH2O ,
则
x = ; y = ; z = 。
12、在密闭容器中通入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其中含有 a个一氧化碳分子b个O2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碳原子和氧原子数目之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