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东省重点中学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5届广东省重点中学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记取挑丝色浅深
江岚
“并头菡萏双飞翼,记取挑丝色浅深”,每次读到这句古诗,总会让我想到湘绣。

“五彩备,谓之绣”。

我从小喜欢小姑姑那个大大的针线盒,只记得里面放满了五色彩线,冷暖色调深深浅浅都齐备。

姑姑的绣花绷子也是太小不一,我有一条白色的短裙子,姑姑在每一片的裙摆处都绣上一大朵朱槿花,浅粉,正红的丝线渐次均匀过渡。

那时候,市面上的面料不多,几乎所有人的衣服都款式陈旧。

颜色单调,便显得我的新衣服总是特别漂亮。

再长大一点儿,我也开始学做女红。

拧紧了竹绷子,才懂得一针一线,千针万线的刺绣绝不只是穿针引线那么简单。

我还记得自己绣出来的第一幅牵牛花,从绣绷上一拆下采熨半天也铺不平,除了针脚勉强算整齐之外,简直乏善可陈。

所以,在三舅奶奶家见到那一对靠枕的时候,我才会那么震惊。

寡居的三舅奶奶的家,是在一家大店铺楼上租的一个不过六七平米见方的房间,门一推开,室内所有物件一览无余,那一对靠枕放在窗下一张竹制的圈椅上,黑色贡缎双绲边,绣着红梅报春。

映着窗外斜斜的一缕阳光,在这个小小蜗居的简陋里华丽得十分突兀。

我径直走过去抱起来看。

靠枕上的红梅怒放的姿势栩栩如生,花蕊间隐隐迸有闪光。

绣工精细得不得了,我忍不住用手指轻轻去摸,惊叹:“太漂亮了!”
“这是有名的绣品,如今也不大见得到了,叫做湘绣。

”三舅奶奶笑着说,“看这朵梅花瓣!用老头小针绣出来的,每一种颜色的丝线连接相搭都不能过长,起针落针都藏在线下面,针脚不露痕迹,颜色自然掺和。

这种绣法叫做‘掺针’。

”竹那是我第一次听到“湘绣”这个词,那么精美、那么讲究的一种手工艺品,三舅奶奶和我们家一样,都是在抗日战争期间辗转到桂林落脚的。

兵荒马乱中逃难,生死只在一线之间。

随军的三舅公下落不明,她一个无儿无女的中年寡妇只身长途跋涉,能保得住自己一条命已是万幸,等闲的身外之物哪里还能顾得上?偏偏这一对靠枕竟然好端端地跟着她一路从四川到了桂林!
可惜等我懂事,三舅奶奶已经辞世。

那两对巧夺天工的红梅落到何处报喜去了?不过“湘绣”这个词并没有随着这一对靠枕的消失而湮没。

我继续跟小姑姑学绣,学会了把丝线劈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用珠针,离缝针……包括一点点掺针的皮毛。

五色丝线在光阴的缝隙里游走。

夏天吊楼前的柚子花开了,又落了,没几年我出嫁,旋即出国。

嫁妆里有两张湘
绣的交织软缎被面。

一张墨绿底子绣“五百图”,一张银灰底子绣“四喜图”。

每年拆拆缝缝,一展开来是大大的两方五彩锦绣,整整30年不变,细细密密是亲人的祝福。

盖在异邦滴水成冰的冬夜,温暖度过一年又一年与家乡与故国暌违天涯的岁月。

不过选两张被面虽庄重,绣工到底与当年三舅奶奶的靠垫不能相提并论。

某一天,我去听梅葆玖先生的《贵妃醉酒》。

一坐下来,立刻看见前排一位女士身上的披肩,这是一张秋香色细软缎的披肩。

绣百蝶穿花。

那设色鲜明的翅脉,分明就是掺针技艺高超的刺缀运针。

我几乎立刻就可以肯定,这是一幅上好的湘绣。

到终场,我也顾不得冒昧,央求她给我看一眼整幅的披肩,她就好脾气地笑了,把披肩拿下来抖开,构图的虚实相生,加上用色总体的斯文清雅,实在不是寻常能见到的。

我问她:“这是在哪里买的?”“不是买的”,她回答,“我祖母年轻时候到中国的长沙去,带回来3件披肩,这一件留给了我。


果然是湘绣。

这一件披肩和我三舅奶奶的靠垫,应该是差不多同时代的东西,我把披肩还给她,感慨:“这样的东西,如今在中国只怕轻易也见不到。


“嗯,老的艺术品总不会越来越多”,她不无得意。

当然,用不着解释,真正的好东西有目共睹,走遍全世界都如此,据说湘绣总共有5大类72种针法体系,还有双面全异绣。

去年秋天好不容易有机会到了长沙,见到两幅私人藏品,一幅兰草,一幅荷花,都两足见方,运针的疾徐轻重与画稿的点线疏密水乳交融,被主人珍而重之地镶在相框里,挂在墙上,绣品这一类东西与别的艺术品不同,总带着女性指尖的温度,袖底的脂粉气,带着她们聚精会神的思量与小心翼翼的希望。

仰着头看是另一回事,与拿在手里细细端详无法同日而语,于是心里多少有些悻悻然。

不过好歹通过主人了解到已经名列“世界非物质支化遗产”的湘绣技艺并不乏传人。

中国女性千百年玉指飞针,低头牵引着杂乱的五色丝线,调配出对生活细腻温厚的气味。

无论我是否触摸得到,总会与世间珍视它们的人深情相遇。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古诗句为题,生动贴切,意蕴丰富,引入入胜,“记取”二字就蕴含了浓郁的乡情,“挑丝色浅深”则明确了文章所记述的内容。

B.作者认为,精美的绣品不仅体现了中国女性的匠心与聪慧,在穿针引线中,还凝结着她们对生活的思考,寄托了她们对生活的期待。

C.文章没有大段直抒胸臆式的情感抒发,而是在叙说与评议中融入自己丰富的情感,体现了散文记叙、议论与抒情三者相融合的特点。

D.文章穿插叙述了自己学习女红的过程,全文正是以此为线索,把自己儿时的经历、对三舅奶奶的记忆和海外的生活有机地连缀成一体。

2.文章多次提到三舅奶奶家的一对靠枕,请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3.作者说:“乡愁是我最大的写作动力。

”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围绕乡愁抒发的情感。

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建立融合传播矩阵,打造融合产品,取得了积极成效。

我们要立足形势发展,坚定不移推动媒体深度融合。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媒体融合发展整体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加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不能搞“一刀切”、“一个样”。

要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无论什么形式的媒体,无论网上还是网下,无论大屏还是小屏,都没有法外之地、舆论飞地。

主管部门要履行好监管责任,依法加强新兴媒体管理,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总书记2019年1月25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材料三:
媒体融合首先要从“融”科技入手,占据新媒体、新技术的制高点进行平台优化和建设、内容生产和分发、价值聚合与表达。

媒体不仅是新观念的传播者,也应是新技术的实践者。

媒体融合需要内容和技术的双驱动,需要以先进
技术为支撑、以优质内容为根本,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优势,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从简单的形式相加到深度的内容相融。

我国的媒体融合发展要依托“智媒”和“智网”的强建设和高覆盖,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移动网络及新兴媒体的技术和思维进行深化创新。

媒体融合还要真正“融”媒体,从变量到增量,放大一体效能。

融合发展,合而为一,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机构建立而是机制革新。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需要从本质上坚持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在新技术助推之下新媒体迅速发展,各种新思维、新理念随之而生,两微一端、短视频、自媒体传播等一度成为媒体发展的变量。

媒体融合则是有效整合新技术、新媒体的手段,让新兴媒体中的变量成长为提高传播效率、传播主流思想的增量。

(《光明日报》)
材料四:
在今年两会的新闻报道中,信息技术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顺应了全媒体时代发展的大势。

梅地亚中心作为两会新闻中心举行了多场新闻发布会,也是两会记者工作的重要场所。

为保证中外记者顺利完成新闻稿件的编发和传输,新闻中心一楼设立了通信网络服务室,首次提供5G网络全覆盖。

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设置了一个5G体验区,有一台CPE(客户终端)设备和两台VR头盔设备。

其中,CPE设备将5G网络信号进行转换,实现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与5G的连接。

VR头盔设备,可用于观看从人民大会堂传输过来的两会VR直播节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两个机器人“小融”和“小白”均参与了两会报道,人们可以和他们互动,两个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两会全网相关文章和讨论预测记者招待会的热词。

新华社的人工智能(AI)智能播报员“新小萌”则可以模拟主持人进行播报新闻,仿真度极高。

人民网的“小融”满腹经纶,可以随时和它互动。

可以说,融合了人工智能、5G、VR/AR等信息技术的智能设备在两会上的广泛应用,极大丰富了媒体的报道方式和手段,为媒体深度融合提供了成功范式和样本。

(《中国电子报》)
1.有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08-2018年间,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都在不断攀升,到了2018年网民规模到达82851万人。

B.2008年到2009年是手机网民规模增长最快的一年,从11760万人增长到23344万人,增长了11584万人。

C.2015年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1981万人,手机网民占整体居民的比例为90.1%,比2014年增长了4.3%.
D.2009年互联网普及率为28.9%,比2008年同比增长了6.3%,是2008年到2018年涨幅最大的一年。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我国媒体融合发展整体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所以,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加快从相离阶段迈向相加阶段。

B.媒体融合主要是在是理念革新的基础上建立各级机构,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从本质上坚持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C.融合了人工智能、5G、VR/AR等信息技术的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极大丰富了媒体的报道方式和手段,成功实现了
媒体深度融合。

D.打造新型的主流媒体,需要利用流程优化、平台再造,整合媒介资源、生产要素,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等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

3.三则文字材料分别是从哪三个角度讨论媒体深度融合的问题?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除夕夜里的流浪汉
苍苍松柏
灯光点亮了小镇,鞭炮声在除夕夜里迭起。

窗内,人们围坐推杯笑语;屋外,夜里寒风刺骨,偶有烟花起落。

小男孩隔着雾气迷蒙的窗户,觑见了一条熟悉的人影,又是那个流浪汉!他正在除夕的夜色中流浪!
小男孩始见那个流浪汉是在春天。

那时的流浪汉干瘦,腰板还是直挺的,肩上摘着根系了两袋垃圾的扁担,身上裹着披散斑驳的棉袄,顶着鬈髭结块的及肩散发,走近了闲坐着的人们。

如果不是那一对灰蒙蒙的眼仁久久还会一转动,那扁担上的就不止是两袋垃圾了。

“嘿,老头要钱抽烟不?”小男孩循声看去,一个中年男人叫住了流浪汉,“我拿钱给你去买烟抽,要不要?”中年男人脸上泛起笑容。

“你给我烟抽嘛。

”流浪汉停在中年男人身边,像小孩索要糖果似的看着他。

中年男人稍稍离了流浪汉,继而笑道:“我这儿有五角和一块,你看哪张买得烟,说对咯,就拿钱给你买烟抽。

”围坐的人闻言大都忍着笑。

“我不晓得,一块买得烟抽不嘛。

”流浪汉问。

中年男人几乎遏制不住大笑:“一块囊个(怎么)买得到烟抽,五角要比一块大得多咯嘛,你真勒是捡渣渣(垃圾)脑壳捡搭铁(蠢笨)略!”
流浪汉闻言憨笑,说:“他们都说我憨,你给我五角,买烟抽嘛。


“给你给你,快去买烟,不耽误你捡渣渣略,你一天工务繁忙得很。

”中年男人搜索一阵丢给了流浪汉,或许这是他第一次笑着给别人钱。

流浪汉接过钱像孩童接过久望的糖果,嘴里嘟囔着:“谢谢咯,谢谢咯,买烟抽-…”然后笑着渐渐走远。

“你囊个骗人家憨包哦!”围坐的一个妇女眼角堆着笑意道。

“哪点骗了嘛,说给钱就给他钱!不是骗嘛!”春风吹散了笑趣,拂过流浪汉渐渐远去的乐滋滋的背影,却也吹皱了小男孩的心,一种无法言清的东西壅塞在他的胸口。

后来,小男孩听大人们说起,才知道流浪汉不是本镇的,家人都不在了,平日靠捡渣渣(垃圾)度日;也会在别人酒宴后帮忙清理,充当廉价的劳力,人算勤快,手脚也还是麻利的,报酬往往就是残羹与香烟。

第二次见到流浪汉是在秋天,小男孩和方到山上主持完修缮庙堂的奶奶在路上遇到了流浪汉。

流浪汉凑近了老人,笑道:“给我五角钱嘛——买烟抽,五角钱……”流浪汉脸上堆起的满是褶子,只见他原本干瘦的身子越发单薄,竟有了几分佝偻,肩上的扁担却不见了踪影。

老人刚从庙堂里出来,微笑道:“我这儿没得五角,你去问哈其他人。

”言罢,趋步叫着小男孩跟上。

流浪汉又紧跟上来:“五角,给我五角嘛……”
老人不搭不睬直至摆脱了流浪汉,对着小男孩说教道:“遇到这种憨包,就不要理睬他。


“我有一块的零钱的嘛?”小男孩高兴的掏出兜里的一块钱,举到奶奶面前。

“你给他一块,他就会一直缠着你。

这种憨包见得多咯。

”老人不高兴地说。

“那就给五角……”小男孩小声说。

“不行!走!”奶奶生气的把小男孩的一块钱塞回克里,拉着他的手快步走开。

“为什么呢……”小男孩心里犯嘀咕。

“五角,给我五角嘛……给我五角嘛……”流浪汉断断续续的声音渐渐被丢在了身后。

再后来,听说流浪汉逢着谁都会开口要五角钱,捡渣渣成了一件不要紧的事,而大家还是会说他是“憨包”,却通常一边笑着赶紧走开。

至于流浪汉如何会养成向人要钱的习惯,小男孩隐约有了答案;而自此以后,看见庙堂里威风凛凛的神像,小男孩就会厌恶顿生。

………
除夕夜里,流浪汉第三次走入了小男孩的视线,那熟悉的身影在烟花迷雾里渐渐清晰。

“哎,老爷爷在外头很冷吧,也饿了吧?”小男孩想到。

这会子大人们聊得正起劲,竟没有人发现小男孩偷偷兜了一些吃食,悄悄溜出了和暖的房屋。

“老爷爷,过年好啊!这些吃食您拿去吃吧。

”小男孩拽了拽流浪汉的棉袄,小手举着吃的,笑盈盈的站在流浪汉跟前。

此刻小男孩的心里没有以往两次的空虚,似乎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

烟花又起,五彩的光芒在流浪汉黑黢黢的眼仁里熠熠闪光……
也许,新年的春天里,小男孩会再见到流浪汉,还有那肩上捕着的系了两袋垃圾的扁担。

(有修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除夕夜里的流浪汉”为题,交代了时间和人物,既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与文章开头除夕夜流浪汉的出场相呼应。

B.小说写中年男人、围坐的人、围坐妇女都提到“笑”,这里的笑不同平常代表善意的笑,而是流浪汉被大人们拿来取乐,具有讽刺意味。

C.“看见庙堂里威风凛凛的神像,小男孩就会厌恶陡生”,厌恶正是“小男孩隐约有了答案”的证明,厌恶的或许是神像下求佛庇佑的人。

D.小说运用语言、动作、肖像等描写手法,生动地塑造了流浪汉的形象,反映了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及作者对弱
势群体的同情。

2.小说写“小男孩”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前后两次写到流浪汉的眼仁,这样处理有什么艺术效果?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以豪杰役使徙云陵。

霸少学律令,喜为吏,武帝末以待诏
..入钱赏官,补侍郎谒者,使领郡钱谷计。

簿书正,以廉称,察补河东均输长,复察廉为河南太守丞。

霸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

为丞,处议当于法,合人心,太守甚任之,吏民爱敬焉。

自武帝末,用法深。

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

会宣帝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上擢霸为扬州刺史。

三岁,宣帝下诏以贤良高第扬州刺史霸为颍川太守,
秩比二千石
...。

时,上垂意于治,数下恩泽诏书
..,吏不奉宣。

太守霸为选择良吏,分部宣布诏令,令民成知上意。

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

然后为条教,班行之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及务耕桑,节用殖财。

米盐靡密,初若烦碎,然霸精力能推行之。

吏民见者,语次寻绎,问它阴伏,以相参考。

其识事聪明如此,吏民不知所出,成称神明。

奸人去入它郡,盗贼日少。

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务在成就全安长吏。

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
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

征.守京兆尹,秩二千石。

坐发民治驰道不先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

有诏归颍川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

前后八年,郡中愈治。

而颍川孝弟有行义民、三老、力田,皆以差赐爵及帛。

后数月,征霸为太子太傅,迁御史大夫。

为丞相五岁,甘露三年薨,谥日定侯。

(节选自《汉书·循吏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
B.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
C.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
D.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待诏,汉代以才技征召士人,使随时听候皇帝的诏令,谓之待诏;汉以后沿用其制。

B.二千石,汉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

C.诏书,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书;起于西周,白秦始皇起,其成为皇帝的专用文书。

D.征,是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由官府征聘的称“征”,皇帝征召的称“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霸精明能干。

他通晓法律,足智多谋,善于驾驭吏民,处事公道,深受吏民信任与爱戴。

B.黄霸为民着想。

下令邮亭、乡里赡养鳏寡贫弱的人,制订教令,勉力民众防备奸邪,致力农桑,节俭财物。

C.黄霸执法公平。

汉宣帝即位前听说黄霸执法公平,即位后就征召黄霸担任要职,审理疑难案件,获得了庭中一致好评。

D.黄霸政绩显著。

他历仕三朝,均因廉能得到上司或皇帝赏识与重用,仕途也因此一帆风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

(2)吏民见者,语次寻绎,问它阴伏,以相参考。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泛江送客
[唐]杜甫
二月频送客,东津江欲平。

烟花山际重,舟楫浪前轻。

泪逐劝杯下,愁连吹笛生。

离筵不隔日,那得易为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照应标题,交代送客时间。

“频”字写出送客次数之多,暗示别愁之浓。

B.次句点明送客的地点东津,并且描绘出一幅春水上涨,江面欲平的画面。

C.尾联照应前文“频送客”,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屡经别离,变得更加容易动情。

D.泛江送客,临别伤情,全诗给人以悲戚之感情真意切惜别之情溢于言表。

2.颔联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6、按要求填空。

(1)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韩愈《师说》)
(2)___________________,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__________)《扬州慢》)
(3)《登金陵凤凰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陆贾《新语•慎微篇》中“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之意来表达自己的忧虑。

7、《主持人大赛》是中央电视台精心打造的一项重大赛事,假如你是参赛选手,请从以下三个任务中选择一个完成。

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150字以内。

(1)假如你是《朗读者》的主持人,本期嘉宾是中国女排总教练一—郎平,她将以“青春”为主题进行朗读,请你为郎平的出场写一段主持稿。

(2)元宵佳节,作为央视元宵喜乐会的主持人在节目现场你将与海外华侨直播连线,请写一段主持稿,引出海外分会场的直播。

(3)作为《最美中国人》的主持人,该节目的其中一位获奖者一一钟南山将上台领奖。

请你为这位84岁高龄仍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的“最美逆行者”写一段颁奖词。

8、阅读下面《红楼梦》节选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俞平伯品评《红楼梦》时说“钗黛虽然并秀,性格却有显著不同:如黛玉直而宝钗曲,黛玉刚而宝钗柔,黛玉热而宝钗冷,黛玉尖锐而宝钗圆浑,黛玉天真而宝钗世故。

……”
你认同这个说法吗?请结合《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阐述你的理由。

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先辈们敬粮食若神明,不容丝毫亵渎。

粮食有生命,也有灵性,吃饭不只是得口舌之快,还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人们咀嚼粮食也是咀嚼时光。

人与粮食同行,有辛苦,有温暖,有感恩,有敬畏……
参考答案
1、1.D
2.①与自己的绣品作对比,引出下文。

②通过这一对靠枕说明了湘绣的精美与考究,抒发了对湘绣的赞美之情。

③借此追述三舅奶奶的经历,突出了三舅奶奶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3.①对祖国和亲人故乡的怀念。

②对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珍视与自豪。

③对中国女性精湛技艺的赞美。

④对传统湘绣技艺不乏传人的欣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