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润物无声 ——美育培训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美育人,润物无声——美育培训心得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五育中的“美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尽管我们一直强调“五育并举”,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美育因其评价的特殊性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
相当一部分老师包括我本人对“什么是美育”“美育有何特性”“美育如何开展”“切合小学实际的美育活动有哪些”等都是心存疑惑的。
暑假恰逢一场“及时雨”,学校组织一部分教师前往福州进行美育专项培训,我积极报名,认真学习,收获颇丰。
首先,在专家老师的讲解下,我对“美育”的概念、由来及内涵有了全面的了解。
美育是席勒创造的一个名词。
席勒认为在人性分裂和异化的时代,审美能够恢复人性的完整,能够在道德伦理的国度实现主体受动性与能动性的同一,使人取得内在与外在的自由。
美育通过培育学生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实践活动,带给人的是想象力、审美力和创造力,是与“美”相谐的“真”“善”所描述的精神力量和智慧。
达到这一效果的美育不是一般的艺术教育,更不是很多人简单理解的音乐课、美术课教育,而是一种不教而教的教育。
因此,我理解为,真正的美育是不需要刻意而为的某种形式,应该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自然熏陶。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美育不能阈限于艺术,还要关注世间的各种美好。
但目前,我国美育还仅限于注重学生艺术技能的教育。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受到条件的制约。
比如,要发展高水平的艺术鉴赏力,学生必须要对具有典范性和体现技术卓越性的艺术进行审美感知,而达到这种感知不能仅仅是针对艺术模象,更要亲临艺术现场。
不要说是港区的学生,即便是东区的学生也未必能够达到这样的条件。
其次,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的高屋建瓴的阐释有了更加准确的理解。
“全面”二字强调的是一切学校,又强调的是学校的整体工作,都要加强美育工作实践。
“加强”二字是在现有基础上的进一步推进,既有认识态度层面的强调,又有工作程度的要求,“改进”二字则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学校美育内涵和工作形式的要求。
“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既是具体的美育原则,又是基于美育规律的实践方法论。
“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则是美育的目的。
美育不是知识教育,美育的很多领域不可能通过测试评价,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味,驱动人向善求真并形成审美意志。
马克思曾形象地说:“如果音乐很好,听者也懂音乐,那么消费音乐就比消费香槟酒高尚。
”“也懂”就是指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审美力。
审美力是一种在审美体验中直接渗透和融化审美评价的情感判断力。
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美好生活”才有真切的认知取向。
最后,对于学校的美育工作实践方法和实施策略有了丰富而立体的认识。
一所学校如果有美育意识,必须具有基于校情的美育理念。
美育的理念生成,既要从党的教育方针出发,有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高度,又要从国家行动、国家政策的理解出发,有构建理想社会的价值,还要从美育的规律和学校实际出发,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向。
美育课程化、课程美育化是学校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的基本策略。
艺术课程是学校美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和重要途径;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拓展和风尚营造;美育和非艺术学科教学的融合是学校美育工作的深化。
比如语文课程教学,将三维目标凝练指向美育,注重汉字、汉语所体现的形式美的学习,导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之美的感受、体验、欣赏、传承。
我们还可以开设是诗教课程、美食欣赏课程、陶艺课程、电影欣赏课程等,这类课程既不是简单的艺术门类的细化,也不是具体学科的补充,而是基于提升学生审美素养需要的校本课程资源配送。
另外,我们可以在学校文化建设上,明确“儿童第一,以美育美”的美育追求,从美的氛围、美的课程、审美化的情感激扬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美育。
美育校本课程可以分为四类:儿童美育成长课程、教师美育提升课程、家校美育共享课程、校区美育融合课程。
其中,关于提高儿童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儿童美育成长课程”又有三类具体课程。
一是培育审美素养的“儿童文学启蒙课程”,内容包括儿童艺术作品欣赏课和儿童文学创作课。
二是促进个性发展的“儿童艺术实践课程”。
三是育美益情、启智健体的“儿童生活活动课程”,包括育美益情的儿童生活课程,如插花课、编织课、茶道课等;启智健体的儿童活动课程,如科创活动、花式踢毽、跳绳、抖空竹、滚铁环等。
在德育当先的新教育时代,美育与学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有着重要的联系。
“五育”本身就是相互融通的,德育与美育融通的表现是,学校德育需要美育的荣誉而生实效,而学校美育则通过渗透德育发挥作用。
“德”是“美”的,“美”本合“德”。
所以,美育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想通,是学校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此次福州之行,为我解疑释惑,更为今后德育美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价值,我必将所学运用到下学期的工作中去,为着领航学子拥有更高体验美好生活的能力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