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第六章 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二) -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第六章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二)-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心理健康教育
(一)意义:——简答题
1.是预防精神疾病,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是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二)目的、任务、途径——简答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1)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3)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2)帮助学生树立
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3)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2)学科渗透;(3)班主任工作;(4)学校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5)家庭教育;(6)环境教育;(7)社会磨砺;(8)其他途径(少先队、板报、广播等)——简答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正常学生为主。

——填空题
二、心理辅导
(一)含义及其目标
心理辅导:是指学校教育者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与规律,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运用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技能,设计与组织各种教育性活动,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

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面向全体学生、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尊重与理解学生、发挥学生主体性、个别对待学生、促进学生整体性发展的原则。

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前者是基本目标,后者是高级目标。

两个目标分别是要
引导学生达到基础层次的心理健康和高层次的心理健康。

(二)影响行为改变的方法
1.改变行为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发;(4)示范法;
(5)惩罚法(惩罚&撤销奖励);(6)自我控制法。

2.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与技术
(1)松弛训练;(2)系统脱敏疗法;(3)肯定性训练;(4)合理情绪疗法。

三、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简答题
生理、家庭、社会、学校、心理因素。

四、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学生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
1.改变观念。

学生要学会正确地看待学习,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树立信心;正确认识自己,用于接纳自己。

2.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

学生应努力是自己成为更加内控的人,把原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积极认知,理智、客观地看待压力对自身的影响,形成面对压力的良好心态。

3.合理的饮食和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二)学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1.学校积极开展专门的心理健康课和心理卫生教育课,
教给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调适心理的方法。

2.学校组织专门的心理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3.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意穿插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4.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杜绝教师伤害学生的事件发生。

(三)与家长合作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1.学校积极与家长配合,通过班会等形式,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针对问题进行相互交流。

2.学校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该为家长提供支持,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提出建议。

3.国家采取切实措施,重视优化校园周边环境,打击不良媒体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侵蚀,创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