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重点班(解析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1 kJ/mol
D. C6H12O6(s)+3O2(g)=3CO2(g)+3H2O(l) ΔH=-1400 kJ/mol
【答案】D
【解析】
【分析】
燃烧热指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碳元素对应的是二氧化碳,氢元素对应的是液态水。
【详解】A.根据燃烧热的定义,碳完全燃烧生成的稳定氧化物是二氧化碳而不是一氧化碳,故A错误;
B.生成物中水应是液态而不是气态,故B错误;
C.应生成液态水才能与ΔH=-890.3 kJ/mol相对应,故C错误;
D.葡萄糖的燃烧热2800 kJ/mol,则0.5mol葡萄糖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400 kJ,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故D正确;
B.降温可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小有效碰撞次数,反应速率减小,故B正确;
C.“盐碱地”中Na2CO3水解使土壤成碱性,即:CO32-+H2O HCO3-+OH-,通过加石膏生成更难溶的碳酸钙沉淀,c(CO32-)减少,使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土壤碱性减弱,故C正确;
D.制备活泼金属单质Mg 电解熔融状态MgCl2,故D错误,
反应物N2O4的浓度由0.1mol/L降到0.07mol/L,此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O4)= =0.003mol/(L·s),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也逐渐减小,则N2O4的浓度由0.07mol/L降到0.04mol/L时,此段时间内用N2O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小于0.003mol/(L·s),所用时间t> =10s,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明确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反应所需时间增多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试题难度不大。
4.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A(g)+nB(g) pC(g)+qD(s),当
m、n、p、q为任意整数时,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故选D。
3.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恒定的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N2O4⇌2NO2,若N2O4的浓度由0.1mol/L降到0.07mol/L要用10s,那么N2O4的浓度从0.07mol/L降到0.04mol/L时,所用时间( )
A. 等于10sB. 等于5sC. 大于10sD. 小于10s
【答案】C
【解析】
人教版高中
化学
岚县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实验班、重点班)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故选D。
2.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1 kJ/mol、2 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s)+ O2(g)=CO(g) ΔH=-393.5 kJ/mol
B. 2H2(g)+O2(g)=2H2O(g) ΔH=-571.6 kJ/mol
A.①③⑤B.①④⑥C. ③④⑤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加NH4Cl固体铵根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②加NaOH溶液氢氧根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③通HCl,氢离子浓度增大,消耗氢氧根,平衡正向移动;
④加CH3COOH溶液,氢离子浓度增大,消耗氢氧根,平衡正向移动;
⑤加水稀释促进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点睛:化学平衡的本质就是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宏观上各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百分含量等保持不变。
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正反应放热),如图是某次实验的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推断在t1时刻突然变化的条件可能是()
A. 降低体系温度B. 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D.增大容器的体积,压强减小,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与图象不符,故D错误;
故答案:A。
6.在氨水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NH3·H2O NH4++OH-,下列情况能引起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的有
①加NH4Cl固体②加NaOH溶液③加HCl ④加CH3COOH溶液⑤加水⑥加压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②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 ③体系的密度不再变化④各组分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①该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不能确定是否有变化,故①不是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②温度随着反应进行而改变,当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②是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③该反应气体体积一定,气体密度随着反应进行而改变,当体系的密度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③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④各组分质量分数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故④是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故选C。
催化剂失效D. 增大容器的体积
【答案】A
【解析】
【详解】A.降低体系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与图象相符,故A正确;
B.减小生成物的浓度,瞬间逆反应速率减小,但正反应速率不变,与图象不符,故B错误;
C.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催化剂失效,化学反应速率减小,但平衡不移动,与图象不符,故C错误;
A.施肥时,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含K2CO3)混合使用
B.夏天冰箱保鲜食品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
C.施用适量石膏(CaSO4·2H2O)可降低盐碱地(含较多NaCl、Na2CO3)的碱性
D.将海水直接电解可获得Mg及Cl2等单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水解互相促进,造成营养流失,故A正确;
⑥加压不影响;③④⑤符合题意,答案选C。
7.水的电离过程为H2O H++ OH-,在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为KW(25℃)=1.0×10-14,KW(35℃)=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C6H12O6(s)+3O2(g)=3CO2(g)+3H2O(l) ΔH=-1400 kJ/mol
【答案】D
【解析】
【分析】
燃烧热指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碳元素对应的是二氧化碳,氢元素对应的是液态水。
【详解】A.根据燃烧热的定义,碳完全燃烧生成的稳定氧化物是二氧化碳而不是一氧化碳,故A错误;
B.生成物中水应是液态而不是气态,故B错误;
C.应生成液态水才能与ΔH=-890.3 kJ/mol相对应,故C错误;
D.葡萄糖的燃烧热2800 kJ/mol,则0.5mol葡萄糖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400 kJ,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故D正确;
B.降温可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小有效碰撞次数,反应速率减小,故B正确;
C.“盐碱地”中Na2CO3水解使土壤成碱性,即:CO32-+H2O HCO3-+OH-,通过加石膏生成更难溶的碳酸钙沉淀,c(CO32-)减少,使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土壤碱性减弱,故C正确;
D.制备活泼金属单质Mg 电解熔融状态MgCl2,故D错误,
反应物N2O4的浓度由0.1mol/L降到0.07mol/L,此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O4)= =0.003mol/(L·s),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也逐渐减小,则N2O4的浓度由0.07mol/L降到0.04mol/L时,此段时间内用N2O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小于0.003mol/(L·s),所用时间t> =10s,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明确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反应所需时间增多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试题难度不大。
4.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A(g)+nB(g) pC(g)+qD(s),当
m、n、p、q为任意整数时,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故选D。
3.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恒定的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N2O4⇌2NO2,若N2O4的浓度由0.1mol/L降到0.07mol/L要用10s,那么N2O4的浓度从0.07mol/L降到0.04mol/L时,所用时间( )
A. 等于10sB. 等于5sC. 大于10sD. 小于10s
【答案】C
【解析】
人教版高中
化学
岚县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实验班、重点班)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故选D。
2.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1 kJ/mol、2 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s)+ O2(g)=CO(g) ΔH=-393.5 kJ/mol
B. 2H2(g)+O2(g)=2H2O(g) ΔH=-571.6 kJ/mol
A.①③⑤B.①④⑥C. ③④⑤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加NH4Cl固体铵根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②加NaOH溶液氢氧根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③通HCl,氢离子浓度增大,消耗氢氧根,平衡正向移动;
④加CH3COOH溶液,氢离子浓度增大,消耗氢氧根,平衡正向移动;
⑤加水稀释促进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点睛:化学平衡的本质就是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宏观上各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百分含量等保持不变。
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正反应放热),如图是某次实验的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推断在t1时刻突然变化的条件可能是()
A. 降低体系温度B. 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D.增大容器的体积,压强减小,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与图象不符,故D错误;
故答案:A。
6.在氨水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NH3·H2O NH4++OH-,下列情况能引起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的有
①加NH4Cl固体②加NaOH溶液③加HCl ④加CH3COOH溶液⑤加水⑥加压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②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 ③体系的密度不再变化④各组分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①该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不能确定是否有变化,故①不是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②温度随着反应进行而改变,当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②是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③该反应气体体积一定,气体密度随着反应进行而改变,当体系的密度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③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④各组分质量分数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故④是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故选C。
催化剂失效D. 增大容器的体积
【答案】A
【解析】
【详解】A.降低体系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与图象相符,故A正确;
B.减小生成物的浓度,瞬间逆反应速率减小,但正反应速率不变,与图象不符,故B错误;
C.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催化剂失效,化学反应速率减小,但平衡不移动,与图象不符,故C错误;
A.施肥时,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含K2CO3)混合使用
B.夏天冰箱保鲜食品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
C.施用适量石膏(CaSO4·2H2O)可降低盐碱地(含较多NaCl、Na2CO3)的碱性
D.将海水直接电解可获得Mg及Cl2等单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水解互相促进,造成营养流失,故A正确;
⑥加压不影响;③④⑤符合题意,答案选C。
7.水的电离过程为H2O H++ OH-,在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为KW(25℃)=1.0×10-14,KW(35℃)=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