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时作业第28讲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8 讲地区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一、单项选择题
读某地区发展过程图,回答1~2 题。

1.该地区由发展阶段Ⅰ到阶段Ⅱ、阶段Ⅲ,以下对于交通条件
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
A.交通运输线路的长度在增添
B.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在增添
C.交通运输线路的密度在增添
D.交通网络系统没有变化
2.从地区空间构造发展变化看,该地区()
A.阶段Ⅰ已进入城市发展成熟阶段
B.地区中心范围在减小
C.城市化水平在不停提高
D.地区经济发展由再生阶段转为成长阶段
分析:此题以某地区三个阶段的平面发展图显现不一样地区发展阶段城市空间形态和交通条件的变化。

第 1 题,从图中能够看出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长度、密度在增添,交通网络系统不停完美。

第 2 题,从地区空间构造发展变化来看,该地区由地区中心、网络系统、外头空间三部分构成,且城市化地区不停扩大,非城市化范围减小。

地区经济发展一般挨次经历早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和再
生阶段。

答案: 1.D 2.C
以下图是某地区不一样期间表示图,读图达成3~4 题。

3.有关该地区20 世纪 80 年月初聚落散布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域
B.受地形影响,聚落间联系不便
C.聚落间均有便利交通线路相连
D.聚落沿河流、交通线散布显然
4.以下不属于该地区20 年来发生的显然变化的是()
A .交通条件显然改良B.矿产资源获取开发
C.旅行业的盛行D.再城市化显然
分析:20 世纪 80 年月初该地区聚落散布的主要特点是沿河流、
交通线散布;图示地区为我国江南丘陵地域;聚落间联系不便,河流
成为阻挡其联系的主要要素。

该地区 20 年来交通条件获取显然改良;矿产资源获取开发;温泉的开发,使旅行业盛行;出现农村城市化。

答案: 3.D 4.D
(2019 ·东莞模拟 )《广东十二五规划大纲》提出,加速制造业构造调整,要点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关系度高、带动性强的汽车、石化、
钢铁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读广东省简图,回答5~6 题。

5.该省鼎力发展石化产业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A .市场广阔B.政策优惠
C.科技发达D.土地资源丰富
6.以下切合广东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措施的是()
A.踊跃开发水电,建能源贮备基地
B.优先发显现代服务业,建立高效、优良的生产服务系统
C.加速城市化进度,提高城市化水平
D.培养品牌,开辟国内外市场
分析:第 5 题,广东省经济发展较快,对石化产品的需求量大,可鼎力发展石化产业。

第 6 题,广东省地处河流下游,水能资源有限;
加大资本和科技的投入,培养品牌,踊跃开辟国内外市场有益于该省
重化工业的发展。

答案: 5.A 6.D
(2019 ·东营模拟 )山东省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中,坚持生态为先,保证绿色发展。

依据规划,黄河三角洲将用崭新的运作体制和管
理模式,鼓舞切合国家产业政策、规模大、链条长的项目优先在区城
内布局建设。

读图,回答7~8 题。

7.以下对于东营的区位优势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海陆交通便利
B.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和黄河经济带交汇地带
C.地势平展,土壤肥饶,能源资源丰富
D.毗邻三大城市群,市场广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8.为实现黄河三角洲在开发建设中,坚持“生态为先,保证绿色发展”的发展模式。

以下对于其可连续发展的看法,不合理的是() A.鼎力发展循环经济,促使产业升级,加速地区的科学发展
B.退耕还林、划区放牧、围地蓄水、工程造林、保护湿地资源
C.配合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应要点发展能源、化工、钢铁等
工业
D.发展风电、核电等新能源,改良地区生态环境
分析:第 7 题,黄河三角洲与韩国隔海相望,但与日本之间隔
朝鲜半岛。

第 8 题,固然黄河三角洲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但为改良其环境,应要点发展无污染的循环产业经济,逐渐降低
能源、化工、钢铁等工业的比重。

答案:7.D 8.C
以下图表示某地区土地利用构造的变化。

读图,回答9~11 题。

9.1650~1780 年该地区 ()
A .人口自然增添率很高B.经历了移民开垦
C.农业构造复杂D.着再生态保护
10.进入 20 世纪该地区 ()
A .天气连续干旱B.鼎力发展畜牧业
C.栽种业产值降低D.实行了退耕还林
11.该地区土地构造在20 世纪的变化带来的效应是()
A.河流泥沙增加,洪涝加剧
B.水土流失减少,生态环境改良
C.粮食产量大幅增添
D.原始林地完整被次生林地代替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语等俯首皆是 ,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到好处。

为何?仍是没有完全“记死”的缘由。

要解决这个问题 ,方法很简单 ,每天花 3-5 分钟
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语即可。

能够写在后黑板的“累积专栏”上每天一换 ,能够在每天课前的 3 分钟让学生轮番解说 ,也可让学生个人采集 ,每天往笔录本上抄录 ,教师按期检查等等。

这样 ,一年便可记300 多条成语、 300 多则名言警语 ,与日俱增 ,终归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产。

这些成语典故“储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下笔成章,写作时便会为所欲为地“提取”出来 ,使文章添色添辉。

分析:第 9 题,比较图中该时间段土地利用构造的变化可知,原始林地比重锐减,耕地比重快速增添,所以可判断出该地区经历了大规模移民垦殖的过程。

第 10 题,1900 年以后,耕地比重先上涨一点后显然降落,草地和灌
丛地比重相对稳固,次生林地比重渐增,说明该地正在实行“退耕还林”的措施。

第 11 题,由上题可知,该地经历了退耕还林的土地构造
调整,林、草地面积增添,修养水源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减弱,河流
泥沙减少,故 A 项错误, B 项正确。

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产量大幅增
加在图中没法表现;由图可知,原始林地锐减,并不是意味着完整被次生林地代替, D 项说法太绝对。

答案:9.B 10.D11.B
二、非选择题
12.联合以下图和文字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中国羊绒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内蒙古羊绒年产量约占中国总产量的50%。

羊绒业属于劳动力指向型产业。

我国羊绒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大多需要使用外国品牌销售,我国公司只好获取较低的经济效益;外国公司则从品牌和营销上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

(1)联合图及所学知识,说出内蒙古经济发展有哪些不利的条件。

(2)从羊绒制品的生产和销售等特点,说明在国际贸易中提高内
蒙古羊绒产业竞争力的措施有哪些?
(3)打造品牌,就是打造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请简要剖析内蒙古怎样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特点品牌产业。

分析:第(1)题,可从天气、土地等自然条件及交通、科技、
劳动力等人文条件双方面剖析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

第(2)题,提高产业竞争力可从提高技术水平、成立国际营销网络、创立品牌效应等方面下手。

第(3)题,可针对内蒙古的草场资源、能源矿产资源
及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等优势追求发展之路。

答案:(1)天气干旱,水源缺少;土地沙漠化严重;冬天易受
低温、冻害、雪灾等影响;生态环境柔弱;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落后;科技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低。

(2)提高技术水平;成立国际营销网络;着重信息采集与沟通,
成立现代化经营模式;创立品牌效应。

(3)利用丰富的草场资源发展牧业,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毛纺织工业和乳制品业 );利用丰富的金属和能源矿产发展冶金、能源、化
工等支柱工业;利用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发展特点旅行。

13.(2019 ·南宁模拟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要点地域,对国家实行地区发展整体战略和互利双赢的开放战略拥有重要意义。

以下图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局部 )表示图 (左图)和南宁降水资料统计图 (右图 )。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北部湾经济区的有益区位条件。

(2)说明南宁的降水特点及其影响。

(3)为发挥地区优势,北部湾经济区应当要点开发哪些产业基
地?
(4)加速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有何重要意义?
分析:第(1)题,北部湾地域拥有劳动力、资源与能源、国家政策、交通、市场等诸多优势。

第 (2)题,读南宁降水资料统计图可知,南宁属于季民风候,降水季节差别较大,易发生水旱灾祸。

第 (3) 题,依据能源资源优势可成立有关能源资源基地;依据地理地点优势,能够成立边疆贸易基地;依据丛林资源优势,能够成立加工经营基地。

第(4)题,能够从促使地区经济发展、增强区际联系等方面考虑。

答案: (1)交通便利,凑近国际海运交通线;人口密集,劳动
力丰富;市场广阔,面向经济较为活跃的东南亚地域;政策支持;油气、渔业等资源丰富。

(2)受季民风候影响,南宁降水量季节分派不均, 4 月至 9 月降水量大,强降水天气过程较屡次,简单发生洪水灾祸;10 月至次年3月降水量偏小,易引起旱灾及丛林火灾。

(3)因为铝土资源丰富,可成立铝加工基地;因为石油、天然气
及水能资源丰富,可成立能源基地;因为地处亚热带,农林资源丰富,可成立浆纸产业基地和粮油食品加工基地;因为北部湾大海资源丰
富,可成立大海产业基地;因为离越南较近,可成立边疆贸易基地。

(4)有益于从整体上带动和提高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稳固民族团结,
保障边疆稳固;有益于深入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益于稳固中国与东盟繁华与和平的战略伙伴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