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梁恕俭老师商榷教学模式改革之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老师:
你好!我是在一线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教师了。
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都经历过许多。
随着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逐渐形成了日臻成功的教学模式。
这些教学模式既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又强化了学生的素质教育,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了人力资源。
我感觉现在的教育宗旨和教学改革是正确的,新时代要以知识传授为载体,提高
学生知识、能力和品德各方面的教育最终培育社会有用之才。
特别是要充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进而养成他们自主、合作、沟通、竞争、创造、自由、批判、挑战等等个人一生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品质。
教育本质决定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反映教育本质。
教学模式改革应该是探索最能
够反映教育本质、并且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最佳方案。
我感觉教学需要模式,但是又不能被模式所束缚,更不能生搬硬套、削脚适履。
作为教师,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课时教学任务,要在短短的45分钟内解决完;作为学生,面对的是数十种课程学习,他们有多少时间来关注每一科的仔细研究和挖掘,特别是有一些重难点的知识不是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就能够解决的,甚至是需要教师反复指导的;另外,学生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是一样的。
您文中提到的“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客观的想一想,这八个环节在一节
45分钟的课堂内如果一一展开,每一个环节怎样去处理?处理的效果会是什么样?我们仅仅强调教学模式的完美,但是背离了教育本质和学生实际,我们能说教育改革是成功的吗?
我们不反对教学改革,但是我们反对改革中的“假大空”。
“假”是平时教学是一套,观摩学习时是另一套,教师反复的“研磨”,学生反复的“调研”,师生反复的“演练”,甚至是课堂里有几次掌声都设计好了,就像有些省市
县的“优质课”有多少能够推而广之?
“大”是教学环节在理论上应该是“大而全”的,应该涉及到教学中的各种课型和教学
内容。
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每一节课是都要“按部
就班”,似乎就有华而不实的感觉了。
我们应该是根据课时内容和教学实际,有选
择的应用某一些环节:通俗易懂的可以学生自学加强化练习,重难点知识就要讲透讲全。
“空”是表面花里胡哨、不切实际、哗众取宠,引用或者创造一些新名词新说法,穿新鞋走老路,而脱离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效果。
“课堂流程各有不同,思维主线却惊人—致:动态学习——情境交流——自由表达——智慧引领。
课堂追求也殊途同归: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当然课堂文化追求亦
不约而同:呵护生命,关照成长,缔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由此可见,自由、多元、灵动的课堂流程是实现生命化课堂文化的最佳平台”。
最后你总结的课堂模式,我是非常赞成的。
在实践教学中只要落实了以上要求,就应该是好的一堂课。
教育是一片净土,请求功求名求利者远离!
梁恕俭回复:你讲得很有道理,无论做任何事情,最怕的就是“教条化”,“假大空”更是害人。
教育需要求真务实,课堂贵在灵活适应,没有任何一种“模式”放之四海而皆准。
不过,您对“五步三查”的理解有偏差,谁也没说这8个步骤不可省略或
必须在一节课内完成——它只是一种指导思想,一种战略部署,在具体的操作上,如若生搬硬套,那才是值得商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