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运城市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66分)
1. (4分) (2018高一下·台州开学考) 下图为学生野外考察时拍下的温州某地区花岗岩地貌“龙脊”景观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龙脊”的花岗岩出露于地表所经历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是()
A . 岩浆喷出、岩层抬升、风化作用、侵蚀作用
B . 岩浆喷出、岩层下降、沉积作用、搬运作用
C . 岩浆侵入、岩层抬升、风化作用、侵蚀作用
D . 岩浆侵入、岩层下降、沉积作用、搬运作用
(2)该地山麓自然带为()
A . 亚寒带针叶林带
B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 (4分) (2018高一下·黄陵开学考) 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
A . ③④①②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④①③
D . ③①④②
(2)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 . 区域性
B . 差异性
C . 整体性
D . 开放性
3. (4分) (2018高二下·栖霞期末)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东侧是热带雨林气候②西侧是热带沙漠气候
③东侧是热带季雨林气候④西侧是热带草原气候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图中地区东西两侧植被类型不同,造成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 海陆位置
B . 洋流
C . 大气环流
D . 地形
4. (6分)读图,完成题。

(1)
从③到④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A .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
B . 非地带性现象
C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规律)
D . 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
(2)
从①到②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 热量
B . 海陆分布
C . 海拔
D . 水分
5. (4分)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和自然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 各自然带之间地域分异显著,有明显的界限,如秦岭南北
C . 经度地带性因素不受温度因素影响,纬度地带性因素不受水分因素影响
D . 地带性因素体现规律性,非地带性因素没有规律性
6. (4分) (2018高二上·山东期末) 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B . 从大陆中心向沿海四周更替
C .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D .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2)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 895米)被誉为“赤道雪峰”,形成该独特自然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 纬度因素
B . 海陆因素
C . 人为因素
D . 地形因素
7. (6分) (2017高一下·太和月考) 下图为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关系示意图。

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内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图中不同序号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最能促进全球水循环的植被类型是()
A . ①
B . ④
C . ⑥
D . ⑩
(2)
图中⑨代表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 . 草原
B . 苔原
(3)
图中④与⑧代表的植被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 . 太阳辐射、人类活动
B . 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 . 洋流性质、地势起伏
D . 地表径流、土壤性质
8. (4分) (2016高二上·安吉期末)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积雪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无积雪的主要原因是()
A . 地处西风带,降水多
B . 波浪汹涌,海冰稀少
C . 暖流流经,水域温度高
D . 纬度高,太阳辐射强烈
(2)影响图中6月等积雪持续时间线在乙处向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 . 洋流
D . 地形
9. (4分)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具有地域差异,我国南方的不可回收无机物(煤灰等)远低于北方,而不可回收有机物(菜叶等)远高于北方。

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 气候
B . 地形
C . 土壤
D . 植被
10. (4分) (2016高二上·佛山月考)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变化与水土保持有密切关系(如下表所示)。

表中数据说明植被的大量破坏会使()
①坡面径流减少②坡面径流增加③地表侵蚀加强④地表侵蚀减弱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11. (6分) 2017年12月5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海拔1010—1939.9米,是滦河的发源地。

该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采伐,土地退化严重。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奋斗,三代造林人让贫瘠的沙地变成了绿水青山。

下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小题。

(1)塞罕坝植树造林适宜的树种类型是()
A . 常绿阔叶林
B . 针阔混交林
C . 常绿硬叶林
D . 热带季雨林
(2)塞罕坝造林异常艰难的自然原因是()
①地处高原、山地,海拔高
②地处季风区边缘,降水少
③靠近内蒙古高原,风沙大
④空气干燥,易发森林火灾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3)塞罕坝林区对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①防风固沙②净化空气③涵养水源,调节气候④保持生物的多样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12. (4分) (2018高二上·大连期末) 读“亚欧大陆40°-50°N四地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图”,完成下列各3题。

(1)关于四地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地光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适合热带经济作物发展
B . ②地夏季光热充足,雨热同期,有利于耕作业发展
C . ③地夏季高温少雨,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D . ④地气温年较差和降水季节变化小,农业气象灾害少
(2)上述四地中,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3. (6分)以下4个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A . 贵鄂辽晋
B . 皖晋辽豫
C . 黔皖辽豫
D . 贵皖豫辽
14. (4分) (2018高二上·闵行期末) 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与南美洲秘鲁沿海出现的现象一致的是()
A . 表层水温异常偏低
B . 东南信风较常年增强
C . 秘鲁涌升流减弱
D . 沿岸降水减少出现干旱
15. (2分) (2017高二上·汕头期中) 人们把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叫做雪线。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不同纬度高山雪线的高度差异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A . 地势的高低不同
B . 土壤的肥力不同
C . 热量的纬度差异
D . 植被的覆盖差异
(2)近年来,世界上很多高山的雪线高度有上升的趋势,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 . 全球降水增多
B . 全球气温升高
C . 地壳运动剧烈
D . 海平面的下降
二、综合题 (共3题;共37分)
16. (20分)下图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

读图,回答问题。

(1)
图中山地年降水量()
A . 随海拔升高而递增
B . 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
C . 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
D . 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①
(2)
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A . ①和②
B . ①和③
C . ②和④
D . ③和④
17. (10分)(2017·新课标Ⅱ)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图8)。

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

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

18. (7分)下左图为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变化率,下右图为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单位GDP碳排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美、日、德三国人均GDP变化率均低于人均碳排放变化率
B . 美、日、德三国人均GDP与人均碳排放同步增长
C . 美、日、德三国单位GDP碳排放最大的是美国
D . 1971-2008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量最大的是中国
(2)
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的是()
A . 控制人口数量
B . 加快发展新能源
C . 加强科技创新
D . 缩减生产规模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5题;共66分)
1-1、
1-2、
2-1、
2-2、
3-1、
3-2、
4-1、
4-2、
5-1、
6-1、
6-2、
7-1、
7-2、
7-3、
8-1、
8-2、
9-1、
10-1、
11-1、
11-2、
11-3、
12-1、
12-2、
13-1、
14-1、
15-1、
15-2、
二、综合题 (共3题;共37分)
16-1、
16-2、
17-1、
18-1、
1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