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一地理上册2024-2025学年同步考试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高一地理上册2024-2025学年同步考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3分)
1.企鹅生活在南极洲,并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哪个特
征?
A. 有序性
B. 平衡性
C. 整体性
D. 差异性
答案:C
解析:企鹅生活在南极洲,其生存与南极洲的气候、冰层、生物群落等多个要素密切相关,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体性特征。
2.稀土是促进芯片、集成电路等领域发展的关键金属原料。
稀土资源属于哪种资
源类型?
A. 矿产资源
B. 土地资源
C. 可再生资源
D. 非可再生资源
答案:A、D
解析:稀土资源是从地壳中开采出来的,属于矿产资源;同时,稀土资源在地球上的储量有限,使用后无法在短时间内自然再生,因此也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3.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下列关于地表吸收、反射太阳辐射量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大
B. 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最大
C. 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最小
D. 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与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相等
答案:A
解析:在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后,大部分被地表吸收,少部分被地表和云层反射回太空。
因此,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通常是最大的。
4.关于泰宁砂岩的辨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泰宁砂岩多水平层理,其沉积时期水动力条件微弱
B. 泰宁砂岩多呈现红色,其形成主要受变质作用影响
C. 太姥山花岗岩颜色较浅,是由于组成岩石的矿物为方解石
D. 太姥山花岗岩峰林耸立,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答案:A
解析:泰宁砂岩的多水平层理表明其沉积时期水动力条件相对微弱,使得沉积物能够逐层沉积形成层理。
而泰宁砂岩的红色多是由于其含有的铁氧化物在氧化环境中形成的,与变质作用关系不大。
太姥山花岗岩的颜色较浅与其矿物成分有关,但通常不是由方解石组成;花岗岩峰林耸立则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5.下列哪种景观与太姥山球状花岗岩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最为相似?
A. 风化作用形成的沙丘
B. 流水侵蚀形成的峡谷
C. 冰川侵蚀形成的冰斗
D. 风化、侵蚀共同作用形成的球状风化体
答案:D
解析:太姥山球状花岗岩的形成主要是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长期作用的结果。
选项A中的沙丘主要是风力作用形成的;选项B中的峡谷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选项C中的冰斗是冰川侵蚀形成的。
而选项D中的球状风化体则是与太姥山球状花岗岩形成过程最为相似的景观。
二、多选题(每题4分)
1.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B.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都相同
C.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D. 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答案:AC
解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A正确;地球自转的周期是恒星日(约23小时56分4秒),公转的周期是恒星年(约365日6时9分10秒),B错误;昼夜更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C正确,D错误。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
B. 是地球上产生潮汐现象的主要原因
C. 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
D. 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唯一能源
答案:AC
解析: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A、C正确;潮汐现象主要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产生的,B错误;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但不是唯一能源,如核能、地热能等也是人类可利用的能源,D错误。
3.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活动是指太阳释放能量的过程
B. 太阳活动以黑子和耀斑为主要标志
C. 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很小
D. 太阳活动剧烈时,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会受到影响
答案:BD
解析:太阳活动是指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而不仅仅是太阳释放能量的过程,A错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B正确;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很大,如影响地球气候、磁暴、极光等,C错误;太阳活动剧烈时,会扰动地球的电离层,从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D正确。
4.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里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
B. 地壳是地球内部圈层中最厚的一层
C.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D. 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
答案:AC
解析: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里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A正确;地核是地球内部圈层中最厚的一层,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 41千米,B错误;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坚硬的岩石组成,C正确;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上地幔顶部)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D错误。
5.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B. 水循环只发生在地表,与大气圈、岩石圈无关
C. 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D. 水循环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之一
答案:ACD
解析: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以及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A正确;水循环不仅发生在地表,还涉及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多个圈层,B错误;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其中太阳辐射能是水循环的根本动力,C正确;水循环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之一,对地理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D正确。
三、判断题(每题3分)
1.浙江省台州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
•答案:√
2.地球自转导致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加快则昼夜更替周期变短。
()
•答案:√
3.地球上经度相差1°的经线之间,其实际距离在全球各地均相等。
()
•答案:×(实际上,由于地球是椭球体,不同纬度上经度相差1°的经线间距离并不相等,赤道处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
)
4.河流的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的上游,而沉积作用则主要发生在中下游和河
口地区。
()
•答案:√
5.浙江省台州市的温岭市因其独特的火山岩地貌而著名,这些岩石属于沉积岩。
()
•答案:×(温岭市的火山岩地貌主要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岩浆岩构成,而非沉积岩。
)
6.洋流对全球气候和海洋生物分布有着重要影响,暖流流经的海域通常水温较高,
盐度也较高。
()
•答案:×(暖流确实会使流经海域水温升高,但盐度高低不仅与温度有关,还受降水、蒸发、入海径流等多种因素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
7.农业生产活动可以完全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
()•答案:×(虽然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迅速,但农业生产仍受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水源等的制约,完全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目前尚不可能。
)
8.浙江省台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是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9.地球上的大气层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使得地面接收到的太
阳辐射量减少。
()
•答案:×(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散射作用确实会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有所减少,但吸收作用主要针对的是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等短波辐射,而对
可见光和红外线的吸收较少。
)
10.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要求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既满足
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
•答案:√
四、填空题(每题3分)
1.题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 ,周期为_____ 小时。
答案:自西向东;24
2.题目: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_____ ,等高线越稀疏表示
坡度_____ 。
答案:越陡;越缓
3.题目: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_____ 和_____ 。
答案:气温;降水
4.题目:长江发源于_____ 高原的唐古拉山脉,自西向东注入_____ 海。
答案:青藏;东
5.题目: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 和_____
一线。
答案:秦岭;淮河
五、问答题(每题5分)
题目1:(5分)
简述浙江省台州市的地理位置特征及其对该地区气候的影响。
答案1:
浙江省台州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濒东海,南邻温州市,西与金华市、丽水市接壤,北界宁波市、绍兴市。
其地理位置特征决定了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季风显著。
东临东海使得台州夏季受到东南季风影响,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较多;冬季则受到来自内陆的冷空气影响,但由于纬度较低,冬季相对温暖。
同时,海洋的调节作用使得台州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相对较小,气候宜人。
题目2:(5分)
分析台州市地形地貌对河流流向及水系特征的影响。
答案2:
台州市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这种地形地貌对河流流向产生了显著影响,使得河流多沿山谷流向东北方向,最终汇入东海。
由于地势起伏较大,河流流速较快,水能资源相对丰富。
同时,地形复杂多样也导致了水系发育较为密集,支流众多,水系呈树枝状或羽状分布。
此外,山区地形还使得河流落差大,易形成瀑布、急流等自然景观。
题目3:(5分)
说明台州市农业发展中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主要农作物。
答案3:
台州市农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主要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的温暖湿润气候,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充足的降水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壤肥沃,适宜多种作物种植;同时,濒临东海,为渔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海洋资源。
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油菜等粮食作物,以及柑橘、茶叶、杨梅等经济作物。
此外,台州市还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水养殖业,如海带、紫菜、贝类等海产品的养殖。
题目4:(5分)
探讨台州市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答案4:
台州市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如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制造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压力。
应对策略方面,台州市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节水减排、污染治理等措施;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注重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和谐度。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推动台州市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