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3课《那一年,面包飘香》word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一年,面包飘香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叶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故事内容,理解倒叙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分析文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分析,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飘香”的理解,感悟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之情,感悟人与人之间传递正能量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分析来把握人物形象
2、理解“飘香”在文中的深层涵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视频,思上进
播放《烤焦面包》视频。
一只烤焦的面包尚且还要寻找机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大家觉得生活是充满悲观的吗?如果是天下无双的面包呢?今天我们看一段由面包引发的奇遇。
(二)寻线索,举结构
1、从题目可以知道,本文的线索是什么?(预设:面包)
2、我们以“面包”为线索来梳理一下文章思路。
得面包
寻面包
忆
做面包
送面包
3、从这个线索可以看出,如果按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来排,事件的开头是什么?
(预设:回忆部分)
从现在写到过去,这种写法是倒叙。
有利于设置悬念
故事里面套故事,可以得知,主人公有两人,老师和学生(面包师傅)
(三)觅细节,嚼品质
1、阅读回忆部分,“我”的回忆内容和学生的回忆相比较,有一点细节的变化,是什么?(预设:都回忆到了请学生吃饭,但学生印象深刻的还有一大批面包)
为什么没有提起我记得送给学生面包?可以看出老师这个人什么特点?
2、请学生继续在文中找一找细节,说说老师和学生的人物特点有哪些?并说明理由。
(四)审课题,品飘香
1、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成就?
(预设:老师的鼓励,自己的努力)
对比一下学生初中时和现在的状况,在叛逆期而且家境不好的情况下,老师送的面包吃起来格外香。
不仅嘴里香,还香到心里去了。
这种香是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2、想一想,学生为什么不亲自送?而且到了店里也没有马上表明身份?
(预设:学生内心有一种担心。
)
现在学生成功了,给老师送面包,老师吃着面包,不仅满口留香,心里也香。
这种香是学生对老师的报答。
也是老师对学生成就的肯定。
3、(机动问题)文中有两处环境描写(我坐在小圆桌旁边……)(……自动将店里恢复得干干净净),有什么作用?
(预设:学生的人格、品位已影响到了其他人)
社会的正能量是互相传递、互相影响,而且是不断增强的。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这种鼓励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又进一步传递到了其他人。
面包的香味飘散开来,如同正能量的传递。
(五)拓展(机动)
人一辈子,不厌其烦地教导我们的,除了父母,可能就只有老师了。
有些老师如过眼云烟,有些虽然不记得容貌,但还能记起他们的谆谆教诲。
就像文中的面包师傅,他一直记着“不要学坏,总要有一技随身”。
大家还记得曾经老师说过的话吗?
(六)作业
看一段视频,写一写,《传递社会正能量——我在行动》。
四、【板书设计】
得面包
寻面包老师慷慨、负责任、有爱心……
忆
做面包学生手艺高超,意志坚强……
知恩图报
送面包飘香
..影响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