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1. 2023年10月28日,2023奔跑吧·光谷马拉松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开赛。
下列是几位同学关
于这场比赛估测的数值,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气温约为39℃,感觉比较凉爽
B .观众热情呐喊助威,声音的响度约为40dB
C .运动员奔跑时脉搏跳动10次用时约为1min
D .一些运动员全程的平均速度可以达到15km/h
2. 如图所示,要测量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选择下列哪种测量工具最合适( )
A . 卷尺
B . 螺旋测
微器
C .
直尺 D . 游标卡尺
3. 2021年5月15日,中国天问一号着陆器携带“祝融号”火星车成功在火星着陆。
“祝融号”
火星车从停稳的着陆器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如图所示。
关于“祝融号”下行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以火星表面为参照物,着陆器是运动的
B .以火星表面为参照物,“祝融号”是静止的
C .以“祝融号”为参照物,着陆器是静止的
D .以着陆器为参照物,“祝融号”是运动的
4.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都自西向东行驶时
的运动过程。
在这段时间内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40s内的甲车比乙车的平均速度小
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先向西运动,后向东运动
D.乙车到达250m处所用时间小于甲车到达250m处所用时间
5.甲、乙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从同一位置开始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
B.在时,甲车的速度为5m/s
C.在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
D.在0~5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6.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20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0km/h,后半
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km/h.则汽车行驶这120km()
A.所用时间为2.4h B.所用时间为2.6h
C.平均速度为48km/h D.平均速度为50km/h
7.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鼓声气势磅礴,催人奋进,给人以力量。
如图所示是鼓手击
鼓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通过声音的音色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分辨出鼓声B.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的响度越大
C.鼓声的响度越大,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大D.人们跟着鼓声手舞足蹈,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8.下列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A.改变橡皮筋的粗细,再次拨动橡皮筋B.改变用力的大小,再次敲击音叉
C.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再次拨动琴弦D.改变手指按住的气孔个数,再次吹笛子
9.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
B.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C.烛焰随着扬声器播放的音乐摇摆,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观察泡沫塑料块刮玻璃时产生的波形,说明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
10.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11.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使用声学仪器接收超声波,可以确定地震、火山爆发的方位
B. 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依次敲击,最右边的
瓶子发声的音调最高
C.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能有效地阻断噪声传播
D.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探测出汽车后方的障碍物,利用了
声音传递信息
12.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障碍物离喊话的人距离很近时就可能不产生回声
B.0分贝的声音是人耳不能听到的声音
C.给摩托车装消声器目的是防止噪声产生
D.固体中的声速一定比液体中的声速快
13.如图是四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B.
C.D.
14.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冰雪消融B.雾凇生成
C.露珠形成D.铁水变成铁块
15.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冰冻的衣服在-2℃的空气中变干
B.在常温下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将石油气变为液体
C.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出现水雾
D.在纸做的锅里装水,用酒精灯的火焰加热,水沸腾了而纸锅不燃烧
16.下列四幅图中,关于热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游泳上岸后感觉很冷是汽化现象,这个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B.在结冰的道路上撒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
C.冬季早晨窗玻璃的室外一侧出现冰花,这是凝华现象
D.烧水时水壶嘴周围出现“白气”,“白气”的形成过程需要吸收
热量
17.如图所示为电冰箱的原理图,下列有关电冰箱说法正确的是()
A.制冷剂在冷冻室内汽化吸热,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
B.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凝固放热,把冰箱内带来的热量放出
C.打开冷冻室的门会看到“白气”,这是冰箱外的空气遇冷液化
D.冷冻室侧壁有时会有霜,这是水凝固形成的
18.如图甲,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如图乙,排出袋中空气后把袋口扎紧;如图
丙,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发现塑料袋明显鼓起;从热水中拿出鼓起的塑料袋,过一会,发现塑料袋又变瘪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若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色拉油,图丙中塑料袋鼓起更快
B.图乙:排出袋中空气后把袋口扎紧,目的是让图丙中塑料袋里的酒精受热均匀
C.图丙:塑料袋明显鼓起是由于塑料袋受热体积膨胀
D.鼓起的塑料袋从热水中拿出后又变瘪了是由于酒精蒸气的液化
19.2021年6月17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进入天和核心舱,如图甲,标志着中
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1)如图乙,航天员聂海胜在执行出舱任务,如图丙,他正站在机械臂前端去往下一个任务点,此时航天员聂海胜以___________(填字母)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A.空间站外固定的摄像头
B.地球上的指挥中心
C.机械臂前端
(2)在太空执行任务的航天员通过___________(填“无线电波”、“超声波”或“次声波”)与地面指挥中心联系。
(3)在太空中,有时会遇到-100℃的低温,航天员头盔面窗的温度也会下降,航天员口鼻中呼出的热气中所含的___________就会在头盔面窗的___________(填“内表面”或“外表面”)上发生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产生水雾,妨碍航天员的视野。
为此,科研人员采取通风去湿、双层面窗等方法保障面窗的透明度。
(4)天和核心舱在太空中绕地球运行速度约7.68千米/秒,运行轨道离地面的高度约为390km,轨道周长约。
天和核心舱环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约为
___________min(结果保留整数)。
20.如图所示为2022年1月26日航天员叶光富在空间站用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的
情景。
(1)葫芦丝是靠空气柱___________发声的;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
___________。
(2)同学们在教室里观看电视转播,声音通过___________传入同学们的耳朵。
(3)有同学马上听出演奏的是《月光下的凤尾竹》,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___________。
(4)看到同学们非常高兴,小明同学将电视的音量调大,这是改变声音的
___________。
21.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
(1)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2)图中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
(3)若这支体温计没有甩过,直接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不可能是
___________(填字母)
A.37.0℃
B.37.5℃
C.38.0℃
(4)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这支体温计测出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22.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中,他们将小车从带
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并同时按下电子停表开始计时,图中圆圈内显示了小车位于A、B、C三点的时刻(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由图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小车下滑过程中做___________运动(填“减速”、“匀速”或“加速”)。
(3)根据图中信息,小车在下滑过程中AB段的运动时间为___________s,AB段的路程为___________cm,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cm/s。
(4)如果在A点时,先释放小车,后按下停表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时间,应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
23.2022年2月,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我国举行。
(1)如图甲,国家速滑馆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
将常温常压下是气态的二氧化碳变为液体,这些液体二氧化碳被送到需要制冷的区域,在其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会大量___________热量,达到降温制冷的目的。
(2)为了快速修复使用后的冰面破损,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如图乙。
在干冰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会
___________热量,从而使水凝固。
(3)为确保冬奥会顺利举行,需要进行人工造雪。
如图丙所示,一台造雪机在工作时,不断将水吸入,用高压空气喷出,持续从前方喷出白雾,在寒冷的空气中,白雾下落形成一层“白雪”,在这个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最主要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
(4)中国运动员高亭宇在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米上滑出34.32秒,打破奥运纪录,他的全程平均速度___________50km/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4.a、b两个实验小组用相同的酒精灯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所用实验装置如图
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实验过程中,烧杯口出现的“白气”是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2)由图像可知,当地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
(3)进一步分析可知,___________(填“a”或“b”)组所用水的质量较小。
(4)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需要计时,记录温度并观察现象。
实验中判断水沸腾的依据是烧杯中出现图___________(填“丙”或“丁”)中的所示现象。
(5)为了探究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观察水是否持续沸腾。
25.如图所示,小明将a、b两种固体分别放入试管中进行加热,待温度升至40C开始,每隔
1min记录一次温度,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里。
加热0 1 2 3 4 5 6 7 8 9 10 棒C”)的位置。
(2)由实验数据可知,物质a 是___________,物质b 是______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
(3)当物质a 的温度为48℃时,物质a ___________(填“一定”、“不可能”或“可能”)处于固液共存态。
(4)下列措施中,一定不能延长物质a 熔化时间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增加试管中物质a 的质量
B.增加烧杯中水的质量
C.降低烧杯中水的初温
D.撒掉酒精灯或用“小火”加热
26. 2023年9月26日开通的武汉光谷空轨旅游线为中国首条悬挂式单轨线路,如图甲。
武汉
光谷空轨旅游线一期工程起于九峰山站,途经高新大道站、高新二路站、高新四路站、综保区站,止于龙泉山站,如图乙。
全长10.5千米,设车站6座,列车采用2节编组悬挂式单轨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60千米/小时。
(1)在空轨列车上,乘客可以体验到“空中漫步”,270度观景。
如图丙,乘客坐在行驶的列车上观景,以地面上的树木为参照物,乘客是___________的。
(填“运动”或“静止”)
(2)高新二路站到高新四路站的路程为2km ,求空轨列车以最高运行速度从高新二路站到高新四路站需要多少min ?___________
(3)九峰山站到综保区站的路程为6.9km ,在一次试运行中,空轨列车从九峰山站到综保区站所用时间为13.6min ,停车2min 后继续开往龙泉山站,从综保区站到龙泉山站的平均车速为36km/h ,求空轨列车此次试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