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新课件苏版总练习课时功课3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历史新课件苏版总练习课时功课33
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
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时间:45分钟总分值:100分
4分,共48分)
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这种观念蕴含的文化精神是( )
A、蒙昧主义
B、禁欲主义
C、人文主义
D、浪漫主义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文主义的理解。
人文主义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肯定人性,注重人的价值,故答案为C。
答案:C
2、(2018·河南高三联考)欧洲部分哲学家特别强调学习“修辞学”。
所谓“修辞学”就是“不知道对与错、高尚与卑劣、正义与非正义,却发明了一种就这些事情说服听众的技艺,因此,尽管他对这些事情无知,却能在无知者中间显得比专家们更有知识”。
他们的代表人物是( )
A、苏格拉底
B、普罗泰格拉
C、孟德斯鸠
D、康德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
答案:B
3、(2018·山东济南模拟)学生问:“有甲乙两人,甲很干净,乙很脏。
如果请他们洗澡,他们中间谁会洗?”老师答:“这里有四种可能:一是甲洗,因为他有爱干净的习惯;二是乙洗,因为他需要洗;三是两人都洗,一个是因为习惯,另一个是因为需要;四是两人都没洗,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干净人不需要洗。
”根据材料,这位老师最有可能是( )
A、苏格拉底
B、普罗泰格拉
C、亚里士多德
D、泰勒斯
解析:从材料看,这位老师最有可能就是持“人是万物的尺度”观点的普罗泰格拉。
答案:B
4、智者运动是西方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智者学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
A、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
B、知识与美德的关系
C、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
D、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智者学派主张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因此选D。
A项是自然哲学的观点,B项是苏格拉底的观点,C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D
5、普罗泰格拉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这反映了
( )
①公民由于参与政治生活使人在社会中处于日益突出的中心地位
②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③他强调人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
④他的思想突出了人的地位和作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关键是理解题干的含义。
从题干来看说明公民积极参与了国家治理,在社会中处于中心地位,从而强调它要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①正确。
从“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来看,表达了②③④,故应全选。
”为了追求真理,他不顾自己的利益、职业和家庭,他是个哲学的殉道者。
他曾自问:什么是哲学?他自答:“认识你自己!”材料中的“他”是( )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伏尔泰
D、卢梭
解析:“哲学的殉道者”“认识你自己”这些信息告诉我们,这个人是苏格拉底。
答案:B
7、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看法与智者学派的不同点是( )
A、提出“知识即力量”
B、认为“感觉即知识”
C、认为知识是道德行为的基础
D、认为最高的知识就是对“美”这个概念的理解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智者学派认为知识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进行演说的基础,因此人们需要学习知识。
苏格拉底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是对“善”的认识。
答案:C
8、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关于他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
B、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D、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全面认识能力。
注意是不正确的一项,用排除法,如果基础知识掌握得牢固,直接就可判断出C项是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而苏格拉底不属于智者学派。
答案:C
9、(2018·山东临沂)下图中的两人分别是同一时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代表人物。
以下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
B、都重视道德的作用
C、都反对过激民主政治,主张“劳心者治人”
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
解析:从同一时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代表人物”及其图片可判断是孔子和苏格拉底,C项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不符。
()
①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
②认为富有的“贤哲”应做统治者
③认为武士们保家卫国
④认为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
⑤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准确记忆史实的能力。
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故①正确。
②③④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观点,故也正确。
⑤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故排除。
答案:A
11、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共同点是()
A、关注人类社会或生活
B、研究自然和观察世界
C、支持斯巴达的寡头政治
D、反对雅典民主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答案:A
12、(2018·湖南岳阳模拟)孔子说:“质(质朴)胜文那么雅,文(文采)胜质那么史(虚浮)。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亚里士多德说:“慷慨是挥霍与吝啬的中庸。
”以下对两位圣贤的话解读不正确的选项是()
A、材料都表达的是中庸思想
B、都反对过度与不及,推崇恰到好处
C、认为中庸是美德,也是正确的思想方法
D、知识即美德,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
解析:材料表达的是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故A、B、C三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知识与美德的关系问题,故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D
52分)
要指标。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普罗泰格拉的一个著名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
材料二智者学派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热衷于探讨政治和法律问题。
材料三奴隶制不合人性,追求所有人“平等”。
材料四角色——教师,任务——培养公私兼顾、能言善辩的好公民,目的——参与雅典的民主政治。
材料五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自豪,提出
知识即美德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知道的越多,才知道得越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至材料四分别概括归纳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问题所关注的侧重点。
(2)概括指出材料五中表达的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3)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观点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文精神的理解。
答案:(1)人的价值、作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平等;对人的教育。
(2)崇尚知识。
(3)希腊民主政治的需求。
(4)人文精神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人文精神核心就是关心人,强调人的价值、作用,尤其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获得,主要靠涵养、知识。
14、西方先哲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重视教育,并留下一段令人敬佩、发人思悟的师生关系佳话。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柏拉图学园的集会
材料二在阿卡德米学园,亚里士多德博览群书,表现出惊人的求知欲,在各个学科,都显示出超凡的才华。
柏拉图曾经说过,一般学生构成学园的躯体,而亚里士多德那么代表学园的头脑。
……当亚里士多德遭到同学的攻击时,柏拉图总是出面解围,说:“亚里士多德这头小驹,需要的是缰绳,而不是囚笼。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教版) 材料三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
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
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柏拉图学园的特点。
(2)材料二说明,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的基本态度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亚里士多德对恩师的态度,并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案:(1)采用对话式教学,师生在轻松气氛中自由讨论问题;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重视自然科学等。
(2)柏拉图看重亚里士多德;了解他的特点,给予保护和宽容,同时进行正确引导。
(3)态度:亚里士多德对恩师尊敬但不盲从,敢于追求真理(或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说明:认为恩师柏拉图理念论的最大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
启示:既要把老师当作良师益友,又要独立思考,善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