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第3、4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量权力关系的三个量度
(1)广延性,即掌权者人数与无权者人数之比。
(2)综合性 ,即掌权者控制权力对象活动领域的数量。 (3)强度,掌权者使用权力控制对象行为的一切领域内可 供掌权者有效选择的程度。即影响或控制的程度(极限)。 权力关系的较大广延性给其综合性和强度设置了极限: 首先,权力对象数量越大,监视他们一切活动的困难 就越大。 其次,权力对象数量越大, 为控制他们所需的指挥 链就越长、越分散,造成新的下级权力中心。 再次,权力对象的数量越大,他们对掌权者的态度差 异的可能性也越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政治权力主体根据不同的对 象,可能选择不同的组合方式: (1)直接动用武力(political violence) (2)使用政治威胁(political intimidation) (3)制定政治规则(political rules) (4)下达政治指令(Political order) (5)展开政治说服(Political persuading) (6)实施政治激励(Political promotion) (7)实行政治处罚(Political punishment) 从宏观的社会角度来分析,政治权力的实施呈现 复杂的状态。因为各种政治力量之间关系复杂,并且 经常处于互动之中,所以,各种权力主体构成一个非 常复杂的权力关系网络。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结果 ,可以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来做出解释。
政治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 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实现利益分配的政治资格。 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利益的分配关系,是社会成员实 现利益分配的政治资格。 内涵: (1)政治权利的本质是政治权力主体单个成员利 益与全体成员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 (2)政治权利是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的有机统一; (3)政治权利是对社会成员的一种特定身份性规 定; (4)政治权利要以政治权力的确立为先决条件和 强力后盾。
一、国家的含义(起源)
(1)社会共同体说 (2)社会契约说:认为国家的产生是人们互相缔结
2、马克思主义认为
任何社会的权利,都是由一定社会经济 结构和社会关系所决定,因而这种权利都 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且,社会成员的权利 往往都是由社会公共权力来确认和规定的, 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因此,权利就是在特 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 定的社会成员获取自身利益的特定资格。
3、政治权利定义
3、国家的演变
1、城邦国家,自然原则形成共 同体的连续与发展; 2、帝国国家 A、不断延展的版图; B、 强大的中央集权; C、独立完善的官僚体系; D、 君主专制的统治; 3、主权国:由对抗帝国而产生 的主体觉醒 A、主体意识——市民权力— —人权; B、民族意识——民族自决 权——主权; C、世俗意识——世俗权力— —民权;
巨大的反作用; (2)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具有 巨大的影响力; (3)政治权力还能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 式、行为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
第三节 政治权利
一、政治权利的定义 政治权利来源于权利。对权利一词的解释,古 今中外许多思想家的解释也是极不相同的。
1、权利及权利观念的变迁 自然权利到团体权利 (1)天赋权利说 (2)权利自由说 (3)权利利益说 (4)权利力量说 (5)权利平等说
1、国家起源的原因 A、利益的分化导致利益冲突的加剧; B、社会规模的扩大与强化的需求; C、避免共同体被吞食而强化内部; D、扩大版图和规则;
2、 国家起源的学说
A、冲突说,即国家是因内部利益的冲突 而产生的,其代表为马克思和恩格斯; B、融合说,即国家是为维护共同的利益 而兴起的,其代表为斯宾塞;
5、利益矛盾
利益矛盾是利益关系的另一个方面。利益矛盾,是指 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以及他们与共同利益之间的差 异和对立。 利益矛盾包括两个方向上的矛盾: 一是横向利益矛盾,即同一层次上不同利益主体的利 益之间的矛盾。横向利益矛盾的发生有赖于两个条件: 一是同一利益关系中的两个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着差别。 二是同一利益关系中的两个利益主体对同一利益都有要 求。 二是纵向利益矛盾,即不同层次上利益主体的利益 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利益与共同利 益之间的矛盾。
三、政治权力的实现和作用方式
政治权力作为一种关系,它通过形成和规定各种社 会角色之间权力关系,使社会生活制度化。 1、宏观 政府——社会——个人三者之间的权力和权利关系,是 社会的基本政治权力关系; 2、微观 (1)政府内部的权力关系(如立法、行政、司法之间的关 系以及各政府系统之间的上下级关系) (2)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3)社会组织(包括政党在内的政治组织以及其他非政治 性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4)公民与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
二、公权与私权划分的意义
(1)公权,即公共权力,首先表现为政治权力 (2)私权,及公民权利 (3)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 神圣不可侵犯性 (4)公共权力表现为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 有的普遍约束力,公民权利表现为公民在私人领域的 自由和自主。 (5)划分意义:保障公共权力的有效行使;保障公民权 利的充分实现;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
政治权力的实现
政治权力有多种实现方式。一般可以划 分为“积极”(正面的)和“消极”(反面的) 两个方面。前者以奖励为手段,后者以惩罚为 策略。政治权力以武力为后盾,但武力和暴力 在权力“套餐”中,总是最后的选择。奖励和 惩罚是政治权力实施的基本原则。通常所说的 “恩威并用”、“刚柔并举”以及“胡萝卜加 大棒”就是权力运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结合。
第三章 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
第一节 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一、利益的本质 1、利益的涵义 (1)利益的形成过程 人的利益首先起源于人的需要。 需要的满足使得人们“需要在他之外的自然界、 在他之外的对象”。 在生产中,人们的生产能够限制着其需要的满 足。 协作性生产使得人们之间建立了社会联系。 人们的社会关系形成以后,使得需要从人与自 然的关系转化为人与人的关系。
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主要表 现在以下: (1)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 (2)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建 立的基础。 (3)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 泉。 (4)利益还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节 政治权力的意义和作用
一、政治权力的涵义及特征 1、政治权力的本质
制度体现
军事的
经济的
上述权力方式也反映了权力运用的三种基本手 段和策略:(1)培养政治忠诚,形成政治核心力量; (2)利益拉动(拉的策略),形成政治合作;(3) 威胁惩罚(打的策略),矫正不服从行为。这些策 略和手段在商业竞争中也被广泛采用。在市场竞争 中,企业制定品牌策略,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 度,实施“推”(push)和“拉”(pull)的策略, 打压竞争对手,就是上述权力手段的具体应用。在 政治竞争中,分清“敌我友”,广泛结成统一战线, 孤立和打击竞争对手策略,也都是上述权力手段的 具体表现。
2、利益的内在矛盾
利益的内在矛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益自我实现要求和社会实现途径之间的 矛盾。
(2)利益形式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客观性之间 的矛盾。 (3)利益的目标性与手段性之间的矛盾。
(4)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与利益发展的无限性之 间的矛盾。
3、利益关系
1、利益关系的涵义
利益关系就是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益都 是特定利益主体的利益,所以,利益由于利益在内容 上是人们对客观外部条件的反映,而形式上则是以人 的主观意识而存在,因而任何关系主要是指不同利益 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社会联系。 利益关系包括利益主体之间纵横两个方向的利益 关系。纵向利益关系包括: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的关 系;不同层次群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个人利益——群 体利益——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横向利益关系包括: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同一层次社会群体之间 的利益关系;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
动用武力 (Use force) The stick
交易 (Make deals) The deals
服从义务形成 (Create obligation) The kiss 形成一体关系 承担义务 (Commitment) 社会的
特点 服从的动机
强力胁迫 畏惧(Fear)
多重互惠式交 换 获利(Gain)
2、政治权力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1)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都是以政 治权力为中心而展开的; (2)社会政治体系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力 量的; (3)社会政治文化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 和价值取向; (4)社会政治权力的发展是社会政治发展 的重要内容。
3、政治权力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1)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Leabharlann 第三章 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
第一节 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1、利益的定义
所谓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 社会内容和特征的需要。从这一定义,我们可 以从三方面来理解: ①利益的心理和生理基础是人们的需要。
②利益反映着一定阶段上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 水平。 ③利益反映着特征历史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二、 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1)自由权:人身自由、言论自由、通信 自由、结社自由、迁徙自由、 罢工自由等 (2)平等权; (3)民主权;
三、我国公民政治权利的保障机制
(1)自由权利的保障机制 制度、法律舆论监督 (2)平等权利保障机制 (3)民主权利保障机制
第四章 国家与政府
第一节 国家与政府的概念界定
二、政治权力的基础
一般说来,政治权力的基础有两个方面: 一是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主要有生 产资料、物质财富和暴力因素。此外还包括丰 富的自然资源、有益的文化传统、有利的客观 形势和权力客体的服从心理等因素。 二是其主观构成要素,主要有权力主体的 能力素质、理论策略、组织规模及程度、已有 权力、实际政绩等因素。
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 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 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首先,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即无权力便 不能构成政治关系。 其次,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 再次,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 量的对比。 。
2、政治权力的特性
政治权力的本质特性是由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本质所 决定的,因而政治权力的根本性质就是特定社会关系的反 映。 (1)权威性(authoritative) (2)支配性(predominant) (3)强制性(coercive) (4)扩张性(expansionary) (5)排它性(exclusive) 政治权力作为一种力量,它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的作用。从积极的角度上讲,它是组织社会、维持社会秩 序、实现公共政策目标不可缺少的手段。从消极方面讲, 它也是实施专制和暴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因此, 它也可以说是一种“必要的恶”。这就要求我们在肯定和 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还要对它保持高度的戒备,限制 和约束它行使的范围和方式。
四、政治权力的分配模式
1、精英主义模式 2、多元主义模式 3、多元经营模式 4、马克思主义模式
(1)不同社会政治力量之间的权力分配模式 (2)不同政党之间的权力分配模式 (3)立法、行政、司法之间权力分配模式 (4)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模式
五、政治权力的作用
1、政治权力在政治关系中的作用 这种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政治权力是实现其主体成员利益要求 的保证; (2)政治权力是人们获得和实现政治权利 的必要条件和力量后盾。
4、共同利益
共同利益,就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不同利益主 体之间的相同利益。共同利益的基础是个人利益 或构成某一群体的各子群体的利益。从一定意义 上说,共同利益就是人们结成群体后所形成的利 益,即群体利益。共同利益具有客观性、独立性、 稳定性、相对性和群体性等基本特征。 在社会生活中,不同利益主体从不同的社会 关系出发,会形成不同的社会群体,从而就会产 生不同的共同利益。一般来说,共同利益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集体利益;集团利益;阶层利益; 阶级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利益,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