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氢处理与后热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氢处理与后热处理
消氢处理与后热处理目的不一样。

消氢是加热后让焊接时填充金属中的氢在高温下逸出,后热是改善强度,消除产生裂纹的可能。

消氢加热温度低于后热处理温度,同时保温时间短于后热保温时间。

消氢大约300-350度,后热大约200-300度
NB/T47015-2011对后热的说明如下:
4.5.1 对冷裂纹敏感性校对的低合金钢和拘束度较大的焊件应采取后热措施。

4.5.2 后热应在焊后立即进行。

4.5.3 后热温度一般为200℃~350℃,一般不少于30min。

4.5.4 若焊后立即进行热处理则可不进行后热。

百度搜到的相关内容:
在焊接过程中,来自焊条、焊剂和空气中的氢气在高温下被分解为原子状态,溶于液态金属中。

焊缝冷却时,氢气在钢中的溶解度急剧下降,由于焊缝冷却较快,氢来不及逸出而留在焊缝金属中。

经一段时间后会在焊缝和熔接线处聚集,当聚集到一定程度后在焊接应力下导致焊缝热影响区产生裂纹,由于氢导致的裂纹往往是在焊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发生故称为延迟裂纹。

焊缝与金属材料中吸收的氢,可以通过后热处理扩散出来。

所谓后热其目的就是加快焊接接头中的氢的逸出,简单说就是消氢,是防止冷裂纹的有效措施。

后热温度根据不同钢种有所不同,一般为200~350℃,应在焊后立即进行,后热温度太低,消氢效果不好,温度过高若超出马氏体转变终了温度则容易在焊接接头中保留残存的马氏体组织。

应当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金属材料焊接时都会产生延迟裂纹,只有强度级别高的低合金钢才可能产生,如鉻鉬钢等。

后热处理和焊后热处理有区别
后热处理--焊后对焊缝和热影响区加热缓慢冷却热处理防止快速冷却出现裂纹和过大的拘束应力的方法
焊后热处理--焊接完成后为改善接头机械性能的各种热处理的总称,包括后热处理,消氢处理低温回火处理等,一般指焊接完成后对焊缝进行AC3以下的消除应力热处理。

消氢处理DHT dehydrogenation heat treatment
中间消应力热处理 ISR intermediate stress relief
最终焊后热处理 PWHT postweld heat treatment
这三个API上就是这么定义的。

后热处理,翻译为 post treatment ,好多文献上这么写的。

按ASME第ⅨQW-490的定义:
postheat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n assembly after welding, brazing, soldering, thermal spraying, or thermal cutting.
postweld heat treatment: any heat treatment subsequent to welding.
我理解 heat 和 heat treatment 有不同的含义,比如heat treatment应该有热处理记录曲线,而heat没有记录曲线。

“后热”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而“消氢”比较具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