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创新方案第十四章第一讲能源资源的开发——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交通运输条件评价:可从交通运输方式、交通 运输便捷程度等方面评价。
注意:在评价时一定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 行分析。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题组一 区域自然资源开发背景 (2015·北京模拟)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 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读图,回 答 1~2 题。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3)调整产业结构 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 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 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4)治理“三废”,建设生态环境 ①“三废” 的产生: 燃煤发电 、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
治理 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②措施提推进高清煤炭洁的能综源合产利业用的发技展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1.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前后的对比
对比项目 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
能源综合 利用
能源综合利用前 单一结构
煤炭工业(采掘 工业)
程度低
能源综合利用后 多元结构
原料工业(冶金、化学、建 材)
程度高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对比项目 输出产品
结果 产业链
能源综合利用前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1.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 开发条件决定,具体如下图所示: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评价 山西省煤炭能源基地的形成与其优越的开发利用条 件密切相关,优势条件的评价具体分析 如下图所示:
成,主要从柱状图和曲线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上去观察,
柱状图的构成要结合图例,比较不同构成要素之间的
比例大小。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①该类图常涉及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要注 意“变化趋势”与“变化”或“变化特点”不同,趋 势是一种较为笼统的走向,所以不能答“先慢后快” 或“先下降后上升”“波动上升”之类的说法,而应 答成“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单位 GDP 能耗呈 下降趋势”。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②综合利用过程中污染环境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2)方法和手段 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②调整产业结构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③“三废”的治理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方法
②特点: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 生态环境的破坏。
2.山西省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市场 广阔 。 (3)位置适中, 交通 比较便利。 3.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 开采量 :形成了 大同 、平朔、西 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评价。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考点一 能源资源开发条件和能源基地建设 [重要程度:★★★☆☆]
1.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 太阳能 等。 (2)非可再生能源 ①类型:主要包括 煤炭、石油、天然气 等矿物能源。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答案:(1)有利条件: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 能源丰富,开采条件好。不利条件:(人口较少,经济 相对落后)区内消费市场狭小,而距东部能源消费市场 遥远;交通运输相对落后,能源运费高。
(2)风能、太阳能。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考点二 山西省能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 [重要程度:★★★☆☆]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3.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① 煤 炭 运 输 量 大 —— 全 国 对 能 源 的 需 求 迅 速 增 长,山西生产的大部分煤炭需要输送到外省。 ②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地理位置比 较封闭,东是太行山,南是黄河,不利于晋煤外运。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命题角度 区域自然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例] (2014·浙江高考节选)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 列各题。 材料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图1
图2
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简述北海油气田
开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1)分析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类型、分布状况 主要是分析区域的背景条件,包括区位条件、能 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等。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2)评价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开发条件 主要从地理位置、能源或矿产资源特点、交通、 市场、技术、资金等方面分析其区域开发的条件,注 意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 (3)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 铁路 运输为 主、 公路 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 加工转换 ①建设 坑口电站 :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②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 出 焦炭 。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温馨小贴士] (1)开发条件不同于开采条件,区域的开发条件包 括区域的资源状况、市场条件、交通条件等;而开采 条件仅指资源状况。 (2)运煤铁路和公路主要是东西走向,反映了我国 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格局,即西部生产,东部消费。
(2)除了图示常规能源外,新疆还有哪些可供开发 的新能源?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各种常规能源 丰富,但距东部能源消费市场远,且运输不便。第(2)题, 由于距冬季风源地近,新疆风能资源丰富;由于新疆地 处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2)看图例,明确图中主要能源包括煤、石油、天
然气、水电,柱状图示意能源消费总量变化,曲线示
意单位 GDP 能耗的变化。主要能源构成特点,要看清
每个柱状图中各个组成部分的高度,也就是相应图例
对应的纵坐标上限和下限之差。
(3)观察柱状图和曲线的变化特征以及柱状图的构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在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工 业区,如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 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多有过衰落经历,原因大体相同, 即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品成本上升或市场需求量下 降,或技术落后、设备老化、环境污染严重加上新技 术革命的冲击等原因。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答案:1.C 2.D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题组二 能源基地开发条件评价 3.新疆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基地,到 2020 年新疆将建成全国大型油气生产和加工基地。结合新 疆资源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1)从资源开发条件的角度,分析新疆能源基地建 设的条件。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1.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
件有 ( )
①煤、气、盐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
场广阔 ④科技力量雄厚 ⑤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2.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②该类图在描述能源构成特点时要注意概括性, 并且要注意与变化的区别,同时叙述要完整。如“能 源消费结构特点”,虽然石油、天然气,尤其是天然 气的比重增加了,但是题目要求说的是特点,而不是 变化特点,所以要从静态上概括近些年能源消费构成 的共同点,答案应答成“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和 水电的比重较低”而不能答成“煤炭比重大,天然气 比重增加”或者只答“以煤为主”。
() 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 ②加剧大气污
染,雾霾天气增多 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
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该区煤炭、天然气、 岩盐占陕西省的比重很高,说明煤、气、盐资源丰富; 市场比较广阔,且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 图中榆林没有水路交通;该地位于陕西境内,科技水 平不高。第 2 题,发展重化工业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 发展,从而完善基础设施;但重化工业属于严重污染 的产业,会加剧当地大气污染。
能源综合利用后
原煤输出
电力、煤气和液化气、焦炭、 钢材、铝制品、化工产品
结构效益低下, 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
生态环境问题严 度和附加价值,实现了产业
重
结构升级
煤炭生产-原料 煤-电-铝、煤-焦-化、
输出
煤-铁-钢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2.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1)必要性 ①开采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
1.能源的综合利用 (1)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结构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2)措施 进行 产业结构调整 ,主要构建了煤— 电—铝、 煤—焦—化 、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 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3)效果 单一结构转变为 多元 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 2.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第一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高考定位导航]
考纲展示
考纲解读
1.掌握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
区域能源、 发条件。
矿产资源的 2.理解能源基地的建设和
开发与区域 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
可持续发展 3.学会对一个地区能源、
的关系。 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露天矿表土的剥离 ①生态问题的成因井矿巷道的建设
矿区道路的铺设 ②措施:通过工程及生物措施,结合土地的 复垦 , 建立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 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获取和解读信息]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答案] 有利条件: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大陆 架浅海,便于开采;接近能源消费市场;运输便利。(任 答三点)
不利条件:位于西风带,终年风浪大;多阴雨天 气,不利于海上油气开采作业;开采成本高。(任答两 点)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4)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可持续 发展策略
主要有两大途径: ①调整产业结构,对能源、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和 综合利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②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命题角度 区域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例] (2014·江苏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2)水资源短缺
收入少:山西省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 过渡地带,降水较少 ①原因支出多: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灌溉农业和耗水工 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②解措决施开节利源流用::率实加施强引水黄资入源晋的等循调环水利工用程,提高水资源的
(3)水土流失严重:山西省水土流失严重、大面积 地露天开采会加剧水土流失,使土地难以恢复。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资源(能源)开发条件评价的思路 1.资源(能源)条件评价: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 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等方面评价。 2.开采条件评价:可从资源(能源)埋藏的深浅、矿 区的地形、地质条件等方面评价。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3.市场条件评价:可从资源(能源)的消费市场情 况、市场潜力大小、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信息提取] 图中主要能源消费构成呈现出以 煤炭 为主,石 油、天然气、水电比重较低的特点,总能源消费量逐 年 递增。每年的单位 GDP 能耗变化要看清曲线上的 点对应的右侧纵坐标,呈 下降 趋势。 [图示剖析] (1)坐标统计图一般要先看坐标,如图中纵坐标分 别为能源消费量和单位 GDP 能耗,横坐标为时间。
注意:在评价时一定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 行分析。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题组一 区域自然资源开发背景 (2015·北京模拟)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 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读图,回 答 1~2 题。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3)调整产业结构 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 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 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4)治理“三废”,建设生态环境 ①“三废” 的产生: 燃煤发电 、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
治理 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②措施提推进高清煤炭洁的能综源合产利业用的发技展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1.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前后的对比
对比项目 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
能源综合 利用
能源综合利用前 单一结构
煤炭工业(采掘 工业)
程度低
能源综合利用后 多元结构
原料工业(冶金、化学、建 材)
程度高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对比项目 输出产品
结果 产业链
能源综合利用前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1.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 开发条件决定,具体如下图所示: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评价 山西省煤炭能源基地的形成与其优越的开发利用条 件密切相关,优势条件的评价具体分析 如下图所示:
成,主要从柱状图和曲线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上去观察,
柱状图的构成要结合图例,比较不同构成要素之间的
比例大小。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①该类图常涉及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要注 意“变化趋势”与“变化”或“变化特点”不同,趋 势是一种较为笼统的走向,所以不能答“先慢后快” 或“先下降后上升”“波动上升”之类的说法,而应 答成“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单位 GDP 能耗呈 下降趋势”。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②综合利用过程中污染环境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2)方法和手段 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②调整产业结构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③“三废”的治理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方法
②特点: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 生态环境的破坏。
2.山西省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市场 广阔 。 (3)位置适中, 交通 比较便利。 3.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 开采量 :形成了 大同 、平朔、西 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评价。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考点一 能源资源开发条件和能源基地建设 [重要程度:★★★☆☆]
1.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 太阳能 等。 (2)非可再生能源 ①类型:主要包括 煤炭、石油、天然气 等矿物能源。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答案:(1)有利条件: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 能源丰富,开采条件好。不利条件:(人口较少,经济 相对落后)区内消费市场狭小,而距东部能源消费市场 遥远;交通运输相对落后,能源运费高。
(2)风能、太阳能。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考点二 山西省能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 [重要程度:★★★☆☆]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3.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① 煤 炭 运 输 量 大 —— 全 国 对 能 源 的 需 求 迅 速 增 长,山西生产的大部分煤炭需要输送到外省。 ②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地理位置比 较封闭,东是太行山,南是黄河,不利于晋煤外运。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命题角度 区域自然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例] (2014·浙江高考节选)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 列各题。 材料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图1
图2
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简述北海油气田
开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1)分析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类型、分布状况 主要是分析区域的背景条件,包括区位条件、能 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等。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2)评价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开发条件 主要从地理位置、能源或矿产资源特点、交通、 市场、技术、资金等方面分析其区域开发的条件,注 意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 (3)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 铁路 运输为 主、 公路 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 加工转换 ①建设 坑口电站 :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②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 出 焦炭 。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温馨小贴士] (1)开发条件不同于开采条件,区域的开发条件包 括区域的资源状况、市场条件、交通条件等;而开采 条件仅指资源状况。 (2)运煤铁路和公路主要是东西走向,反映了我国 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格局,即西部生产,东部消费。
(2)除了图示常规能源外,新疆还有哪些可供开发 的新能源?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各种常规能源 丰富,但距东部能源消费市场远,且运输不便。第(2)题, 由于距冬季风源地近,新疆风能资源丰富;由于新疆地 处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2)看图例,明确图中主要能源包括煤、石油、天
然气、水电,柱状图示意能源消费总量变化,曲线示
意单位 GDP 能耗的变化。主要能源构成特点,要看清
每个柱状图中各个组成部分的高度,也就是相应图例
对应的纵坐标上限和下限之差。
(3)观察柱状图和曲线的变化特征以及柱状图的构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在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工 业区,如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 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多有过衰落经历,原因大体相同, 即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品成本上升或市场需求量下 降,或技术落后、设备老化、环境污染严重加上新技 术革命的冲击等原因。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答案:1.C 2.D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题组二 能源基地开发条件评价 3.新疆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基地,到 2020 年新疆将建成全国大型油气生产和加工基地。结合新 疆资源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1)从资源开发条件的角度,分析新疆能源基地建 设的条件。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1.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
件有 ( )
①煤、气、盐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
场广阔 ④科技力量雄厚 ⑤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2.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②该类图在描述能源构成特点时要注意概括性, 并且要注意与变化的区别,同时叙述要完整。如“能 源消费结构特点”,虽然石油、天然气,尤其是天然 气的比重增加了,但是题目要求说的是特点,而不是 变化特点,所以要从静态上概括近些年能源消费构成 的共同点,答案应答成“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和 水电的比重较低”而不能答成“煤炭比重大,天然气 比重增加”或者只答“以煤为主”。
() 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 ②加剧大气污
染,雾霾天气增多 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
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该区煤炭、天然气、 岩盐占陕西省的比重很高,说明煤、气、盐资源丰富; 市场比较广阔,且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 图中榆林没有水路交通;该地位于陕西境内,科技水 平不高。第 2 题,发展重化工业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 发展,从而完善基础设施;但重化工业属于严重污染 的产业,会加剧当地大气污染。
能源综合利用后
原煤输出
电力、煤气和液化气、焦炭、 钢材、铝制品、化工产品
结构效益低下, 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
生态环境问题严 度和附加价值,实现了产业
重
结构升级
煤炭生产-原料 煤-电-铝、煤-焦-化、
输出
煤-铁-钢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2.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1)必要性 ①开采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
1.能源的综合利用 (1)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结构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2)措施 进行 产业结构调整 ,主要构建了煤— 电—铝、 煤—焦—化 、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 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3)效果 单一结构转变为 多元 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 2.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第一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高考定位导航]
考纲展示
考纲解读
1.掌握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
区域能源、 发条件。
矿产资源的 2.理解能源基地的建设和
开发与区域 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
可持续发展 3.学会对一个地区能源、
的关系。 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露天矿表土的剥离 ①生态问题的成因井矿巷道的建设
矿区道路的铺设 ②措施:通过工程及生物措施,结合土地的 复垦 , 建立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 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获取和解读信息]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答案] 有利条件: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大陆 架浅海,便于开采;接近能源消费市场;运输便利。(任 答三点)
不利条件:位于西风带,终年风浪大;多阴雨天 气,不利于海上油气开采作业;开采成本高。(任答两 点)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4)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可持续 发展策略
主要有两大途径: ①调整产业结构,对能源、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和 综合利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②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命题角度 区域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例] (2014·江苏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2)水资源短缺
收入少:山西省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 过渡地带,降水较少 ①原因支出多: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灌溉农业和耗水工 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②解措决施开节利源流用::率实加施强引水黄资入源晋的等循调环水利工用程,提高水资源的
(3)水土流失严重:山西省水土流失严重、大面积 地露天开采会加剧水土流失,使土地难以恢复。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资源(能源)开发条件评价的思路 1.资源(能源)条件评价: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 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等方面评价。 2.开采条件评价:可从资源(能源)埋藏的深浅、矿 区的地形、地质条件等方面评价。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3.市场条件评价:可从资源(能源)的消费市场情 况、市场潜力大小、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信息提取] 图中主要能源消费构成呈现出以 煤炭 为主,石 油、天然气、水电比重较低的特点,总能源消费量逐 年 递增。每年的单位 GDP 能耗变化要看清曲线上的 点对应的右侧纵坐标,呈 下降 趋势。 [图示剖析] (1)坐标统计图一般要先看坐标,如图中纵坐标分 别为能源消费量和单位 GDP 能耗,横坐标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