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方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达方程
课件下载:

雷达探测影响因素 雷达探测目标要克服干扰、杂波、噪声的影响 干扰:敌方故意施放的影响信号 杂波:自然影响信号 噪声:雷达自身的影响信号
干涉 干扰 天气杂波
地杂波
中频放大器
混和器
射频放大器
设备噪声
传输线噪声
天线噪声
系统噪声 影响雷达信号的噪声源
雷达方程

信号
探测距离
噪声
频率
噪声中的信号

雷达方程基本公式 设雷达发射功率为Pt,发射天线增益为Gt G t (Gain):天线在一特定方向单位球面辐射功率与 在相同方向的理想的无方向天线单位球面辐射功率之 比。
雷达方程

雷达方程基本公式
定向功率 各向同性功率
天线增益示意

双站雷达示意图
Pr Ar S2
4 R1R2
2

雷达方程基本公式 又根据增益与天线有效截面的关系
G 4 A
2
所以
Pr
4
2 PG G t t r 3
R12 R2 2

Pr Pt At Ar 4 2 R12 R2 2
第二章
雷达
2.2 雷达方程 2.2.1 雷达方程基本公式 又根据增益与天线有效截面的关系

虚警
目标信号
雷达方程基本公式
阀值
目标
平均噪声水平
噪声 时间
噪声超过阀值,就会出现虚警
雷达方程
阀值

目标 目标
雷达方程基本公式
平均噪声水平
噪声
时间
信号低于阀值,就会出现漏警


σ的理解 σ是一个假想截面积,目标在该假想截面积上接收电磁 能量,并且全部向外界均匀辐射。 σ(雷达散射截面)减缩的意义
P 1


P1均匀地向外辐射(对于双站雷达,不同接收方向对应 不同的σ) 接收天线处,回波功率密度为
S2 PG P t t 1 4 R2 2 4 2 R12 R2 2 PG t t Ar
PG t t 2 4 R1

如果接收天线的有效接收面积为Ar,雷达接收的回波功 率为Pr,则

(2)中, λ减小,A不变,Rmax增加(G增加)
1 4
Rmax
PG 2 2 t 3 4 Smin
( 1)
1 4
Rmax
Pt A 2 4 S min
2
( 2)

雷达方程中各分量的讨论 Smin的讨论:从理论上说,在无噪声前提下,任何微弱 的信号都可以放大被检测到,那么雷达的检测能力实 S 又称检测因子D0 质上取决于最小可检测信噪比,
1 4

Rmax
Pt A2 2 4 Smin
1 4
以上两式是最基本的雷达方程。可得
R1 1 R2 2
1 4

虚警和漏警 虚警:没有目标的情况下,认为检测到目标 漏警:有目标的情况下,认为没有检测到目标
雷达方程
1 4
Rmax

Rmax
1 4
式中,L为雷达损耗系数

雷达方程中各分量的讨论 考虑大气中的衰减,设衰减因子为 dB / km 则有
10lg S2 '/ S2 2 R

设S2为实际接收雷达处功率密度,则
S2 '/ S2 100.2 R

带入雷达方程,得
2 2 PG 0.05 Rmax t 10 3 4 kT0 Bn Fn D0 L 1 4
N 0min
S Smin kT0 Bn Fn N 0min
波尔兹曼常数
绝对温度
噪声带宽
噪声系数

雷达方程中各分量的讨论 代入雷达方程,得:
2 2 PG t 4 3 kT B F S L 0 n n N o min Pt A2 4 2 kT B F S L 0 n n N o min
Pr

4
2 2 PG t 3
R4
干扰信号比为
J J 值),对应 Pr 达到一定值时(成功干扰所需最小 Pr
J 4 PJ GJ R 2 Pr PG t
的R为烧穿距离

有源干扰下的雷达方程 无干扰情况下
1 R1 2 R2

4
R1 0.5 1 0.0625 R2 2
第二章
能量
雷达
信号
噪声
距离减小,信号比增加
信号相对于噪声大小
检测阀值
第二章
雷达
接收机输出
时间
显示
如果接收信号超出阀值,则雷达显示屏出现指示信号
设定信号检测阈值

雷达方程基本公式 雷达的最大可探测距离Rmax,受雷达最小可检测信号Smin 制约。Pr=Smin时,R=Rmax
Rmax PG 2 2 t 3 4 Smin
Rmax
Rmax
Pt A2 0.05 Rmax 10 2 4 kT0 Bn Fn D0 L
1 4

有源干扰下的雷达方程 设干扰功率为PJ,天线增益为GJ,则雷达接收的干扰机 功率为 2 2
PJ GJ PJ GJ G PJ GJ G J A 2 2 2 4 R 4 R 4 4 R
RCS=100平米
RCS=0.1平米
第二章探测距离与 雷达 RCS的关系,不考虑大气衰减
2.2 雷达方程 2.2.1 雷达方程基本公式 对σ(雷达散射截面)减缩的意义
探测距离

由关系式
R1 1 R2 2
1 4

RB 2 0.18 RB 52
RB-52
100km
18km RB-2
探测范围
探测范围

几个探测距离关系
1 R 0.1 1 0.56 2 R2
1 R1 0.01 0.32 2 R2
R1 1 0.5 0.0625 R2 2

雷达方程中各分量的讨论
Rmax
PG 2 2 t 3 4 Smin
1 4
增加 Rmax 增大
( 1)
Pt 增加 Rmax 增大 Smin 小 Rmax 增大
Rmax
Pt A2 2 4 S min
1 4
( 2)
G、A互相作用,?

雷达方程中各分量的讨论 4 A (1)中,λ增加,G 减小,为保持G不变,A增加, 2 Rmax增加
有干扰情况下
1 R1 2 R2
2
R1 0.5 1 0.25 R2 2
雷达方程 烧穿距离

有源干扰下的雷达方程
接收功率
干扰
目标回波
干扰和信号随距离变化
G 4 A
所以
Pr
2
4
2 PG t t Gr 3
R12 R2 2

雷达方程推导过程总结

雷达方程基本公式 对于单基地雷达,Gt=Gr=G,At=Ar=A,R1=R2=R,则
Pr

4 R 4
3
2 2 PG t
Pt A2 Pr 4 2 R 4
j
R1 R2
发射
接收
雷达方程

探测距离
功率密度
功率密度示意
雷达方程

天线
雷达方程基本公式
天线接收到的电磁波功率 为功率密度与面积的乘积
功率按1/R2关系损耗
反射向雷达的能量取决 于目标截获的能量与目 标的姿态
反射的能量也假定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同性辐射

雷达方程基本公式 设目标接收的功率无损耗地向外界辐射,则辐射功率 等于目标截获的功率P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