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过关检测岳麓版选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过关检测岳麓版选修4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所示历史人物原籍属于今( )
A.湖南省
B.湖北省
C.浙江省
D.江西省
(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是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

2.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而达尔文写《物种起源》、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马克思写《资本论》也耗尽了他们几乎一生的心血。

这一切说明( )
A.善于抓住时机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关键
B.善于写书立传能使人取得卓越的成就
C.自强不息是人通向成功的阶梯
D.只要克服重重困难,就能使人达到预期的目的
,正是他们拥有坚定的信心,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完成著作的。

3.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方法是( )
①替人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②到南洋与其他医生交流③博览群书④搜集药物、标本和药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排除含②的选项。

4.下列中国古代著作中提出了生物进化思想的是( )
A.《本草纲目》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
不但是医药大典,而且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它“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排序分类,体现了进化演变的思想。

故选A项。

5.徐光启是中国明末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

下列关于徐光启思想和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支持“反清复明”活动
B.积极引进西学
C.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
D.领导东林党的政治活动
,其贡献主要体现在农学方面,被称为“会通中西的近代实验农业开拓者”,答案:是B项。

6.有人将明清时期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曙光和传统科技的晚霞”,下列最能体现近代科学曙光的是
( )
A.《农政全书》
B.《四库全书》
C.《天工开物》
D.《红楼梦》
,属于实验科学,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农政全书》,故选A项。

7.下列各项联系中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
A.抽象的理论概括——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B.李四光的地质力学——大庆油田的发现
C.勤奋的探索和科学的方法——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
D.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原子弹的研制
,而非理论概括,故选择A项。

8.他的著作一直被称为“最难看懂的书之一”,但对看得懂的人来说,它是一盏明灯。

它不仅从数学的角度解释了天体的轨道,而且指出了天体运行的引力。

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 )
A.莱布尼茨
B.笛卡儿
C.牛顿
D.爱因斯坦
,从“数学的角度解释了天体的轨道”“天体运行的引力”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9.“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代数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质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

”恩格斯这段评论针对的是( )
A.牛顿
B.爱迪生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在这三个方面都有突出贡献的是牛顿。

10.19世纪,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之所以被看做是绝对权威的理论,主要是由于( )
A.经典物理学日臻完善
B.牛顿力学采用了数学的方法
C.人们认识的局限性
D.经典物理学可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
,在当时人们的研究领域还未深入到高速运动状态的宏观宇宙和物质内部的微观世界,故把经典力学当做绝对权威,答案为C项。

11.右图为各国发行的部分纪念牛顿的邮票,在邮票画面上出现的内容有哪些( )
①微积分②代数二项式定理③牛顿经典力学④研究《圣经》,寻找上帝存在的依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寻找上帝存在的依据”反映了牛顿晚年的困惑,不属于应该纪念的理由,故排除含④的选项,答案为D项。

12.右图人物为爱因斯坦与普朗克,二人对物理学的贡献有( )
①推动经典物理向现代物理转变
②提出相对论与量子理论③改变了人类思考问题的方向与角度④引导人们研究的领域向宏观与微观两个方向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③不属于物理学方面,故排除含③的选项,答案为D项。

13.香港电视连续剧《寻秦记》中的男主角从21世纪穿越时空隧道到了秦朝统一前。

这种题材的影视作品盛行一时,为这类作品提供科学依据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居里夫人
,而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提出的。

14.电视连续剧《天仙配》中有这样的情节:唐朝张百忍因孝道而升天成为玉皇大帝,而后他的年龄基本上是恒定的,七仙女亦然,永葆青春。

假设此情景成立,其科学依据最有可能的是( )
A.相对论
B.量子论
C.转基因理论
D.进化论
,时间、空间、质量等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地变化中。

本题中只是假设,其年龄、青春都是变化的。

15.牛顿和爱因斯坦在科学上获得巨大成就的相同原因是( )
①都经过长期思考、勤奋学习得来②都有政府的大力协助③都吸收前人研究的成果④都不畏艰难、勇于创新获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②符合爱因斯坦,与牛顿不符,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项。

16.下列科学家在物理学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
①哥白尼②牛顿③法拉第④爱因斯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由此排除含①的选项。

17.詹天佑在美国专门学了四年的铁路工程,回国后却被差遣到福州水师学堂学习驾驶海船,原因是( )
A.詹天佑在美国没有获得学位
B.清政府的腐败
C.清政府正在备战中法战争
D.詹天佑参加的保路运动成为武昌起义爆发的导火线
,故A项错误;中法战争开始于1883年,清政府被迫应战,没有做任何战争准备,C项错误;保路运动发生于1911年,而詹天佑回国是在1881年,故D项排除,故答案为B项。

18.李四光在英国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后,毅然回国的主要原因是( )
A.其老师建议他到印度工作
B.英国政府不同意中国留学生在英国工作
C.中国在地质科学方面急需人才
D.他认为中国人应该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祖国
项与题干无关,B项叙述与史实不符,C项是客观原因,不是主要原因,D项符合题意,故选择D项。

19.孙中山勉励学生时代的李四光“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

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李四光践行了这句话的是
( )
A.以最优等成绩被清政府赐以“工科进士”
B.编撰世界医药学宝典之一的《本草纲目》
C.成功建造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D.1950年春毅然归国服务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蔚为国用”即用所学知识为国家做贡献,A项没有体现此内容,B、C两项分别为李时珍、詹天佑的成就。

故选D项。

20.下列能够证明“科学改变世界”这一历史结论的是( )
①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结构、上层建筑、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②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③提高了科学文化和社会管理水平④促进了人类的精神文明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①②③④都体现了科学对世界的改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20分,第22题20分,共40分)
21.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简释牛顿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开创者”的原因。

(4分)
(2)图2反映的事件有何意义?怎样评价当事人?(8分)
(3)如何评价图3中科学家的科技成就及其地位?(8分)
,问题都比较简单,主要依据牛顿、詹天佑、李四光三位科学家取得的科学成就及对国家、社会产生的影响等内容组织答案:即可。

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的创立,对以后的天体研究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人们把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当做近代科学体系形成的标志,故称牛顿为“近代科学的开创者”。

(2)意义:京张铁路的建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以詹天佑为首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完全用自己的技术和力量,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它为中国科技界在国际上争得了一席之地,为中国铁路事业的自主发展开
创了新的方向。

评价:詹天佑一生致力于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并为维护国家铁路权益与列强斗争。

他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深为中国人民所敬仰,被称为“中国铁路工程之父”。

(3)成就:李四光在冰川学、古生物学、地质力学等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创立了新的理论——地质力学;新中国成立后他回国参与新中国建设,受中央委托组建地质机构,规划地质科学研究与勘探工作,并为祖国培养地质人才,还用自己的理论指导了中国几个大油田的勘探与开发。

地位:他是杰出的科学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的“地质之光”。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郭守敬于1231年生于顺德府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县)。

祖父郭荣是金元之际一位颇有名望的学者。

郭守敬幼承祖父郭荣家学,精通五经,熟知天文、算学,擅长水利技术。

曾师从刘秉忠。

刘秉忠精通经学和天文学,郭守敬在他那儿得到了很大的教益。

至元十六年(1279年),在郭守敬的领导下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后世称之为“四海测验”。

在全国各地设立了27个观测站,东起朝鲜半岛,西至川滇和河西走廊,北到西伯利亚,其测量内容之多,地域之广,精度之高,参加人员之众,在我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天文史上都是空前的,比西方进行同样的大地测量早了620年。

至元十七年(1280年),《授时历》告成,为中国历史上一部精良的历法。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郭守敬领导并开凿了由通州到大都积水潭大运河最北的一段——通惠河的修建工程。

在运河中设闸坝、斗门,解决了河水的水量和水位。

——摘自陈美东《郭守敬评传》
(1)根据材料,指出郭守敬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

(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四海测验”的意义。

(10分)
(1)问概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据材料易得出;第(2)问说明“四海测验”的意义,首先要从材料中获取“四海测验”的基本内容,即全国性的天文测量,然后从天文学到科技,再到政治和历史影响,逐层分析即可。

成就:领导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主持编订《授时历》;领导修建通惠河等水利工程。

(2)意义:继承和发展天文学研究成果;在我国以及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利于编订精确的历法;有助于后人了解元朝的管辖范围。

(答出三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