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2011年5月高三自主检测文科综合地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市2011年5月高三自主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

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科类等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10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读“某地气候资料图”,回答1-2题。

1. 关于该地地理事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地位于30°-40°的大陆东岸 B. 冬冷夏热,终年少雨
C. 流水侵蚀地貌广布
D. 盛产水稻
2. 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紧张的状况,最好 A. 建造大型人工湖,改造局部小气候 B. 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
C. 大量开采地下水,发展种植业
D. 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
3.影响图中曲线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交通通达度 ②技术水平 ③环境优劣 ④距城市中心的远近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4.如果综合考虑运输成本和土地成本,
该工业企业最适宜布局在 A .①地
B .②地
C 地
D .④地
2010年12月22日,我国建设难度最大、平均每公里造价6000多万元的宜万(宜昌—万州)铁路通车,据此回答5-6题。

5.有关宜万铁路沿线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B .跨越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C .年降水量小于400 mm
D .沿途多常绿阔叶林
6.宜万铁路对沿线地区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沿线城市的地租降低②完善交通网,缓解东西交通压力
③利于沿线少数民族地区致富④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B. 乙工厂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从业人员工资水平高
C. 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相当
D. 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比例差异悬殊
8. 下列关于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现在甲类工业受地域条件的限制逐渐减弱
B. 乙类工业在我国正逐步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C. 自然条件对甲、乙两类工业均无明显影响
D. 甲、乙两类工业发展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求完全一致
第Ⅱ卷(必做110 分+选做30分,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12道题。

其中26—29题为必做部分,30—37题为选做部分。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3.考生在选做部分的试题中必须从地理、历史、思想政治三科中各选择1道试题作答。

林地
水面
【必做部分】
26.(25分)读图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
材料二 该地区地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mm )月分配资料图
(1
(2
(3河流水文特征有何影响?(8分)
(4)为解决图示区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有人提出向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劳务
3114
11
24
耕地林地草坡湖泊30.8
1997年农村土地利用构成(%)41% 2%
8%
4% 45%
输出,你赞同这种观点吗?并说明理由。

(5分)
29.(35分)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五我国中部某省级行政区简图。

(5)说明水利工程①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4分)
(6)分别说出修建①、②两项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

(7分)
【选做部分】
30.(10分)【地理—旅游地理】
读北京某景点客源情况变化图,回答问题。

(1)据图说明该景点客源变化的特点。

(6分)
(2)提出北京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4分)
31.(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山东地区1954—2002年气温与降水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黄河水文站不同时段径流量(亿m 3

(1)根据材料,分析山东干旱加剧的主要原因。

(6分)
(2)为了应对山东干旱加剧的状况、减轻旱灾,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4分)
32.(10分)【地理—环境保护】
读黄淮海平原部分地区高、低产田分布图,回答问题。

(1)列举该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6分)
(2)甲地为高产田、乙地为低产田,试对比分析其成因。

(4分)
气温 年降水量


文科综合(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8题,每题4分,共32分。

26.(25分)
(1)径流量较大、汛期较长、无结冰期、含沙量较小等(答对3点得6分)
(2)6月份降水量大,7月份降水减少(2分)
6月份,受准静止锋影响,阴雨天较多(2分)
7月份,受副高影响,盛兴下沉气流,降水较少(2分)
(3)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答对2点得4分)
影响: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2分);河流含沙量变小(2分)
(4)赞同(1分)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廉价的劳动力(2分);
为该山区人们赚取劳务输出费,提高生活水平(2分)
不赞同(1分)引起大城市的交通拥堵、住房紧张问题、就业困难(2分);
使山区人才流失,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2分)
29.(11分)
(5)位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2分),上游来水量大(2分)水能丰富。

(6)①防洪、输沙(防淤)、发电、灌溉、供水、防凌汛等(答对4点得4分);
②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现状(3分)
30.(10分)【地理—旅游地理】
(1)游客总量增长速度快;国外游客增长速度更快;国外游客在入境游客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并占主导地位(6分)
(2)①保护旅游资源(如立法保护);②控制游客数量;③提高管理水平;④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⑤开展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等(答对4点得4分)
31.(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1)降水量减少;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径流量逐年减少;气温偏高,蒸发量增加。

(答对3点得6分)
(2)①建立“干旱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预警②人工增雨③加快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抗灾减灾能力④培育抗旱品种,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⑤跨流域调水⑥节约用水⑦修建水库等(答对4点得4分)
32.(10分)【地理—环境保护】
(1)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沙尘暴、环境污染、地面下沉、沿海赤潮(答对3点得6分)(2)甲地:位于太行山山前,地势较高,排水条件好;土层厚,土壤肥沃
乙地: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土层较薄,盐碱、风沙等危害严重(4分)说明:以上答案仅供参考。

若学生答案不拘所给答案的文字表述,
意思相近且言之成理,教师应酌情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