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教案一片叶子落下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本教案:《一片叶子落下来》作者介绍利奥·帕斯卡尔利亚,世界著名的作家和演说家,曾任美国南加州大学特殊教育系教授,率先在大学正式开设了“爱”的课程,受到了学生和社会名阶层人士的欢迎。

美国大众传播界称他为“拥抱博士”,他的书几乎变成爱的圣经,他的演讲几乎变成爱的传道。

他有五本书曾同时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纪录,他的著作已被译为十七种语言,发行量超过1800万册。

作品解读《一片叶子落下来》这个故事是世界著名的作家、演说家利奥·帕斯卡尔利亚留下的唯一一部绘本作品。

这是一个关于生命的童话。

它讲述的是一片叫做弗雷迪的叶子和它的伙伴们经历了四季的变化,逐渐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的事物,在于给别人带来快乐;明白了死亡并不是代表一切毁灭,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

有人说,生命中真正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思考生存或死亡。

“向死而生”,其实是在揭示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每一个人甚至每一个生物都无法逃避也不能不面对的问题,掩耳盗铃的生命状态是虚弱的,那不是我们想要的。

只有弄明白死亡的内含与积极的意义,我们才能健康、乐观、坦然面对人生,也只有这样,生命的真正意义才会彰显出迷人的色彩,也才真正做到了“爱”自己。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

2、初步探讨、感悟生命的意义。

学情分析高段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知识积累和人生体验,此时让他们通过书本去感悟生命的意义,初步思考这些厚重的问题,对他们一生更稳健的前行是至关重要的。

准备课件。

活动流程一、引入
1、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来谈谈。

2、出示“向死而生”,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二、共读故事
1、出示第三幅图,这是什么?(叫弗雷迪的一片叶子)
2、联系刚才的谈话,猜猜围绕这片叶子会发生一个怎样的故事?
3、安静、完整地读故事。

三、揭示书名,感悟主题
1、听完了故事,能否给这个故事取个恰当的名字?
2、出示书名——《一片叶子落下来》,它还有一个幅标题——关于生命的故事。

这是美国作家利奥帕斯卡尔利亚留下的唯一一部绘本作品。

3、你现在又对“向死而生”有何理解?
4、其实,弗雷迪这片叶子就是我们每一个人。

5、继续讲述,弗雷迪的周围,叶子真有成千上万,这成千上万的叶子其实指?
6、据你的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丹尼尔其实是指?(智慧的长辈、书籍、知识……)
7、我们不断长大,我们不断地吸取知识,增长智慧,然后实现自己的志愿,志愿是什么呀?
活着的目的又是什么呀?(用故事的话回答)
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的事物,在于给别人带来快乐,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快乐。

8、然后,我们最终走向生命的终点。

可是,有一样东西却永远不会终止,是什么?(生命,生命的延续,精神生命的永恒)
9、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词语“向死而生”,你现在又有了什么理解?肉体生命的终止,其实蕴藏着巨大而勃勃的生机。

死亡并不是代表一切毁灭,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

四、结束
1、出示:1998年6月12日,利奥
帕斯卡尔利亚在内华达州塔霍湖的家中因心力衰竭去世,享年74岁。

第二天,人们在他的打字机上发现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一分钟不开心,就失去了一分钟的快乐。


你想说什么?
2、出示这本书最前页:这本书奉献给经历过生离死别的孩子,奉献给对这种事无法解释的大人。

这本书也奉献给正在充分享受着生命春天的罗纳德、克里斯蒂娜、梅雷迪思、斯蒂芬尼和朱莉娅。

这本书当然更要奉献给巴巴拉斯莱克,过去十年来,他一直为我编书,他永远是我生命之树上最亲爱、最珍贵的叶子。

你想说什么?说来听听。

3、让我们记住这本书——《一片叶子落下来》。

教后心得
【你很特别】绘本教学设计
台中市国教辅导团『作文─绘本』教学观摩教学活动设计
媒体与工具一、《狼来了》一书。

二、使用photoimpact影像处理软件。

三、使用powerpoint简报软件。

四、网络数据。

教学:对联教学
对联,既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

对联兼诗歌散文之长,内容涉及地理、历史、宗教、民俗、名胜等等,包罗万象。

欣赏对联,可以增长人文知识,了解风俗人情,享受审美乐趣和陶冶情操。

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这奇妙的对联世界。

一、对联常识
对联,也叫楹联、楹贴、对子等。

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

题在两根对称的柱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联。

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

对联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

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
集句对等。

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

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二、对联特点:
(1)字数相等。

短可一两字,如“色难;容易”,长可千余字(如清末钟祖《题江津城楼联》全联1612字,为我国长联之最),但上下联字数要完全相同。

(2)结构相应。

这是对联最主要的特征,如“孙行者;祖冲之”属并列。

“独角兽;比目鱼”属偏正,“三强韩魏赵;九章勾股弦”属总分。

(3)词性相同。

在上下联同一地方,不但名词、动词、形容词各各相对,而且虚词要和虚词对,甚至数词、叠词、回环等均要各依
其类,方见其妙。

(4)意境相随。

上下联在内容、情调、色彩、风格诸方面要协调、有美感,如“窗外黄树叶;灯下白头人”“轻风扶细柳;淡月映梅花”,二联各具意境,但内部非常协调。

(5)平反相对。

一般而言,上联最末一字为反,下联最末一字为平,严格来说,上下联以两个字为单位平反相对出现,变通的做法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1、诵读下面李渔《笠翁对韵》中的一则文字,并说说对对子有哪些基本要求。

天对地,雨对风,大地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的,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2、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出国文科试题,其中对对子一题出的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

下面几种答案都比较好,你能说出好在哪里吗?
(1)胡适之(2)祖冲之(3)韩退之(4)王引之
3、北京大学吴小如教授曾为茅盾纪念馆作了一副对联,其中巧用了茅盾的小说篇名。

请你补全对联:一代文章推__________;毕生
心血似___________。

三、对联作法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对对子一直是训练学生文字基本功的重要方法。

《红楼梦》第48回“香菱学诗”中林黛玉有这样一番话:“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

”虽然是谈诗,但也适用对于对联创作。

对联讲究炼字,更讲究炼意。

作对联需要对每个字反复推敲、仔细琢磨,但是好的对联却又要求不风斧凿之痕,信手拈来,宛若天成。

四、对联口诀
实对实虚对虚字义莫迷离;平对仄仄对平声谳要分明;天对地地对天天地对山川;清风对皓月暮雨对朝烟;天对日雨对风大地对长空;祥云对瑞雪露重对霜浓;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春对夏夜对晨春雨对夏云;寒来对暑往夏至对秋分;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今对古汉对唐五帝对三皇;晋齐韩赵魏吴蜀宋陈梁;松对柏柳对花酸菜对苦瓜;葡萄对橄榄石竹对山茶;禽对鸟雁对莺犬吠对鸡鸣;狼嗥对虎啸鼠窜对蛇行;黄对黑紫对红碧草对青松;苍颜对
白发粉蝶对黄蜂;声对色影对光柳影对花香;山形对地势曲径对回廊;泉对石水对山峻岭对狂澜;柳堤对花圃涧谷对峰峦;南对北西对东新城对故宫;江南对漠北北雪对东风;中对外后对前月下对云边;山头对谷口雾里对云间。

对联与生活息息相关,凡身边事、眼前景等皆可入对联。

有人路过一小镇时曾作过一副对联:“一条大路通过南北;两边小店卖东西。

”郑板桥故居有一副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请你根据你的家庭或学校的特点,作一副对联,一届学朋友共赏。

五、练习
1、对下联:早晨学晚间学春夏秋冬都在学,学上下五千年人文、历史、政治、社会理论道德
2、联上联:相聚三年,奋斗拼搏,学成满腹经纶,即将各奔东西对下联
3、对下联:(1)量杯量筒,量量你学识深浅
古典诗词名句广告教学
一、直接引用,一语双关。

这类广告除了字面意思外,更重要的是借这些名句来宣传其中包含的商品或品牌的名称。

A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电视)
B葡萄美酒夜光杯。

(西安紫玉牌葡萄酒,钢花高脚玻璃杯)
C借问酒家何处是,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西杏花村酒)
二、更换主题,巧换嫁接。

这种是把名句加以改造,有的换其中部分字词。

有的在前边或后边加上一句,为了强调商品名称。

A恨不相逢未“驾”时(台湾自动变速车)
该句把唐代张籍《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中的“嫁”改成“驾”。

诗句就由原来的悲伤情绪变成了对车的喜爱之情。

B春来江水绿如兰(春兰空调)将“蓝”换成“兰”,强调了“春兰”这商标名。

C人间共晚情,共享老来福。

(老来福口服液)
D心有灵犀一点通,灵通祝愿你成功。

(灵通电线)
E悠悠岁月酒。

滴滴沱牌情。

(沱牌曲酒)
F举杯邀明月,共饮广寒宫。

(广寒宫酒)
三、仿古套用,名古实今。

A三十功名创传奇,八千里路驰江铃(江铃牌载重汽车)
该句套用岳飞的《满江红》中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句式,形象地说明了汽车历史悠久,行驶迅速的特点。

B空杯尚留满室香(贵州茅台酒)
该句仿照古诗句的格式,用夸张手法表现该酒酒香醇厚,回味绵长的特点,又突出了、浓厚的文化品位。

C在都市的旷野,凭君传语报平安。

(天津某寻呼台)
该句巧用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君”指寻呼台。

公益广告
一、拟写公益广告的方法:
1、运用修辞,生动活泼。

2、注重押韵,易记易诵。

3、结构简明,语言简练。

4、句式多样,整散结合。

二、广告欣赏
1、也许,你的指尖夹着他人的生命——请勿吸烟(医院禁烟)
2、看看孩子脸上那天真的微笑,我们又怎舍得让这份和平与安宁转瞬即逝呢? (“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公益广告)
3、节省一分零钱,献出一份爱心,温暖世间真情。

(“希望工程”公益广告)
4、56个民族56朵花,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请说普通话。

(“说普通话”的公益广告)
5、A、1 + 1 = 2,一棵树+ 一棵树= 一片树林;B、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何妨;
C、花开堪赏直须赏,莫要折花空赏枝;
D、带走的花儿生命短暂,留下的美丽才是永远;
E愿君莫伸折枝手,鲜花亦自有泪滴;
F、人间知音难觅,校园草坪难培;
G、你的美丽会让我的价值进一步贬低。

(护花护绿)
6、A、带上平安上路,载着幸福回家;
B、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C、手握方向盘,时刻想安全!
D、你想以每小时40公里的时速开车活到80岁,还是相反?(注意交通安全)
7、A迎北京奥运,做文明公民;
B、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喜迎奥运。

(迎2008年北京奥运会)
8、A、爱心需长久,奇迹在左右;B、奉献是无私的骄傲,大奖是爱心的回报;C、体彩手拉手,公益心连心;
D、体彩牵人回首,幸运走遍神州;
E、投注热情,好运来临;
F、体育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体彩是我们永远的朋友;
G、彩民共托朝阳,足彩再创辉煌。

H、中奖欣喜,贵在参与;I 投注深情,好梦成真;(购买体彩)
9、A、民族在奉献中崛起,生命在热血里绵延;B献出的血有限,献出的爱无限;
C、鲜血诚宝贵,救人品更高,心田千里共婵娟;
D、血,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
E、波涛让江河澎湃,热血使生命沸腾;
F、我健康,我献血,我自豪;
G、我们爱心的一小部分却是他们生命的全部。

(公民义务献血)
10、A、滴滴情深自来水,请你拭去我的泪;B、做人讲德,用水思源。

(节约用水)
11、举手投足间,别忘了我饥饿的大嘴。

(果皮箱)
12、该出手时莫出脚。

(门)
13、武术家松动了我的骨头,艺术家拧紧了我的眉头(课桌)
14、顺“便”冲水(卫生间)
15、二话不说只说普通话口口声声声声普通话(推广普通话)
16、吐气如兰,缘于心香如蕙(语言美)
17、天地“粮”心,惜食莫蚀(食堂)
18、痰纸(弹指)一挥间,风度尽逝矣!(禁止随地吐痰)
19、等待您心灵的爱护!(窗户)
20、字字含意蕴,句句传真情。

(宣传橱窗)
21、求知而来,载知而归。

(阅览室)
22、你的爱心能托起一项事业。

(希望工程)
23、懒惰者不会在此留下矫健的身影。

(锻炼场)
24、别爱我,我会害了你的。

(烟酒寄语)
25、我的形象全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

(墙壁寄语)
附录:名广告欣赏
1、禁止抽烟,连皇冠牌也不例外。

——皇冠牌香烟广告
2、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澳柯玛集团广告
3、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澳柯玛集团广告
4、如果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公司广告
5、中国电视报,报中国电视。

———《中国电视报》
6、实不相瞒,我的名气是吹出来的。

——某电扇
7、去头屑,用雨洁。

——雨洁洗发露
《奇妙的对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对联艺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了解对联的一些相关知识,如起源、种类、特点等
3.学会欣赏对联,并尝试拟写对联
二、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学会欣赏对联
三、教学难点
尝试拟写对联
四、教学方法
赏析法、联系法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步骤:
(一)导入
泱泱中华大地,孕育了多少灵秀人物;滔滔历史长河,流淌着多少文化遗产.在这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观园里,对联便
是其中的一株奇葩,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才子佳人以对对子来展示自己的才华,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佚闻趣事。

“北大之父”蔡元培指出“对联不但是作文的基础,也是作诗的基础。

”国学大师陈寅格说:“对对子有益处,可以考出虚实字,懂得平仄声,还可以看出读书之多,语藏之丰富,思想之条理。


(二)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五代孟昶第一副春联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推广期
明太祖倡导推行对联,并用红纸取代桃木板繁盛时期
(三)对联的种类
让学生判断一些对联种类如春联、楹联、婚联、挽联、格言联、寿联、行业联、名胜联、集句联
对联如孟姜女楹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出读书”,
“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工夫”,“长天欢翔比翼鸟大地喜结连理枝”等常用联句。

(四)结合《笠翁对韵》总结对联特点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4.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五)赏析趣味联
人物联猜联添字联拆字联回文联谐音联其它联
(六)试做对联
成语联对联配对高考对联试题
(七)总结
对联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学形式,明清以来这一文学样式发展到了顶峰,无论是名山佛寺道观,还是园林药房酒店……皆可看到对联。

对联是民族文化里的一颗珍珠,千言万语道不尽,只有走进它,走进语文,走进生活,才能深深地感受到它的魅力。

请大家回去后搜集一些对联,了解对联的特点,并在生活学习中尝试写对联,感受对联的奇妙。

“贴”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在PowerPoint中插入文本框,在文本框中输入信息并对文字效果进行修饰的操作方法。

2、学习对整个文本框的操作,移动和删除文本框。

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对联的基础知识,体会对联的美,调动积极性创作出对联。

4、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互相帮助的品质。

教学内容:
1、在文本框中输入信息并对文字效果进行修饰。

2、移动和删除文本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移动和删除文本框,即“贴”对联。

难点:对整个文本框进行操作,删除文本框。

教学准备:对联、课件、学生创作用PowerPoint
教学过程:
一、对联相关知识引入(注意排版)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对联。

幻灯片展示: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
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

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在这些对联相关资料,不包括怎么帖对联。


3、读一读这些对联(幻灯片展示)
第十一册语文课本P153页的读读背背(对联)
雪里江山美花间岁月新
(红梅报春)
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岛同乐乐无穷
(普天同庆)
风流人物数当代大好春光看今朝
(人杰地灵)
稻花钢花科技花万花竞艳
农业牧业工商业百业兴隆
(日新月异)
日月潭碧波凝翠台湾骨肉日日思归盼统一
扬子江热浪含情大陆同胞天天翘首望团圆
(春回华夏)
4、自己试着说一副对联,老师出上联学生接下联,加横横批。

如:细心观察大胆实践(认真学习)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进步)
二、新授
1、怎么帖对联?横批在上,上联在左边还是在右边?
上联怎么写上去? [插入] [文本框]中的[垂直]文本框。

下联的方法相同。

2、教师演示:对整个文本框的操作
插入垂直文本框,输入文字或利用复制粘贴文字。

改变文字的格式、颜色、背景颜色。

在文字的四周单击选中文本框,在工具栏中,改变文本格式,则文本框中所有的文字都会跟着变,也可以像对图片那样操作。

我们的上联位置不好,移动文本框。

单击文本框四周上选中文本框,拖动文本框,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放松鼠标左键。

也可以像删除图片那样删除文本框。

单击文本框四周上选中文本框,按下键盘上的Delete删除键,就可以删除文本框了。

在键盘上找到Delete键。

三、自由创作
1、老师下发了一些图片,看看你喜欢哪张,就给它配上合适的对联。

2、创作五分钟,展示作品的时候要把自己写的对联读给全班听。

3、展示
个别学生发布自己的作品,读给全班听。

全班评价,好在哪里,还可
以做哪些改进。

4、照这样,请把你的作品读给你旁边的同学听,再听一听他的评价。

5、个别学生评价给全班听。

四、小结
鼓励、表扬全班积极创作。

五、上交作业
用自己的姓名保存在六年级()班文件夹中,上交作业。

摆好物品,安静地离开教室。

自我评析:本节课,学生眼里没有枯燥的文本框,只有一副副漂亮的对联,学生完全把文本框的操作当作“贴”对联来处理,学生在学习“贴”对联的知识过程中,不知不觉熟练地对文本框进行操作了。

学生不仅用上了以前学过的对联,还创作出很多对联,学习充满自信心,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走出学校封闭的空间,走向社会及自然。

通过学生观察、测量、整理、交流的过程,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参与。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自己独到合理观点的初步研究能力,锻炼了口头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养
3、拓展学生学习的范围,从课内向课处延伸,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根据福德桥的对联,想象当时的景色,应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编故事,培养热爱家乡之情。

教学准备:
在前几天,实地观察测量福德桥,拓印石桥上的对联。

初识福德桥的外形特点、历史,认识对联。

西面的是:右:一篙春日虹腰涨左:十亩秋风雁齿寒
东面的是:右:渡尽众生福绿广结左:流传千载德量深沉
教学过程:
1、照片回顾,说石桥美。

说说你看到的福德桥是什么样子的?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学生交流反馈)
2、提出要求,写石桥景。

结合课本第六单元的练习。

按照书上的要求,“有一定的顺序,用上恰当的过渡”,把看到的桥的现景写出来。

(应用的是写实的手法。


教师提示相关资料:这是一座三孔梁式平板桥,南北走向,两侧有栏杆,侧面有“福德桥”阳文名。

桥面为三块天罡石铺成。

桥身下,各有两个支柱,每个是由三块天罡石竖向立成。

两侧各有对联一副。

桥长给21.7米,桥宽约1.95米,两桥堍各有踏步台阶12级。

3、想象情景,写江南景。

依照对联一“一篙春日虹腰涨,十亩秋风雁齿寒。

”想象一幅“梦里水乡图”。

在梦里,江南很美,我们仿佛看到了东方的太阳冉冉升起,水涨起来了,一阵秋风吹过,台阶也冷了……
相机出示古诗《江南》、《乡村四月》说说江南美景。

歌曲《江南》、《梦里水乡》可想象,诗歌《再别康桥》,请你想象一下,在写这副对联的时候,这河里也这样长满了水草吗?不会。

也这样混浊不堪吗?也不会。

那会是一副怎么样的美景?把你梦中的最美的江南写出来,让没有到过江南的人,更爱江南。

(应用的是想象的手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