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三水体运动课件高三全册地理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和青藏 高原地区
第九页,共三十一页。
一
二
三
-10-
补给 类型
补给季节
湖泊水 补给
全年
地下水 补给
全年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 地区
①较稳定 ②对径流有 调节作用(互 补关系)
①稳定 ②一般与河 流呈互补关 系
①取决于湖泊与 河流的相对位置 ②湖泊水量的大 小
①地下水补给区 降水量 ②地下水位与河 流水位的相互位 置关系
第十八页,共三十一页。
一
二
三
2.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shuǐwén)特征的影响
-19-
流量和水位变化
破坏植被 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植树种草 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
城市路 面硬化
增加地面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铺设 渗水砖
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使河流水位平衡
修建水库 对径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衡
(2)地下水补给是最稳定的河流补给类型。地下水和河流水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但是“地上 (dì shànɡ)河”终年都是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2021/12/11
第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一
二
三
2.河流水、湖泊(hú pō)水、地下水间的相互补给示意图 (1)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2)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C
2021/12/11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关闭
解解析xī析()jiě (dá答答à案案n)
-22-
一
二
三
方法技巧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技巧 (1)流量及其变化:流量大小取决于流域面积大小、流域内的降水与蒸发的关系;流量 的变化取决于流域内补给水源的时间分布状况。 (2)汛期:取决于补给水源的季节变化。 (3)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率状况、河流的补给条件、流域内的人类活动特点等因素有 关。一般植被覆盖率差,土质疏松,河流含沙量大;人类修建水利工程往往(wǎngwǎng)会导致河流
2021/12/11
第七页,共三十一页。
-8-
一
二
三
二、河流的补给形式
1.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lèixíng)及特点
2021/12/11
第八页,共三十一页。
-9-
一
二
三
补给 类型
补给季节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 地区
雨水 补给
①时间集中
一般以夏秋 ②不连续
季为主
③水量变化
大
季节性 积雪融 春季 水补给
普遍 普遍
2021/12/11
第十页,共三十一页。
一
二
三
-11-
特别提示
(1)在我国,雨水补给的河流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河流流量的季节、年际变化大,主要是因为 夏季风季节、年际变化大。雨水补给的河流流量变化幅度未必都很大,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 海洋性气候影响下的河流季节水量变化就小,因为这些地区的降水属于年雨型。
7
8
2.下列关于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生长参与了岩浆岩的形成过程(guòchéng) B.水循环是围绕生物圈进行的
C.地壳物质循环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D.季风环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关闭
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而凑足购买500元商品,而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
这说明消费者购物时并不是出于求实心理,违背了理性消费的原则,故选C项。材
大的C.主局地要水影域响因素是D.地植被形分。布
关闭
B
2021/12/11
第二十页,共三十一页。
解解析xī析()jiě (dá答答à案案n)
一
二
三
(2)材料(cáiliào)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含沙量高
B.流程较短
C.春、夏汛明显 D.冰川补给为主
-21-
关闭
第(2)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区大部分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 征是积雪融水形成的春汛和夏季降水形成的夏汛明显。
专题 三 水体运动 (zhuāntí)
2021/12/11
第一页,共三十一页。
一
二
三
一、水循环
1.水循环的类型(lèixíng)和意义
类型 循环及环节
海陆 间循环
海上 内循环
陆地 内循环
2021/12/11
-2-
特点
意义
领域最广、范围最 ①维持全球水的
大、环节最多,是最 动态平衡
重要的水循环
②使陆地淡水资
料没有体现个性消费,A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并未体现消费者的攀比心理,B项不
符合题意;适度消费原则是符合自己的经济实力的理性消费原则,题干中的现象虽
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但并非说明此消费超出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D项不符合题 关闭 意C 。
2021/12/11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一页。
解解析xī析()jiě (dá答答à案案n)
源不断更新
③使地表各圈层
参与水量最大
之间、海陆之间 实现物质迁移和
能量交换
④影响全球气
参与水量最小
候,塑造地表形 态
第二页,共三十一页。
-3-
一
二
三
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影响因素 (1)蒸发受太阳辐射、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2)水汽输送、降水受大气(dàqì)环流、天气系统、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
2021/12/11
第十二页,共三十一页。
-12-
一
二
三
(3)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xiānghù)补给关系:
-13-
2021/12/11
第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一
二
三
例题(lìtí)2读图,完成下题。
-14-
2021/12/11
图 2 气候统计图 第十四页,共三十一页。
一
二
三
-15-
据图1、图2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tèzhēng)。请答出三项。 解析:B城附近河段的河流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因此河流水文特征具有流量季节 变化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河流的含沙量较小,流速缓,汛期长等特征。 答案: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流速较缓;汛期较长。(答出其中 三项即可)
小
决定
流量
流量大或 ①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由降水量多少决定;②流域面
小
积大,一般流量大
含沙量
含沙量大 或小
决定于流域内植被覆盖率及降水集中程度(暴雨发生频 率)
结冰期
有或无, 长或短
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
20凌21/汛12/11 有或无 发生凌汛的条件:①有结冰期;②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
降水量增加。
2021/12/11
第四页,共三十一页。
-5-
一
二
三
(2)农林措施:①“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 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②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 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③保护湿地(shī dì)资源(沼泽)、植树造林(绿色水库)、保护草原(绿色蓄水池)会产生有利 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恶劣的后果。
要环节,并不仅仅是围绕生物圈进行,B项错;大气运动的根本动力是太阳辐射,直接
动力是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气压梯度力的差异,C项错;季风环流是海洋和陆地之
间的大气热力环流,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参与了海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D 关闭
项D 正确。
2021/12/11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一页。
解解析xī析()jiě (dá答答à案案n)
-23-
关闭
1第.图1中题①,考代表查的水水循循环环环的节环是节( 。图) 中的箭头①表示大气圈的水分进入水圈,其含义应是
A降.蒸水发。 B.下渗
C.降水(jiàngshuǐ)
D.径流
关闭
C
2021/12/11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解解析xī析()jiě (dá答答à案案n)
-24-
1
2
3
4
5
6
下游含沙量减少。
(4)结冰期:由流域内最低气温决定。流域内气候的最冷月均温低于0 ℃的河流均存在结冰期。 (5)流速:由地形决定。落差大,流速大;地形平坦,水流缓慢。 (6)凌汛:一般发生在有结冰期,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流的河段。
2021/12/11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图为地球各圈层间的水分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2021/12/11
第十六页,共三十一页。
一
二
三
(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
①径流的变化随降水(jiàngshuǐ)而变化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②随气温变化而变化的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③径流常年较为稳定平缓的多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④湖泊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季节变化较小。
2021/12/11
(3)城市建设:①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
城市内涝。
②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可防治城市内涝现象。
2021/12/11
第五页,共三十一页。
-6-
一
二
三
例题1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
围湖造田 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含沙量变化 增加 减少
—
— 减少水库下游 河段的含沙量 —
2021/12/11
第十九页,共三十一页。
一
二
三例题3下图是47°N部分地 Nhomakorabea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
关闭
第(1(1))题与,乙主地要相考比查,甲影地响年降降水水的量因大素的。主图要中影甲响、因乙素两是地( 中,)乙地距海较近,但甲地降 水较A多.距,海二距者离的差别就B.地是形甲(d地ìxín海g)条拔件较高,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因此甲地年降水量
永久性 积雪和 冰川融 水补给
2021/12/11
主要在 夏季
①有时间性 ②有连续性 ③水量稳定
①有时间性 ②有明显季 节和日变化 ③水量较稳 定
①降水量的多少 ②降水量的季节 分配 ③降水量的年际 变化
①气温高低 ②积雪多少 ③地形状况
普遍,尤以东 部季风区最 为典型
东北地区
①太阳辐射 ②气温变化 ③积雪和冰川储 量
2021/12/11
第十五页,共三十一页。
一
二
三
-16-
方法技巧
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方法 (1)依据河流所在地区判断——充分考虑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 以我国为例,具体判断如下。 ①东部(dōnɡ bù)季风区,典型的季风气候,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②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③长江、黄河源头地区,气候高寒,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④东北地区冬季寒冷降雪多,河流的春汛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夏季高温多雨, 夏汛是雨水补给形成的。
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由图可知,该地6—8月份(yuèfèn)降水量累计曲线变化不大,说明夏季降水量少;而10月至 次年2月降水量累计曲线变化较大,说明冬季降水丰富,水循环最活跃。 答案:D
2021/12/11
第六页,共三十一页。
-7-
一
二
三
方法技巧
降水(jiàngshuǐ)丰富的地区水循环旺盛,热带雨林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水循环最旺盛; 降水丰沛的季节水循环旺盛,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因而夏季水循环旺盛,地中海气候区雨热不 同期,因而冬季水循环旺盛。
-25-
1
2
3
4
5
6
7
8
3.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从水 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
西风带 ③河
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xúnhuán) ④使东欧平原
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关闭
A第.①2题②,④考查B地.①球③四⑤大圈层的相互联系。岩浆岩是地幔的软流层上升到地面冷却形 C.②③⑤ D.②④⑤ 成的,与生物生长无关,A项错;水循环是联系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和岩石圈的重
(3)地表径流受地表状况、地形地势、降水强度、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4)下渗与地表植被、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表坡度、土质疏松状况等因素有关。
2021/12/11
第三页,共三十一页。
一
二
三
-4-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水循环主要(zhǔyào)有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输送。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 大气的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而对地表径流输送在局部地区可以施加某些影响。 (1)水利措施:①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量,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水 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量。 ②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
第十七页,共三十一页。
-17-
-18-
一
二
三
三、河流的水文(shuǐwén)特征
1.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
水文 特征
描述特征 影响因素
水位 (汛期)
水位高 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①分布在湿润地区、以雨水补给
低,水位 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②分布在干旱区、
变化的大 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高低
-26-
1
2
3
4
5
6
7
8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yánhǎi),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 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下图,完成第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