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工程第六章气-液反应及反应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或φ)准数数值大小的含义:
•C
•p
i
G
•pi •G L
• (或φ)准 数数值大小的含义 : •M或φ数值越大, •C 反应越快于传质, L 浓度分布越显著。
•
•
(或φ)准数数值大小的含义:
•C
•p
i
G
•pi •G L
• (或φ)准 数数值大小的含义 : •M或φ数值越大, •C 反应越快于传质, L 浓度分布越显著。
气液相达平衡时,i组分在气相与液相中的化学位相等。 化学位通过逸度表达时,则 稀溶液符合享利定律 若气相为理想气体的混合物
•
第二节 气-液反应历程 6-4 气-液相间物质传递
•传质模型:双膜论 Higbie渗透论 Danckwerts表面更新理论 •双膜论:气液相界面两侧各存在一个静止膜:气膜,液膜 •传质速率取决于通过液膜和气膜的分子扩散速率
L
•
•③反应速率很小,
反应在液相主体中进行。
•CAi
•液相反应速率与液膜传质速 率的比值
•
•③反应速率很小,
反应在液相主体中进行。 •CAi
•CAi
•
6-7 一级不可逆反应
•①对于快速反应过程,反应在邻近相界面的液膜层中 进行,吸收速率仅决定于速率常数、扩散系数和界面 浓度。故:加剧液相对流、湍动不能增加吸收速率; 改善反应条件、提高界面浓度、增大接触面积则能有 效提高吸收速率。 •②对慢反应过程,反应基本上在液相主体中进行,采 用液相容积大的吸收设备比较有利。
•空心式 •多段式
•G •L
•环流反应器:
• 气提式:内环流,外环流
• 液喷式:
•G
•L
•
6-13 气液反应器的形式和特点 (5)鼓泡反应器(bubble column reactor)
•空心式: •乙烯氧化制乙醛
•G •L
•对二甲苯(PX)氧化塔(产品为PTA )
•塔式、管式、列管式
•G
•L
•
•鼓泡反应器
U2
U3
•p
•Ci
G
•p
•C
•iG L
L
•
电流过程与双膜传质过程的类似
•U1
U2
U3
•p •p •Ci
•C
G
i
L
•G L
•
6-5 化学反应在相间传递中的作用
按化学反应和传递的相对大小区分为各种情况 一、化学反应可忽略的过程 液相中的反应量与物理吸收的量相比可忽略
•VA CA
•V
R
•
6-5 化学反应在相间传递中的作用
•
•
(或φ)准数数值大小的含义:
•C
•p
i
G
•pi •G L
• (或φ)准 数数值大小的含义 : •M或φ数值越大, •C 反应越快于传质, L 浓度分布越显著。
•
三、M准数的判据
M准数:液膜中化学反应与传递之间相对速率的大小
条 件 反应类别 反应进行情况
反应可忽略 液膜液相的反应均可忽略
慢反应
•假设:扩散组分在气-液界面处达到气液相平衡。
•
双膜理论
•C
•p
i
G
•pi •G L
•C
L
•扩散系数与扩散尺度的比值 •传质系数 = 阻力的倒数
•
双膜理论
•阻力加和定理
•
电流过程与双膜传质过程的类似
•U1 U3
•R
1
U2
•R
2
•p
•Ci
G
•p
•C
•iG L
L
•
电流过程与双膜传质过程的类似
•U1
(c)慢速反应情况(M准数远小于1) 反应基本上是在液相主体中进行, 要求反应器:液相反应容积较大。 鼓泡反应器,搅拌鼓泡反应器
•
第四节 气液反应器概述 6-12 工业生产对气-液反应器的要求 (2)有利于反应选择性的提高 平行副反应:如主反应快于副反应,则采用
储液量较少的反应设备 连串副反应:返混较少的反应器,或半间歇
•
•
(或φ)准数数值大小的含义:•C•pi来自G•pi •G L
• (或φ)准 数数值大小的含义 : •M或φ数值越大, •C 反应越快于传质, L 浓度分布越显著。
•
•
(或φ)准数数值大小的含义:
•C
•p
i
G
•pi •G L
• (或φ)准 数数值大小的含义 : •M或φ数值越大, •C 反应越快于传质, L 浓度分布越显著。
化学反应工程第六章气液反应及反应器
2020年6月3日星期三
第六章 气-液反应及反应器
有机物氧化 有机物氯化 有机物加氢 其他有机反应 酸性气体的吸收
•
第一节 气-液反应平衡
气液反应与气固相催化反应的异同 相似点:
反应物历程:外扩散,内扩散-反应。
气相的扩散反应过程 气体在多孔介质内的扩散(气固相催化反应) 溶解的气体在液体内的扩散(气-液相反应)
•化学吸收的速率
•D
•β=
•纯物理吸收速率
•E’ •D ’
•DD’的斜率
•=
•>
•DE的斜率 1
•E
•反应速率越快,
•浓度分布曲线越弯曲,
•则β数值越来越大。
•
四、化学吸收的增强因子
•化学吸收的速率
•D
•β=
•纯物理吸收速率
•E’ •D ’
•DD’的斜率
•=
•>
•DE的斜率 1
•E
•反应速率越快,
•
•x •dx
•液膜
•扩散入=扩散出+反应
•微元
•
薄片状催化剂颗粒内组分的浓度分布微分方程
•进入=离开+反 应
•厚度:2Rp
•Z Z+dZ
• •R R+dR
•边界条件
•注意,化学吸收速率为: •所以,解出扩散反应方程之后,就能得出化学 吸收速率(实际就是气液反应的宏观动力学)
•
6-7 一级不可逆反应
又称为:内表面利用率 vs: 气液反应(同):液相反应利用率 η( 相当于ζ) 气液反应(异):增强因子β
•
四、化学吸收的增强因子
•化学吸收的速率
•D
•β=
•纯物理吸收速率
•有反应时的浓度梯度
•β=
•无反应时的浓度梯度
•E’ •D ’
•E
•DD’的斜率
•=
•>
•DE的斜率 1
•
四、化学吸收的增强因子
•CA
内扩散有影响时的反应速率 i
• = 内扩散无影响时的反应速率
•CAL •CAL
•当气体净化时,着眼点为气体向液相的传质速率,用η。
•当制取产品时,着眼点为气液反应的速率,用β。
•
第三节 气-液反应动力学特征
6-6 伴有化学反应的液相扩散过程 讨论气体在液膜中边扩散边反应的过程
•x •d x
•通过“扩散-反 应”方程来确定浓 度分布,进而确定 化学吸收增强因子 β
•β=
•无反应时的浓度梯度
•E’ •D ’
•E
•DD’的斜率
•=
•?>
•B
•DB的斜率 1
•
四、化学吸收的增强因子
•化学吸收增强因子β>1,降低液相传质阻力所 占比例。 •β足够大时,总阻力将由气膜阻力所决定
•
四、化学吸收的增强因子
•液相反应利用率η
•CA
i
•有内扩散影响时的反应速
•η 率
•=
= •无内扩散影响时的反应速率
•反应扩散方 程 •将此方程进行无因次化
•
•
• 液相反应利用率η
•(气液反应中有效因子
•CA
)
i
•有内扩散影响时的反应速
•η 率
•=
= •无内扩散影响时的反应速率
•CA
i
•CAL •CAL
•
• 液相反应利用率η •(气液反应有效因子) η值的大小是对液相利用程度的一种度量: η=1表示化学反应在整个液相中均匀进行; η<1表示反应在液相中不均匀,液相利用不充分。 因此,称为液相利用率。
•
第四节 气液反应器概述 6-12 工业生产对气-液反应器的要求
(1)较高的生产强度 (2)有利于反应选择性的提高 (3)有利于降低能量消耗 (4)有利于反应温度的控制 (5)应能在较少流体流率下操作
•
6-12 工业生产对气-液反应器的要求
(1)应具备较高的生产强度 (a)气膜控制情况(βH很大) 气相容积传质系数大的反应器: 液体高度分散; 气体高速湍动。
•
6-7 一级不可逆反应
•分以下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反应速率很大,在液膜中反应完毕 •②虽尚未达快速反应,但从液膜中扩散至液相主体的 A组分在主体中反应完毕 •③反应速率很小,反应在液相主体中进行。
•
•①当反应速率很大,在液膜中反应完毕
•CAi
•
•②中速反应(CAL=0的情况)
•CAi
•CA
按化学反应和传递的相对大小区分为各种情况 二、液相主体中进行缓慢化学反应过程(慢反应) 液膜中的反应量远小于通过液膜传递的量
•M准数:代表了液膜中化学反应与传递之间相对速率的大小
•
八田 (Hatta) 准数
•八田准数是与气固催化反应thiele模数相对应的准数 •两者(平方)的物理意义:反应速率与扩散速率的比值
•环流反应器: •外环流
•
6-13 气液反应器的形式和特点 (6)搅拌鼓泡反应器(agitated tank reactor)
差别点: (1)单相传质过程(气固相催化反应)VS
相间传质过程(气液反应) (2)对流传质VS孔扩散传质
•
•传质方向
•?
•?
•Gas •porou sSolid
•Ga •Liqui
s
d
A: •
C=5mol/l
C=3mol/l
B: C=3mol/l
C=5mol/l
•
第一节 气-液反应平衡 6-1 气-液反应平衡
•
6-13 气液反应器的形式和特点 (5)鼓泡反应器(bubble column reactor)
•空心式:
•G
•塔式、管式、列管式气液鼓泡反应器 •L
•G
•L
•
•列管式气液鼓泡反应器
•
6-13 气液反应器的形式和特点 (5)鼓泡反应器(bubble column reactor)
•多段式: •L
•浓度分布曲线越弯曲,
•则β数值越来越大。
•
四、化学吸收的增强因子
•化学吸收的速率
•D
•β=
•纯物理吸收速率
•E’ •D ’
•DD’的斜率
•=
•>
•DE的斜率 1
•E
•反应速率越快,
•浓度分布曲线越弯曲,
•则β数值越来越大。
•
四、化学吸收的增强因子
•化学吸收的速率
•D
•β=
•纯物理吸收速率
•有反应时的浓度梯度
•
第四节 气液反应器概述 6-12 工业生产对气-液反应器的要求 (2)有利于反应选择性的提高 平行副反应:如主反应快于副反应,则采用
储液量较少的反应设备 连串副反应:返混较少的反应器,或半间歇
•
第四节 气液反应器概述
6-12 工业生产对气-液反应器的要求
(3)有利于降低能量消耗 反应热的回收,压力能的回收,分散液体所需要的
•G •L
•G
•G
•L
•
6-13 气液反应器的形式和特点
(5)鼓泡反应器(bubble column reactor)
• 内环流,
•G
•环己烷氧化塔
•(生成环己酮、己内酰胺)
•L
•(可用环烷酸钻催化)
•G
•G
•
6-13 气液反应器的形式和特点 (5)鼓泡反应器(bubble column reactor)
III 连续 膜状连续 填料反应器 降膜反应器
•
6-13 气液反应器的形式和特点 (1)填充床反应器(packed column reactor)
•G •L
•用于气液反应时,也可以并流操作
•G
•L
•
•麦拉派克 •(Mellapark)填料 •格利奇(Glitsch)填料
•
6-13 气液反应器的形式和特点 (2)板式反应器(tray column reactor)
动力。 (4)有利于反应温度的控制 降膜、板式塔、鼓泡塔:易;填料塔:难 (5)应能在较少流体流率下操作 填充床反应器、降膜反应器和喷射反应器有限制。
•
第四节 气液反应器概述
6-13 气液反应器的形式和特点
气相 液相
举例
I 分散 连续 鼓泡反应器 板式反应器
II 连续 分散 喷雾反应器 文氏反应器
反应在液相主体中进行
中速反应 反应在液膜和液相中进行
快反应
反应在液膜中进行完毕
瞬间反应 反应在膜内某处进行完毕
•
•中速反应 •瞬间反应
•快 •反 •应
•慢 •反 •应
•
四、化学吸收的增强因子
气液反应和气固相催化反应都是“边扩散边反 应”过程,但两者又各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 ,理论上处理气液反应与气固相催化反应的 方法也有异同。 气-固相催化反应:内扩散有效因子ζ
•G •L
•筛板情况
•G •L
•
6-13 气液反应器的形式和特点 (3)降膜反应器(falling film reactor)
•G •L
•G •L
•
6-13 气液反应器的形式和特点 (4)喷雾反应器(spray column reactor)
•G •L
•G •L
•
6-13 气液反应器的形式和特点 (5)鼓泡反应器(bubble column reactor)
•
(或φ)准数数值大
小的含义:
•M或φ数值越大:反应越快于 传质,传质速率越“跟不上 ”、“滞后于”反应速率, 则,浓度分布越显著。
•
•
(或φ)准数数值大小的含义:
•C
•p
i
G
•pi •G L
• (或φ)准 数数值大小的含义 : •M或φ数值越大, •C 反应越快于传质, L 浓度分布越显著。
•
•
喷射、文氏等反应器
•
6-12 工业生产对气-液反应器的要求 (1)应具备较高的生产强度
(b)快速反应情况(M准数远大于1) 反应基本上是在界面近旁的反应带(液膜)中进行, 要求反应器:表面积较大,具备一定的液相传质系数 填料反应器和板式反应器
•
6-12 工业生产对气-液反应器的要求 (1)应具备较高的生产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