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阅读题专项训练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题专项训练带答案解析
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
1.课外阅读。
老家(节选)
孙犁
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
”最近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总是不自由;请假不准,或是路途遥远。
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
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
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
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
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
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
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陋不堪。
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
”
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
(1)解释下列词语。
桑梓:________
萦绕:________
(2)选文第1自然段详细描写了各种各样的梦境,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为了更好地表现作者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思念。
B.表现了作者不能回到故乡的烦躁心情。
C.思乡之情萦绕在意识的深处,自然会形成不断的梦境,这样写使文章更生动、真实。
(3)从选文中对故乡河流、风沙、屋顶等的回忆可以看出,作者回忆故乡时有一种怎样的心情?
解析:(1)借指故乡。
;萦回。
(2)B
(3)有一种哀伤的心情。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3)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①借指故乡。
②萦回。
(2)B;
(3)有一种哀伤的心情。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3)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2.精彩阅读。
潘多拉盒子的故事
天神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火种送给人类,人类学会了使用火,主神宙斯十分恼火,他决定要让灾难也__△_(降临降落)人间。
宙斯首先命令火神赫淮斯托斯,使用水土合成搅混,依女神的形象做出一个可爱的女性;再命令美女神阿弗洛狄式淋上令男人疯狂的香味;智慧女神雅典娜教她织布,制造出各种颜色的美丽衣服,使女人看起来更加美艳迷人;神的使者赫尔墨斯传授她语言的天赋。
众神赐予她所有的天赋后,一个完完全全的女人终于完成了。
众神替她穿衣服,戴免帽,项配珠链,娇美如新娘。
汉密斯出主意说:“叫这个女人潘多拉吧,是诸神送给所有人类的礼物。
”众神都赞同他的___△___(意见建议)。
宙斯命令赫尔墨斯把她送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作为他的妻子。
埃庇米修斯完全不同于普罗米修斯,他生性愚蠢,普罗米修斯劝告他说:“如果宙斯送你任何东西绝不能接受。
”但是他不听劝告,娶了美丽的潘多拉。
潘多拉双手捧着她的礼物,这是一只密封的大礼盒。
她刚走到埃庇米修斯跟前时,突然打开了盒盖。
埃庇米修斯还未来得及看清盒内装的是什么礼物,一股祸害人间的黑色烟雾从盒中迅速飞出,犹如乌云一般____△__(弥漫笼罩)了天空,黑色烟雾中尽是疾病、疯癫(diān)、灾难、罪恶、嫉妒、奸淫(yín)、偷窃、贪婪等各种各样的祸害,这些祸害飞速地散落到大地上。
而智慧女神雅典娜为了挽救人类命运而悄悄放在盒子底层的美好东西——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盒子,奸猾的潘多拉就把盒子关上了,“希望”就永远被关在盒内了。
从此,各种各样的灾难充满了大地、天空和海洋。
疾病日日夜夜在人类中蔓延,肆虐,而又悄无声息,因为宙斯不让它们发出声响。
各种热病在大地上猖獗(chāng jué),死神步履如飞地在人间狂奔。
(1)用“\”把短文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画去。
(2)连一连。
火神主神美女神智慧女神神的使者
宙斯雅典娜赫尔墨斯赫淮斯托斯阿弗洛狄成
(3)“潘多拉魔盒”里装的是什么?
(4)你对下列人物有着怎样的评价?分别用两个四字词语来形容。
宙斯:________ ________
埃庇米修斯:________ ________
(5)后来,人们用“潘多拉魔盒”比喻()
A.美好的感情。
B.难以抗拒的诱惑。
C.带来不幸的礼物。
解析:(1)降落;意见;笼置
(2)火神一赫准斯托斯;主神一宙斯;女神一-阿弗狄忒;智慧女神一雅典娜;神的使者一赫尔墨斯
(3)“潘多拉魔盒"里装着疾病、疯癫、灾难、罪恶、嫉妒奸淫、偷窃、贪婪等各种各样的祸害,盒底装着”希望"。
(4)心狠手辣;作恶多端;生性愚蠢;不听劝告
(5)C
【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
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降临:一般是指某人或物从天上或高于人间的地方来到地上或人间。
一般在神话出现。
降落:从天而降;落下。
意见:是人们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或想法。
意见是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部署工作,指导下级机关工作活动的原则、步骤和方法的一种文体。
建议:是指针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客观存在,提出自己的见解或意见,具使其具备一定的改革和改良的条件,使其向着更加良好的、积极的方面去完善和发展。
笼罩指气氛围绕一处,弥漫指气氛覆盖整体。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第3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降落;意见;笼置(2)火神一赫准斯托斯;主神一宙斯;女神一-阿弗狄忒;智慧女神一雅典娜;神的使者一赫尔墨斯(3)“潘多拉魔盒"里装着疾病、疯癫、灾难、罪恶、嫉妒奸淫、偷窃、贪婪等各种各样的祸害,盒底装着”希望"。
(4)心狠手辣、作恶多端、生性愚蠢、不听劝告(5)C
【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5)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阅读
荷兰的花
荷兰,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
海风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
于是,荷兰人在大海边,筑起了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
就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
也许这土地是用血汗换来的缘故,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着的感情。
在新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像郁金香,像风信子,像百合花。
春末夏初,这些花儿盛开时,像一片五彩的海,与远处波动的湛蓝的海水相辉映。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那花儿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上面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
放眼望去,五彩缤纷的郁金香连成一片。
一阵风吹过,郁金香在风中摇摆,好像一位位美丽的少女穿着裙子在跳舞,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
而且每种颜色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
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镶有浅红色花边的白花,被誉为“中国女性”。
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快痴了。
有个老板竟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枝罕见的郁金香。
在荷兰首都阿
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童话里的一座皇宫,门前墙上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枝郁金香。
”所以荷兰人坚决地把郁金香定为自己的国花。
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
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便小心翼翼地捧回家,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
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郁金香小可怜似的模样,她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1)短文中重点写的花是()。
A.郁金香
B.风信子
C.百合花
D.薰衣草
(2)“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着的感情”的原因是()。
A.有环保意识
B.天生爱土地
C.土地来之不易
D.世界上地势最低
(3)短文第二段画横线的部分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4)短文中第四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郁金香的________(静态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5)短文通过几方面描写了荷兰人最迷郁金香?请你简要概括。
解析:(1)A
(2)C
(3)D
(4)动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郁金香随风摇摆的动态美。
(5)三方面。
①走遍荷兰,郁金香到处开放且荷兰人给每种颜色的郁金香都起了美妙的名字;②有人用酿酒厂和小石屋换郁金香;③荷兰人将柔弱的郁金香培育成端庄美丽的花朵。
【解析】【分析】(1)、(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连用三个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4)考查静态描写、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
动态描写法,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A;
(2)C;
(3)D;
(4)1、动态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郁金香随风摇摆的动态美。
(5)三方面。
①走遍荷兰,郁金香到处开放且荷兰人给每种颜色的郁金香都起了美妙的名字;②有人用酿酒厂和小石屋换郁金香;③荷兰人将柔弱的郁金香培育成端庄美丽的花朵。
【点评】(1)、(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考查学生对静态描写、动态描写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雅舍(节选)
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
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留空隙,雨来则渗如滴漏。
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
有个性就可爱。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
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
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
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
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
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
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
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予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棹脚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
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地承认,我“没有法子”。
“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最足代表中国人的懒惰隐忍的态度。
其实我对付鼠子并不懒惰。
窗上糊纸,纸一戳就破;门户关紧,而相鼠有牙,一阵咬便是一个洞洞。
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
“雅舍”的蚊虱之盛,是我前所未见的。
“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
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米,但是我仍安之。
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
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田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
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
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
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
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
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素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
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
(1)读完短文可知,“雅舍”,虽以“雅”取名,实际上是一间________。
(2)“雅舍”的特点有()。
(多选)
A.结构简陋,不蔽风雨
B.位置荒凉,坡陡难爬
C.隔墙传声,鼠蚊肆虐
D.月光送寒,大雨送泥
(3)在画“__”的句子中用“○”圈出大雨滂沱时“雅舍”屋顶变化的词语________。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屋顶崩裂生动地比作________,可见短文语言的风趣。
(4)写出文中你认为最幽默的一句,并说说它的妙处。
解析:(1)破房子
(2)A,B,C,D
(3);比喻;奇葩初绽
(4)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米,但是我仍安之。
这句话把蚊虫叮咬的包比作玉米,生动形象地把蚊虫叮咬这么痛苦的事情说得很幽默,体现出作者怡然自得的情趣。
【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得到答案。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3)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故答案为:(1)破房子;
(2) A B C D ;
(3);比喻;奇葩初绽;
(4)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米,但是我仍安之。
这句话把蚊虫叮咬的包比作玉米,生动形象地把蚊虫叮咬这么痛苦的事情说得很幽默,体现出作者怡然自得的情趣。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学生对画线句子的赏析能力。
5.课外阅读。
和氏璧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住在荆山脚下。
有一天,他去见楚厉王,说在山上找到一块罕见的美玉,特地来奉献给大王。
楚厉王左看右看,觉得不过是一块比较光滑的普通石头,认为卞和在戏弄他,是欺骗君王。
一怒之下,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厉王死后,武王继位。
卞和跛着一条腿,再次入宫去献玉。
谁知武王同样不识货,砍掉了他的右脚。
武王死后,继位的是文王。
卞和捧着那块美玉,坐在山脚下哭泣,连哭了三天三夜。
文王就派人去问,是不是因为前两位国君砍了他的双脚而委屈难受。
卞和说:“我不是为失去双脚难受,我痛心的是宝石被当做石头,一片忠心却成了罪名。
”楚文王召见了他,命人将玉石仔细打磨,果然是一块熠熠发光的美玉。
文王十分感动,因为这块玉是卞和奉献的,就命名为“和氏璧”。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蒙骗——________ 贡献——________
(2)短文一共写了________个人物,________是主要人物。
(3)短文用一件物品贯穿全文,展开情节,这件物品是________,它是全文的写作________。
(4)对这篇短文所说明的道理,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说明楚王的愚蠢、残暴和玉匠的无知。
B.主要说明卞和有耐力、有毅力,是玉石鉴别专家。
C.主要说明卞和出于忠诚,不怕挫折和摧残,敢于坚持真理终能战胜谬误。
解析:(1)欺骗;奉献
(2)四;卞和
(3)和氏璧;线索
(4)C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在短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蒙骗:欺骗或哄骗。
贡献:进奉;进贡。
(2)、(3)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填空即可。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欺骗、奉献(2)四、卞和(3)和氏璧、线索(4)C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3)这道题是按选文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选文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第9车厢
[俄]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一位读者为我讲述了下面的故事。
他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
买了第9车厢车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的车票。
列车在下一站停了3分钟。
买第9车厢车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按顺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
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地挡在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他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儿,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地朝第1车厢跑去。
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
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列车长终于松.了一口气
....。
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
”“怎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疯了。
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车厢里看看,这才发现原来这趟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
列车长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后,通知了下一站:“摘掉第9车厢!”
当时已是半夜,负责摘车厢的人也是正常人,也会从一数到九。
他们数到前一节第9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
列车长再一次松了一口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可后来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找来了:“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
“列车怎么停这么长时间呀?”他往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
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地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
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笑出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火了:“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我们第9车厢的这些乘客本是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
(1)梳理文章内容,根据起因、经过、结果补全下面的情节。
________→再次售票,列车长安顿乘客→________→摘掉前一节第9车厢→________
(2)文中三次写到列车长松了一口气,请根据上下文,发挥想象,分别写一写列车长当时的心理。
第一次松了一口气:________
第二次松了一口气:________
第三次松了一口气:________
(3)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读来令人发笑,其中哪个地方让你感觉最好笑?为什么?
(4)文中提到所有的人都是正常人,可是正常人却办了糊涂事。
从这个文章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至少答出两点。
解析:(1)火车挂了两节第9车厢;列车长发现有两节第9车厢;装满乘客的第9车厢
被遗留在大草原上
(2)我终于在列车发车前把乘客们安顿好了。
;哦,原来问题在于列车挂了两节第9车厢。
;这次摘了第9车厢,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
(3)我觉得乘务员第三次来找列车长说自己的车厢一个人也没有时最好笑。
因为列车长在之前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且已经解决了问题——摘掉了第9车厢,本想着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是乘务员又来了。
(4)①要注意沟通的有效性。
如列车长说摘掉第9车厢时,应该表述更明确一些,指明摘掉后一节第9车厢,就不会有后面的麻烦了。
②做事情不能想当然,不能依赖于惯性思维,应该实地考察,考虑周全。
【解析】【分析】(1)先对短文的主要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概括。
故事的起因是火车挂了两节第9车厢,故事的经过是乘务员发现自己所在的九号车厢没人,就告诉了列车长,列车长没了解情况,以为是售票处弄错了,就通知下一站卖第9车厢的车票。
买到第9车厢车票的人发现9号车厢里已座满了人,非常着急,列车长又开始往其它车厢疏散乘客,后一节第9车厢乘务员还说他的车厢里没人,这时列车长才发现有两个9号车厢,并命令摘掉第9车厢,负责摘车厢的人按习惯摘掉了8号后的9号车厢,乘务员又来说九号车厢没人,那个坐满乘客的9号车厢就这样被遗留在大草原上。
(2)心理活动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心情的基础上来完成得。
当列车长把在下一站买到9号车厢车票的人按顿好后,第一次松了一口气,心想:“我终于在列车发车前把乘客们安顿好了。
”当乘务员第二次对他说九号车厢没人时,列车长才发现有两个9号车厢,第二次松了一口气,心想:“哦,原来问题在于列车挂了两节第9车厢。
”当把九号车厢摘掉时,第三次松了一口气,心想:“这次摘了第9车厢,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
”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找出自己感觉最好笑的句子即可。
比如我觉得乘务员第三次来找列车长说自己的车厢一个人也没有时最好笑。
因为列车长在之前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且已经解决了问题——摘掉了第9车厢,本想着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是乘务员又来了。
(4)从整个事情的经过来看①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伤害。
乘务员、列车长、摘车厢的人似乎都在纠正差错,可差错却越变越大,个中原因正是工作作风问题。
②判断问题勿机械武断,解决问题勿依赖惯性思维。
错挂两节车厢造成的差错之所以迟迟未能得到纠正,和列车长,摘车厢的人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精神是分不开的。
故答案为:(1)1、火车挂了两节第9车厢。
2、列车长发现有两节第9车厢。
3、装满乘客的第9车厢被遗留在大草原上。
(2)1、我终于在列车发车前把乘客们安顿好了。
2、哦,原来问题在于列车挂了两节第9车厢。
3、这次摘了第9车厢,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
(3)我觉得乘务员第三次来找列车长说自己的车厢一个人也没有时最好笑。
因为列车长在之前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且已经解决了问题——摘掉了第9车厢,本想着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是乘务员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