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为您解密“初二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阶段,初二年级是一个关键时期。
初二学生的生理心理、思想情感等都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时期,是个危险的阶段。
初二年级也可以说是初中阶段的分水岭。
成绩好的扶摇直上,成绩差的摇摇欲坠。
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健康相当重要。
一、神秘的“初二现象”
初中生正值“身心巨变”时期,其中初二学生尤为明显,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
一方面,此阶段学生没有初一时对中学生活的新奇与陌生,也暂时没有初三所面临的毕业升学压力,表面上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学习时期;另一方面,初二又是一个产生剧烈变化的阶段,是初中生思维和品德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初中生往往有一些异于其他阶段的行为表现,在教育学界被称为“初二现象”。
二、“初二现象”有什么?
1.与孩子关系疏远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与小学相比,家长感觉亲子关系“变化不大”的比例在初二阶段明显下降。
18.50%的家长感到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初一12.52%,初二18.50%,初三17.36%),6.33%的家长感到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初一5.32%,初二6.33%,初三6.19%)。
初二学生开始有了想要脱离家长的“自我意识”,这会让他们想要有自己的隐私,想要有自己的自由,从而逐渐与家长疏远,与自己的同龄人更多的去接触。
这会让很多家长觉得不习惯,从而觉得“越来越疏远”。
2.孩子学习成绩差异逐渐拉开
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初一是小学到初中的一个适应阶段,学习的内容会有相应的难度增加,但总体差异不大。
但是从初二开始,知识点难度不断升级,从而让每个孩子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相差甚多。
这个时期,孩子的学习进度也是家长务必要关注的重点。
三、家长要做什么?
1.做一个有品位的家长。
视人视其友,让孩子尽量与品行和学习都和自己差不多的同学交朋友,多向优秀的同学学习。
2.做一个善于沟通的家长。
默契配合,无事不成。
常和班主任或授课老师就孩子的教育进行电话或信息交流,互相沟通,共同设计。
要教育孩子学会解决自己的问题,敢于向老师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想法,不要把矛盾交给家长。
3.做一个积极而不消极的家长。
要相信每个孩子的未来都会是光明的。
寻找孩子的闪光点,进步点,多表扬,多鼓励,多督促。
不说打击孩子积极性的话,不纠缠孩子犯过的错。
4.做一个懂一点辩证法的家长。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搞好学习的第一因素是自己。
5.做一个很细心、不马虎的家长。
看重结果,更注重过程。
接送时要求孩子带回作业本并认真看一看,促进孩子养成习惯,平时学习要抓紧,不能大意。
注意加强孩子假期中的管理,提醒孩子多接触健康向上的人和事,督促孩子每天都要有定量的学习时间,要利用假期多与孩子接触、沟
通。
6.做一个有认识高度的家长。
承认差距,不求同一。
文化课的差距不等于能力的差距,不等于综合素质的差距,更不等于未来事业的差距。
不苛求孩子,关键看孩子是否尽了力。
看孩子的成绩,更要看孩子的综合素质,看孩子的品行与修养。
不扼杀孩子的灵性,不忽视孩子的个性,不泯灭孩子的信心,追求孩子的提高,一点一点的提高。
7.做一个有见识、有修养的家长。
当面教孩子,背后论短长。
孩子犯了错,决不护短;当面要批评孩子,背后和老师商议、探讨,可论理,也可提意见。
不委屈孩子,不错怪老师。
要善于把坏事变成好事。
互相理解,共同配合,达到最后促使孩子不仅改正了错误,而且还有新的提高的目的。
8.做一个能与孩子交朋友的家长。
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各种竞赛,明白“社会上最需要的是勇气,最能体现水平的是能力”这个道理。
学会找机会郑重其事的和孩子谈有关学校的事,有关孩子成长的事,有关孩子品行表现和学习表现的事。
天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是国内较早、天津市河西区教委主管的专注于解决儿童、青少年青春期各种心理、生理问题的专业心理辅导机构。
天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是联合国儿童保护体系试点的专业心理咨询制定部门,同时也是“青春健康国际合作项目”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