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房管理制度修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病房管理制度修订
儿科病房是一个特殊的医疗场所,它服务的对象是年幼且脆弱的患儿。
为了提供更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保障患儿的健康和权益,我们对儿科病房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
以下是修订后的详细内容。
一、病房环境管理
1、保持病房的清洁卫生,每日定时进行清洁消毒,包括地面、墙壁、门窗、病床等。
特别要注意容易滋生细菌的角落和物品,如玩具、桌椅等。
2、定期更换病房内的床上用品和窗帘,确保其干净整洁。
3、控制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适宜患儿康复的范围内。
一
般来说,温度应保持在 22 26 摄氏度,湿度在 50% 60%。
4、维持病房内的安静,限制噪音的产生。
医护人员应轻声交谈,
避免大声喧哗。
病房内的设备也应选择低噪音的型号。
二、医疗护理管理
1、严格执行医嘱,确保患儿按时接受治疗和护理。
护士在执行医
嘱前,必须仔细核对患儿的姓名、床号、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等信息,确保无误。
2、加强对患儿病情的观察和记录。
护士应定时巡视病房,密切观
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症状变化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详
细的记录。
3、提高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例如,在进行静脉穿刺、采
血等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的发生。
4、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
向他们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案、护理要点等,提高他们的自我护理能力和配合度。
三、患儿管理
1、新入院患儿应及时进行评估,包括病情评估、生活自理能力评
估等,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为患儿佩戴身份识别腕带,上面注明患儿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确保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3、对于年龄较小、无法自主活动的患儿,应加强防护措施,如使
用床栏、约束带等,防止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4、鼓励患儿适当活动,但要根据病情进行合理安排,避免过度劳累。
四、家属管理
1、每位患儿限定 1 2 名家属陪护,以保持病房内的秩序和安静。
2、家属进入病房前,应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和消毒,防止将病菌
带入病房。
3、家属应遵守病房的管理制度,不得在病房内大声喧哗、吸烟、使用违规电器等。
4、医护人员应与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向他们反馈患儿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五、感染防控管理
1、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医护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进行各项操作前后,都必须认真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2、规范使用和处理医疗废物,按照分类收集、存放、运输和处置的要求进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3、加强病房内的通风换气,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儿,应采取隔离措施,按照感染防控的要求进行管理。
六、安全管理
1、定期检查病房内的设施设备,如病床、电器、消防器材等,确保其安全可靠。
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2、加强对药品和危险物品的管理,药品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晰,严格按照医嘱发放和使用。
危险物品如锐器、化学品等应妥善保管,防止意外发生。
3、做好防火、防盗、防跌倒等安全防范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和患儿家属的应急处理能力。
七、探视管理
1、探视时间应固定,并严格控制探视人数,避免过多人员进入病房,影响患儿休息和治疗。
2、探视人员应遵守探视规定,不得携带鲜花、宠物等可能影响病房环境和患儿健康的物品。
3、患有呼吸道感染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探视。
八、培训与考核
1、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包括业务知识、操作技能、服务理念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2、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激励他们认真履行职责。
总之,儿科病房管理制度的修订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患儿,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患儿的安全和健康。
我们将严格执行修订后的管理制度,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温馨、安全的医疗服务环境。
同时,我们也希望患儿家属能够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共同为患儿的康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