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七年级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庆市七年级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 (2015七上·蚌埠期中) 下列物体中不是生物的是()
A . 厥的化石
B . 冬眠的蛇
C . 病毒
D . 休眠的种子
2. (2分) (2019七上·长春期末) 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 .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 生物都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C .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D .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3. (2分) (2018七上·宜宾期中) 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生物都需要不断补给营养
B . 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 . 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 .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 (2分) (2015七上·周口期中)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 . 花开花落
B . 北雁南飞
C . 孔雀开屏
D . 潮涨潮落
5. (2分)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A . 珊瑚
B . 珍珠
C . 蘑菇
D . 落叶
6. (2分)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 . 朵朵葵花向太阳
C . 北风吹,雁南飞
D . 一石激起千层浪
7. (2分)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A . 病毒
B . 机器人
C . 鸡蛋壳
D . 钟乳石
8. (2分) (2019七上·龙岗月考) “雨露滋润和苗壮”,体现了什么因素对植物的影响()
A . 阳光
B . 温度
C . 水分
D . 空气
9. (2分)在非洲草原上,猎豹经常和狼群争夺食物。
猎豹和狼群的关系属于()
A . 共生关系
B . 竞争关系
C . 捕食关系
D . 合作关系
10. (2分)下列诗句中描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1. (2分) (2015七上·南平期中) “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 . 环境影响了生物
B . 生物影响了环境
C . 生物适应环境
D . 环境改变了生物
12. (2分) (2019八上·全椒期末)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是()
A . 生产者依赖于消费者,消费者依赖于分解者
B . 消费者依赖于生产者,生产者依赖于分解者
C . 分解者依赖于生产者和消费者,消费者依赖于生产者
D . 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13. (2分)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 .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B . 森林中的全部动物
C . 一条河流
D . 一块农田的全部农作物
14. (2分) (2018八下·中山期中) 在生态系统中以朽木、粪便等为营养的真菌、粪金龟子、蚯蚓等是()
A . 生产者
B . 分解者
C . 消费者
D . 生产者兼消费者
15. (2分) (2016七上·临沭月考) 下列能正确反映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是()
A . 草←兔←鹰
B . 鹿→狼→豹
C . 藻类→螺蛳→青鱼
D . 土壤→细菌→藻类→鱼
16. (2分)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废弃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 . 分解者很少
B . 没有消费者
C . 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
D . 温度太低
17. (2分)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 . 阳光→草→蚱蜢→鸟→蛇→鹰
B . 蚱蜢→草→鸟→鹰→狐
C . 狐→鹰→鸟→蚱蜢→草
D . 草→蚱蜢→鸟→蛇→鹰
18. (2分) (2020八下·城阳月考) 如图为反应生物体内某生理过程或现象的曲线,下列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若y表示胸腔容积,则bd段表示呼气过程
B . 若y表示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变化,则可以用ac段表示进食后一段时间内血糖的浓度变化
C . 在某封闭草原,有食物链:草→兔→狼,若大量捕杀狼群,则可以用ac段表示在一段时间内兔的数量变化
D . 若y表示某温室大棚二氧化碳浓度,则b点是傍晚时段
19. (2分)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生物丙能进行光合作用
B . 若此生态系统被重金属污染,则重金属含量最高的是生物乙
C . 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在一段时间内,乙和丙的数量将增加
D . 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是:乙→甲→丁→丙
20. (2分) (2015七上·青川期中) 假定一个草原是由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若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A . 迅速上升
B . 缓慢上升
C . 保持相对稳定
D . 上升后又下降
21. (2分) (2015七上·海南期中) 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脂肪的厚度达到60毫米,这是()
A . 海豹对环境的适应
B . 海豹为捕获更多的食物
C . 海豹对环境的影响
D . 海豹为抵御敌害
22. (2分)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是单向的
B . 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
C . 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传递的
D . 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使能量尽可能多地保留在生产者体内
23. (2分)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 . 草←虫←鸟
B . 草→虫→鸟
C . 阳光→草→虫→鸟
D . 阳光←草←虫←鸟
24. (2分)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此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有鼠和蛙
B . 若该农田受到农药污染,则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为鹰
C . 此食物网中,包含三条食物链
D . 若加上分解者,该图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25. (2分) (2018七上·江城期中) 如图所示,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之间形成的食物链,据此可写出的食物链是()
A . 甲→乙→丙→丁
B . 甲→丙→乙→丁
C . 丁→乙→甲→丙
D . 丙→甲→乙→丁
二、判断题 (共1题;共20分)
26. (20分)草原上狼经常袭击羊群,所以牧民应该大量捕捉狼,这种做法正确。
(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 (共1题;共5分)
27. (5分)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着环境。
用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现象:
(1)大树在秋天落叶是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蚯蚓能疏松土壤并能给土壤增加肥力是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
(2)沙棘地下根的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十多倍,适于在________环境中生活。
(3)水生生物大多生活在水面下l50米以内的水层中,而150米以下几乎没有生物生存。
请你分析:没有植物的原因是________;没有动物的原因是________。
(4)长期生活在阴暗环境中的植物,叶片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四、综合题 (共2题;共9分)
28. (4分)(2015·成都) 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链.上图的食物网中有多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任意一条完整的食物链________.
(2)如图所示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 ,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通过这些生产者的________作用进入食物链.
(3)当能量顺着食物链逐级传递时,通常每一环节只能把所获得能量的________传递给下一个环节,因此,能量在沿着食物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据此推测.图中储存能量最少的生物种类应该是________ .(4)该森林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________ ,但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________ ,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这种________能力,克服系统内部的变化和外来干扰因素的影响,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9. (5分) (2020七上·醴陵期末)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包含________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2)在草、兔、鹰构成的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假如某一时期大量捕杀鹰,该食物链中________的数量会显著增加,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3)若此生态系统的土壤中含有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在这个食物网中体内该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
是________。
(4)图中只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除此之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还应包括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二、判断题 (共1题;共20分) 26-1、
三、填空题 (共1题;共5分) 27-1、
27-2、
27-3、
27-4、
四、综合题 (共2题;共9分) 28-1、
28-2、
28-3、
28-4、
29-1、
29-2、
29-3、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