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单片机课程教学设计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程设置
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专项能力课程之一。

先修课程有:模电、数电及检测技术等专业基础能力课,学完本课程可继续学习计算机控制、机器人控制等技术课程、进行毕业设计,参加顶岗实习。

所以本课程教学目标是:正确理解单片机系统组成、硬软件设计;能够进行单片机控制系统开发、现场维护,诊断故障;培养独立、负责任、在团队条件下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取
设计教学内容之前,需要先深入企业调研,明确就业岗位群以及培养目标;然后分析职业岗位的需求,形成了工作任务分析表,确定课程目标;接着以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为核心设置项目内容。

[1]具体设置项目内容时,一方面以工程应用为背景,以典型电路为载体设置项目任务。

另一方面遵循认知规律及高职人才培养规律,项目从简单到复杂,逐渐提高能力要求。

教材选用江苏省精品教材,训练项目共九个[2]。

三、课程实施
本课程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构建优良工程实践环境,教学流程主要依据典型的单片机应用产品开发工作过程进行制定。

[3]典型的单片机应用产品开发工作过程主要有:项目任务书撰写、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硬件设计制作、程序设计、系统调试、功能改进、交付使用、项目总结等。

由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先明白做什么(下达任务书、分析需求);再考虑怎么做(方案设计);然后学中做,做中学(硬件设计制作与程序编制调试,深化知识,边学边做,不断完善功能);接着提交作品,总结;最后完成项目。

下面以“项目四模块2[2]采用定时器计数方式的转速测量电路设计与仿真”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1.做什么。

教师先通过播放流水线计数视频,展示手机定时功能来展示定时/计数功能。

然后教师发放任务书,阐明任务1的工作目标,介绍本设计需实现的功能。

通过ppt展示转速测量电路功能,详细讲授定时/计数器用途。

2.怎么做。

教师以独立工作法、扩展小组法方式组织各组学生制订、讨论、修改、完善转速测量电路设计方案,即学生先独立设计方案,接着再2人一组讨论,最后4人一组完善方案。

3.学中做,做中学。

用案例教学法与示范训练法,教师提供电气原理框图,在PROTEUS软件上示范操作任务1转速计数器。

学生通过自我负责的搭档合作,学习定时计数器结构、工作方式,专用寄存器TMOD、TCON、IE、IP的设置。

教师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重点与难点使用课件FLASH动画进行讲解。

学生通过组内交流,讨论设计电路,然后绘制硬件电路图,合作编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单片机课程教学设计探讨
许文稼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摘要:单片机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技能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学好该课程不仅需要动脑,还需要动手实践。

依据典型的单片机应用产品开发过程实施课程教学,构建优良工程实践环境,有助于学生掌握单片机设计的基础知识与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工作过程;单片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199-02
新课改理念下,我们的教学评价不再是着眼于学生识记了多少知识,掌握了多少概念,而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还必须学会处理、储存、输出知识,也就是教会学生一种学习的能力,判断一节课的好坏,不是教师教的怎么样,而是学生学的怎么样,注重开放的、生成式的教学,德育课的问题可以没有标准答案,可以是发散性的,只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收获。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点石成金”的例子,一个贫穷的孩子遇到一位神奇的老人。

老人用手指头对路边的一粒小石头点了一下,它立即化成一块金子,老人把金子送给孩子,孩子却摇摇头,老人又把一块大石头点化成金块送给他。

孩子还是摇摇头不要。

老人再顺手把对面一座山点化成金山送给他,孩子仍然摇头。

老人生气了,责问他:“金山还不要,你要什么?”孩子平静的告诉老人:“我要你的手指头。

”我们的学生更愿意在课堂上得到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知识。

新课改理念之下,教师已经从中心主导地位转变到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习者的伙伴,所以评价的标准也相应转变成了教师是否能激发学习者的动机、主动精神和保持学习兴趣,以及是否能引导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等。

德育课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仅仅是课后的评价,应该把教学评价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德育课是教人求真、扬善、立美的课程,教学的评价应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如何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提高师生的生命质量,让课堂充满情趣,充满智慧,充满生命的活力和诗意,以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执著追求的。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言语生命的欲求,激发潜伏在学生生命中的最本真、最活跃、最积极的言语需要,使之得到良好的养护和培植。

参考文献:
[1]郭成.课堂教学设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陈波.教学设计能力的重要性及提高对策[J].中等职业教育,2010,(17).
[4]靳君.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培养初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8).
【教学设计】
. All Rights Reserved.
教师在这过程中进行个别辅导,引导学生解决软硬件调试中遇到的问题;深入讲解定时计数器工作方式特点;使用课件演示讲解16位定时/计数器T2;采用卡片复习法,即让学生抽取写有关键词的卡片,向其他人简短清晰的阐述有关该词的信息,然后全班一起评价并补充答案,帮助学生加深了解本项目中应掌握的基础知识。

4.完善。

通过小组拼图法,各小组派两位同学到其他两个小组参与讨论学习设计方案、电路设计图与程序,然后回到自己小组继续完善方案、电路设计与程序,将程序下载至开发板调试。

5.总结。

学生进行作品演示,总结完成此次工作任务的经验,并进行小组自评、组间互评。

接着教师对完成的任务进行评分。

此外,因为我们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所以要求学生评估教学效果,提出修改教学方法的意见与建议,老师根据反馈意见修改教学方法。

6.项目完成。

学生按照6S标准做好安全与卫生工作。

教师检查器件整理、卫生清理工作的完成情况并评分。

四、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由过程性考核、阶段性考核和综合性考核组成,分别占课程考核的20%、30%和40%。

过程性考核有常规考核和任务完成质量考核两部分组成。

常规考核是考核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安全意识、卫生状态。

任务完成质量考核需要针对不同任务制定详细的表。

阶段性考核是在每个项目结束后,考核学生对本项目中涉及新技能的掌握能力。

综合性考核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在本课程结束时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能力。

五、总结
课程教学实施一段时间后,获得了学生、行业企业专家好评,2010年本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生与教师也在学与教的过程中积极参加各项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得江苏省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

2011年全国高校电子信息实践创新作品评选中获得一等奖2个。

不过本课程还需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完善以能力考核为主的评价体系,不断深入开展与企业的项目合作,与时俱进,保证教学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耿永刚,陶国正,等.单片机与接口应用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石铁峰.基于CDIO理念的三级项目设计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35).
作者简介:许文稼(1983-),女,江苏常州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及自动化类专业教学工作。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由Breen和Krahake 等人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核心是:在教学中以任务驱动教学,以学习任务为中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主进入学习过程自主深入社会,独立或协作运用相关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该方法打破了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本文就基于任务驱动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进行探讨。

一、任务驱动法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教学中的设计思路
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教学设计中要落实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重构课程内容体系和知识序列,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以情境教学为支撑,以双师教学为主导,紧密结合植物造景师职业资格考核要求,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典型的植物景观设计项目,再以“单项设计任务”为情境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法教学中也要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使学生在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方面全面发展。

二、任务驱动法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组织和实施
1.教学内容设计。

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一项或几项具体任务来体现,因此,设计好“任务”成为教师的首要工作。

要根据企业的工作内容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组织到教学中,并按照企业工作流程组织“单项设计任务”的实施。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工作任务和教学情境设计见表1。

基于任务驱动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设计
朱红霞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上海200438)
摘要:本文提出了任务驱动法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思路与组织实施,分析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施中应注意问题,以促进其更适应市场的需求。

关键词:任务驱动;园林植物景观;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200-02
表1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工作任务与教学情境设计
【教学设计】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