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项目六任务三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1-3课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1-3课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ba601c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9.png)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经历折一折、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算理;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感受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3.通过学习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把一张长方形纸的4/5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学习任务二:把一张长方形纸的4/5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学习任务三:1.算一算。
2.算一算。
3.小明的妈妈每分钟能录入一份文档的7/10,是小明的 3 倍,小明每分钟录入这份文档的几分之几?【作业设计】1.数学书 33 页第 2 题。
芳芳将4/5m 长的丝带剪成同样长的 8 段,每段丝带有多长?2. 数学书 33 页第 3 题。
【参考答案】1.数学书 33 页第 2 题。
芳芳将4/5m 长的丝带剪成同样长的 8 段,每段丝带有多长?答:每段丝带有1/10m。
2. 数学书 33 页第 3 题。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探索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索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借助画图帮助学生理解计算背后的道理,感受数形结合、类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小明2/3小时走了 2km,小红5/12小时走了5/6km。
谁走得快些?分别求出两人的速度:1.小明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如何列算式?画个图试试吧!2.尝试计算:3. 小红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如何列算式?画图并计算吧!学习任务二:计算小面各题。
学习任务三:把3/4L橙汁分装在容量是1/4L的小瓶里,可以装满几瓶?【作业设计】1. 数学书第 31 页做一做第 2 题。
五上语文第三单元大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
![五上语文第三单元大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12df7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8.png)
五上语文第三单元大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通常是关于古代文学作品和文学常识的学习。
以下是一个关于第三单元的大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的示例:大单元主题:古代文学作品与文学常识学习目标: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作者。
掌握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
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寓意。
探讨文学常识,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任务一:文学作品导读任务描述:教师介绍本单元要学习的古代文学作品,并简要介绍作品的作者、背景和主要情节。
任务二:文学作品阅读与分析任务描述:学生分组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一部分,并分析作品中的主要情节、人物和寓意。
每组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并讨论不同组的观点。
任务三:文学作品角色扮演任务描述:学生分组选择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以更深入地理解角色的性格、情感和行为。
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任务四:文学常识学习任务描述:学生学习文学常识,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
任务五:文学作品创作任务描述:学生可以根据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节,创作自己的小故事、诗歌或其他文学作品。
这有助于学生运用他们所学的文学知识,发挥创造力。
任务六:文学作品展示任务描述:学生将他们的文学作品或文学分析分享给全班,以展示他们在本单元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任务七:文学作品评价与反思任务描述: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并反思他们在本单元中的收获和困难。
这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学习效果。
这个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多种任务和活动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并掌握与文学相关的常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扩展。
2024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单元学习任务部编版必修上册
![2024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单元学习任务部编版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8f9825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a.png)
2.建功报国 (1)抒发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 (2)抒发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 (3)抒发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 表 达 对 年 华 消 逝 、 壮 志 难 酬 的 悲 叹 。 如 苏 轼 《 念 奴 娇 ·赤 壁 怀 古》。
3.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 (2)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
2.古诗词中常常寄寓着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思考。阅读 本单元诗作,可以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 景等,深入理解作品。比如,了解杜甫及其所处的时代,有助于理解 《登高》中忧国伤时、悲秋苦病的深沉情思;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及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词作中蕴含的壮志难酬 的忧愤及旷达洒脱的豪情。从本单元选择一首诗词,查找相关资料,探 讨诗作的内涵,说说它对你有怎样的启示,与同学交流。
任务二 体会古代诗歌中的思想情感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穷兵黩武。如杜牧《过华清宫》、杜甫 《兵车行》。 (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
(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 翁》。
(4)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 (5)表达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6)表达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
家国身世之愁
我的感悟: (示例)这些诗词都是有志之人对生命的高歌。在多样愁情中,忧多于悲, 作者并未因志向未就而沉浸在悲伤之中,而是心怀一种深切的忧虑,这 种忧虑源于作者远大的理想,呈现出慷慨苍凉的情感,这是一种个人自 我价值的体现,更是一种济苍生平天下的责任担当。平淡质朴,并非内 心虚无,而是在洞察世事后的一种归隐和平和。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小说学习任务单(艺术手法)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小说学习任务单(艺术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26c7e5e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6.png)
选择性必修上第三单元学习任务单(三)「学习任务一」:体悟叙述视角之妙【学习目标】1.熟悉掌握叙事的相关概念,了解九种叙述视角。
2.研读《大卫·科波菲尔(节选)》《老人与海(节选)》,体会小说的叙述角度带来的独特艺术效果,特别是其中的情感意味。
【具体学习活动和要求】学习活动一∶搭建叙述视角的“脚手架”叙述视角模式示例篇目全知视角可以从任何角度观察事件,透视任何人物的内心。
小说中回顾祥林嫂大半生的故事的部分《祝福》选择性全知视角限制自己的观察范围,仅揭示一位主要人物的内心。
通过尼克的视角来认识了解盖茨比《了不起的盖茨比》戏剧式或摄像式视角故事外的第三人称叙述者客观记录人物的言行。
一位男人和一位女人面对面地坐在一张铬黄塑料餐桌旁。
桌子中间摆着一壶咖啡、一盘烤面包以及一点黄油和果酱。
靠近门的地方放着一只箱子。
固定式人物有限视角故事内一个固定人物的视角来观察。
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
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跟着也来坐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多重式人物有限视角采用几个不同的人物的眼光来反复观察同一事件。
“宝玉挨打”后,贾母、王夫人、宝钗、黛玉等人的反应。
《红楼梦》第33回变换式人物有限视角不同人物观察不同的事件,从一个人物的有限感知转换到另一人物的有限感知。
第一人称叙述中主人公的回顾性视角第一人称叙述者从自己目前的角度观察往事。
我幼年读过书,虽然不多,可是足够读七侠五义与三国志演义什么的。
老舍《我这一辈子》第一人称叙述中的体验性视角采用当初正在体验事件时的眼光来聚焦。
我想喊他等等我,却又怕他笑我胆小害怕;不叫他,我又真怕一个人摸不到那个包扎所。
我开始对这个通讯员生起气来。
” 《百合花》第一人称叙述中见证人的旁观视角第一人称叙述者只是旁观者。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名师备课:第三单元赏山川日月,悟忧乐情怀学习任务单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名师备课:第三单元赏山川日月,悟忧乐情怀学习任务单](https://img.taocdn.com/s3/m/b12a6ca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08.png)
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任务单【单元学习任务】核心任务课型安排学习任务课时安排平行时空下,范仲淹、欧阳修、张岱、李白、刘禹锡、苏轼六位文豪带着新作诗文参与“山水流觞,忧乐同赏”聚会,请选择其中一篇诗文,自选角度撰写评论文章, 600字以上。
单元导读课任务一:秀出自我—说出你的故事任务二:疑惑争鸣—品出先贤情志任务三:家国一统—悟出编者意图 1课时单篇精读课《岳阳楼记》精读《醉翁亭记》精读《湖心亭看雪》精读 9课时整合联读课《诗词三首》整合阅读 3课时读写共生课任务一:论据知识初体验任务二:选择论据晓原则任务三:撰写论据讲方法任务四:优秀论据我来评任务五:论据不足我来改 2课时单元小结课任务一:积累文言词汇任务二:感受文言虚词任务三:梳理归纳找共性任务四:论忧郁探境界 2课时第一课时单元导读【学习目标】1.综合分析本单元所选诗文意旨,充分认识先贤的言行心理,建构自下而上知识认知路径。
2.深层思辨先贤的精神旨归,探究编者编排意图,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学习任务】通过学生角色转换,介绍诗文写作背景、理解单元编排意图;在思辨活动中了解课文内容、作者的思想志趣等,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
【课前预学】1.关于作者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作背景《岳阳楼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心亭看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熟读本单元诗文自主学习,给生字词语注音,能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初步通晓大意。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0cd0cf65ef7ba0d4a733b7d.png)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我校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的一门技能选修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影响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技能,分析解决生产上的实际问题。
二、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规律,学习植物生理过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要机理。
学习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与土壤环境、水分、温度、养分之间的机理和关系,将植物、生理、土壤、肥料、小气候有机地交互融合成一个整体,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能力目标当地常见的代表植物100种,并通过实验和实习,掌握观察、描述、鉴定植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术,植物制片技术、植物绘图方法;了解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解剖构造;掌握光合、水势、呼吸等重要生理指标的测定;掌握土壤评土、培土技能;掌握作物缺素症的诊断及解决方法。
三、参考学时105学时四、课程学分6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教学做一体化,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模式,以及本门课程的特点,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现场实物观看、视频播放等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利用网络技术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并充分利用学校农场基地的优势教学资源,进行现场讨论教学。
尽可能做到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充分调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评价方法通过教学效果反馈调查,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2.通过学生对教师的测评,全面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
通过对互动环节中学生提问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成效和自评情况。
(三)教学条件目前有先进的校内教学实训室、实训基地,能很好地落实“教学做一体化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1.实训室2.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建有全自动智能温室1000平方米,连栋大棚1500平方米,配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生产设施。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任务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任务单](https://img.taocdn.com/s3/m/fe337d979b6648d7c0c746d3.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任务单课题:认识立体图形(第1课时)学习目标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在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思想。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课前学习准备课前请准备以下这些物品,或者和它们形状差不多的物品。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请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学习任务二】找到下面形状的物品,看一看、玩一玩,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习任务三】找到下面形状的物品,看一看、玩一玩,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习任务四】找到下面形状的物品,看一看、玩一玩,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推荐的学习资源课题:认识立体图形(第2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若干个相同几何体的拼摆,初步体会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
2. 在拼、搭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的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课前学习准备课前请同学们准备好完全相同的正方体4个,长方体4个,圆柱2个,球2个。
找不到可以用其他物品来代替。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请大家用两个相同的图形拼一拼,看看能拼成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学习任务二】小动物们在玩积木,他们都说自己是用4个小正方体拼成的。
到底谁说的对呢?请你在()画“√”。
【学习任务三】请你们用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一拼,看看还能拼出其他不同的形状吗?【学习任务四】请大家用4个相同的小长方体拼一拼,看看能拼出几种不同的大长方体?4个小长方体都要用上哟。
推荐的学习资源课前学习准备课前请你准备好一些像这样的积木,如果没有的话也可以用形状相同的物品代替。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看一看游戏规则,你都知道了什么?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要注意什么呢?【学习任务二】(一)球怎样能放稳?怎样能放得又稳又高呢?(二)搭完以后,想一想,用剩下的6块积木怎样能搭得又稳又高呢?【学习任务三】搭好以后互相比一比,看看谁搭得高?推荐的学习资源。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平安出行》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平安出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764a16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3.png)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记心上》《平安出行》项目活动预案一、项目概述【教材分析】《安全记心上》是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的第2课,主要通过“平安出行”、“不让溺水悲剧发生”、“119 的警示”、“安全通行证”四个板块的教学活动,从正面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初步学会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提高安全意识。
本课时着重第一板块“平安出行”,强调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
【课标要求】法治观念:爱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了解和识别可能危害自身安全的行为,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和远离伤害。
【学情分析】安全问题是社会生活的重中之重,帮助学生树立生命安全观,进一步树立规则意识,遵守公共生活规则是本课的重点。
三年级的学生自主活动能力增强,安全意识却比较淡薄,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注意出行交通安全,游泳安全,普遍存在侥幸心理,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所以,本课首先是要唤醒他们积极的自我保护意识,然后才能进行后续教学。
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上,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学生真实的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引导他们掌握必要的安全自救和防护的技能,至关重要。
二、项目目标1.掌握过马路等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和技能,懂得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规,愿意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2.学习安全宣传标语,发动身边人一起遵守交通规则。
3.通过整个项目化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合理地运用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与创新能力。
4.通过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动手实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过马路等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和技能。
三、项目驱动【驱动问题】生活中,我们如何做到平安出行?如何安全过马路?如何安全乘车?应该遵守哪些交通法规?【驱动任务】任务一:围绕“平安出行”,提出探究内容,分小组通过分工合作、实地调查、查阅、收集、整理资料等方式进行探究。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02483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6e.png)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三篇课文和《练3》。
《三个小伙伴》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树的故事,它们互相配合,各显神通,最终圆满地完成了栽树任务。
课文形象活泼,插图生动传神。
《特别好吃的饺子》是一篇极富儿童情趣的生活小故事。
课文讲了“我”邀请两个外国朋友来家做客,并学包饺子的有趣情景,描绘出了中外不同肤色的儿童共享童年之乐、劳动之乐的和谐画面。
《春晓》描绘了一夜风雨后,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案,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草》这首诗通过对草原上的描绘,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练》共安排了四个项目,内容包括:1、学和用;2、写字有方;3、读读背背;4、口语交际:我的好朋友。
向大家介绍你的好朋友,并借以口语表达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位的23个生字,学会11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4、经由过程朗读课文体会“大家都觉得特别好吃”的含义,感受劳动的XXX和同学间的交情。
5、联系生活经验,了解几种常见车型的功能和作用,进而把句子补充完整并说出来。
三、单元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正确、雅观地写字。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外貌描写的特点。
四、单元教学难点:1、学会本单位的23个生字,学会11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向大家介绍你的好朋友,并借以口语表达能力。
五、单元课时安排:《三个小伙伴》两课时《特别好吃的饺子》两课时《古诗二首》两课时《练3》三课5三个小伙伴教材分析:《三个小伙伴》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XXX、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树的故事,它们互相配合,各显神通,最终圆满地完成了栽树任务。
课文形象活泼,插图生动传神。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a93c09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2.png)
成长之光师恩难忘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材简析】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围绕着“学习生活”选编课文,展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别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也呈现了不同的教师形象。
学习本单元,要求掌握默读方法,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
还要学会在阅读中借助标题、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本单元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述了少年鲁迅在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先生学习的经历,塑造了一个严慈相济的师者形象;《再塑生命的人》记叙了小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的耐心教导下走向“光明”的故事;《<论语>十二章》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闪烁着至圣先师的学习智慧。
三篇课文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写法各异,但均与学习生活相关,分别体现了不同的师生关系,呈现了教师在个人成长道路上的作用。
单元设计的核心任务是“学习本单元,从古今中外的作品中感受师生情,写下你和你的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编辑作品集《成长之光》。
”这一核心任务聚焦学生写作,与本单元阅读教学紧密相关。
具体设计思路是:基础积累,文言梳理,制作名家简历;聚焦课文人物描写,赏析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比较阅读,感受师恩情谊,感悟恩师对作者的影响;筛选写作素材,创建写作锦囊,撰写“我和我的老师”的故事。
【单元知识建构】【课标导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能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第三单元 项目六 配置并测试数字家庭系统网络——组建小型信息系统网络(二) -2020-2021高中
![第三单元 项目六 配置并测试数字家庭系统网络——组建小型信息系统网络(二) -2020-2021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bf0d123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6.png)
项目六配置并测试数字家庭系统网络
——组建小型信息系统网络(二)
■学习目标
(1)能够配置数字家庭系统中的网络设备。
(2)掌握IP地址等基本的网络知识。
(3)能够给网络中的设备分配IP地址。
(4)了解带宽、网速等对信息系统的影响。
■教学准备
(1)软硬件环境:多媒体教学设备,创新实验室。
(2)教学素材:教学PPT、自学资源,如微课视频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IP地址等网络配置参数和TCP/IP协议等基本概念;给网络设备规划、分配IP地址;网络接入方式及带宽等因素对网络的影响。
(2)难点:IP地址等网络配置参数和TCP/IP协议等基本概念;给网络设备规划分配IP 地址。
■教学过程安排建议。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学习任务单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学习任务单](https://img.taocdn.com/s3/m/030cf03dda38376bae1fae58.png)
【学习任务二】
1.朗读《渡荆门送别》,读准字音,读出韵脚,读出节奏。
2.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景物描写中,渗透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学习任务三】
1.朗读《钱塘湖春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脚。
2.《钱塘湖春行》写的是初春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请做简单批注。
推荐的学习资源
电视剧《长征》
课题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8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记录饥荒与军阀统治的文字,理解中国共产党建立并领导中国红军从事革命事业的原因。
2.阅读“在保安”“长征”等重要章节,概括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克服的过程及取得的成果。
【学习任务二】认识“红星”,感受领袖魅力
1.“红星”的本体是什么?请观察本书开头作者列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思考“红星”的具体所指。
2.阅读书中记录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的相关文字,向同学们介绍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三个人物。
3.共产党领袖在你心目中是怎样的形象?请用下面的句式说说自己的看法。
读了《红星照耀中国》,我看到了那些共产党领袖的非凡魅力,他们;他们;他们……
【学习任务三】深入“红星”,了解中国红军
请阅读书中记录中国工农红军的章节,并结合书中的相关内容,说说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学习任务四】理解“红星”精神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九三八年中译本作者序言中曾经说过下面一段话,请仔细阅读这段话,并说说震撼斯诺的那种精神力量具体包含哪些内容。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任务单(教师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任务单(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920f2676eeaeaad0f33061.png)
六上第三单元复习任务单(教师版)第一课时任务一(约10分钟)一、读重点词语。
疙瘩疲倦冰棍橡皮跺脚颓然沮丧抽屉发达理论类似猜测起源适当氧气提供能源昼夜神秘观测拍摄斑点枯萎干燥沙漠磁场抵御因素考察培养威风凛凛呆头呆脑别出心裁技高一筹暴露无遗念念有词忘乎所以心满意足大步流星自由读——齐读。
二、读注音词语。
风靡全班叉开腿卡住金箍棒窦尔敦偃月刀俨然叱咤风云一绺线盔甲咚锵攒着一哄而散虎视眈眈赫赫伟绩鏖战悻悻然蟠桃分析辐射沧海一粟轨道土壤陨石矗立金銮殿圆雕鳌头鸣钟击磬额枋雍正后妃庄严肃穆顺贞门昭德门迥然不同南庑雕镂惟妙惟肖真伪池馆水榭自由读——齐读。
三、读词语解释。
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自由读——齐读。
四、读佳句。
◎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
(比喻)◎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存在生命的星球。
(严谨、准确说明观点)男生读——女生读——齐读任务二(约10分钟)一、仔细拼读,正确填写。
ɡē dɑpéi yǎnɡshìdànɡbān diǎn jìɡāo yìchóu(疙瘩)(培养)(适当)(斑点)(技高一筹)tuírán cāi cèshén mìxiànɡpíniàn niàn yǒu cí(颓然)(猜测)(神秘)(橡皮)(念念有词)二、细心读题,正确选择。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 )。
A.弄巧成拙.(zhuó)纳.鞋底(nà)四季更.替(ɡènɡ)B.跺.脚拍手(duǒ)一模.一样(mú)倾.盆大雨(qīnɡ)C.陨.石坠落(yǐn)鸣钟击磬.(qìnɡ)庄严肃穆.(mù)D.叱咤.风云(zhà)气氛.温馨(fēn)一把偃.月刀(yǎn)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状 阴影
矩形
有
上箭头
/
折角形
/
文本框 有
文本框
/
文本框
/
文本框 有
椭圆形
/
圆角矩形 /
圆角矩形 /
竖卷形
/
任务三 制作各版块
任务实现
步骤三 打开配套光盘中的“小知识”文件。将其内容复制到各版块中。 步骤四 根据样稿外观设置对象对文字字符、段落格式。 步骤五 在版块五中,为诗歌标注拼音。设置如下图所示效果。
步骤九 将该小报的所有对象选定,再将他们组合起来。 步骤十 保存该文档。
Page 11
任务三 制作各版块
实战演练
练习一 制作公式,如图所示。
Page 12
任务三 制作各版块
实战演练
练习二 制作教材封面效果, 如图所示。
Page 13
Page 8
版块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高度 (cm) 9.63 9.53 6.5 12.66 11.99 4.68 8.26 10.18 14.03 15.13 27.79
宽度 (cm) 18.37 6.05 8.47 9.47 9.15 8.57 8.57 11.56 12.07 6.03 4.76
Page 9
任务三 制作各版块
任务实现
步骤六 在版块五中,利用公式编辑器输入公式,如图所示。 步骤七 在版块十中,为形状框中的文字设置文字方向 。
公式编辑框
公式编辑效果
Page 10
任务三 制作各版块
任务实现
步骤八 将制作的艺术字和插入的图片调整大小,放到各自的版块相应位 置上。用敲空格的方式将被图片遮挡了的文字显露出来 。
任务三 制作各版块
任务目标:
通过对各版块的制作,掌握绘图工具栏中各自选 图形、形状框、文本框、线条、颜色、边框和底纹、 阴影、三维等工具按钮的使用,以及拼音、公式等的 输入。
Page 2
任务三 制作各版块
相关知识:
❖ 图形添加文字 ❖ 格式设置 ❖ 图文混排
Page 3
任务三 制作各版块
图形添加文字
要在自选图形(基本形状、空心箭头、流程图、星与旗帜、 标注)对象中输入文字,其方法是:在形状对象上点右键,选 择“添加 制作各版块
格式设置
自选图形中所有对象格式的设置,和文本框格式的设置方法和功能基 本一样。 形状与文本框的最大区别是形状能旋转,而文本框不能旋转。 当形状对象内有文字时,其文字不能随之做相应需要的角度旋转。
Page 5
任务三 制作各版块
图文混排
图片与文字之间的排列方式,主要是用图片的版式进行设置, 来实现需要的图文效果。
Page 6
任务三 制作各版块
班级小报各版块分布
Page 7
任务三 制作各版块
任务实现
步骤一 将小报所需要的版块形状或文 本框插入到该文档中。
步骤二 绘制并设置各版块的格式(边 框和底纹根据个人喜好,在边框和底 纹对话框中进行设置),各版块形状 或文本框大小、对象类型、是否有阴 影,如右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