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花之君子9 爱莲说北师大版复习特训五十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花之君子9 爱莲说北师大版复习特
训五十二
第1题【单选题】
下列作品的作者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 )(1)《春望》(2)《夜雨寄北》(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醉翁亭记》(5)《爱莲说》(6)《小石潭记》(7)《过零丁洋》(8)《行路难》
A、(2)(3)(6)(8)
B、(3)(4)(7)(8)
C、(1)(4)(6)(7)
D、(1)(2)(5)(8)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濯清涟/而不妖
B、可爱者/甚蕃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同予者/何人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第7题【语言表达】
掌握一词多义。
无丝竹之乱耳
①之
何陋之有
②之
【答案】:
【解析】:
第8题【语言表达】
语句翻译。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答案】:
【解析】:
第9题【语言表达】
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可爱者甚蕃
①蕃
亭亭净植
②植
可远观而亵玩焉
③亵
濯清涟而不妖
④濯
【答案】:
【解析】:
第10题【语言表达】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①而
陶后鲜有闻。
②鲜
【答案】:
【解析】:
第11题【翻译】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答案】:
【解析】:
第12题【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回答1-3小题
(一)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晋陶渊明独爱菊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B、香远益清自己以为大有所益
C、隋后鲜有闻娟然如拭,鲜妍明媚
D、同予者何人予观夫巴陵胜状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宋何罪之有
B、自李唐来屠自后断其股
C、濯清涟而不妖丁壮者引弦而战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且焉置土石
下列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为陪笔,引入下题,烘托自己对莲花的喜爱,惜景抒情;“借花自以为写照”。
B、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
以“君子”喻莲,表明了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
C、文章用“噫”字引领三个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
D、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而是将牡丹衬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进行暗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文:______
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3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爱莲说》,完成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说《爱莲说》这篇文章在做人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
【答案】:
【解析】:
第14题【默写】
默写。
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______,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斯是陋室,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大漠孤烟直,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______,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
登临吴蜀横分地,______。
(陈与义《登岳阳楼》)
《渡荆门送别》中写水中映月、天边云霞的诗是:______ ,______。
《爱莲说》中以莲花比君子洁身自好、庄重质朴的语是: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阅读《爱莲说》全文,回答各题。
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
②陶后鲜有闻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文章题目为“爱莲说”,为何还写了“菊”和“牡丹”?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