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欧洲科学技术的发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工会组织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载体 以满足教职工的多方位多层面的精神业余文化生活,陶冶 教职工的情操,促进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提高教职工的生活 质量,以培养教职工的团队精神,协作意识,更增强基层工 会组织的凝聚力与吸引力,通过文化建设把教职工的注意 力与兴奋点不断引导到学校整体发展目标上。 4.2 关心教职工生活,为教职工多办实事
使得欧洲重新获得和了解了古代希腊、罗马的科学知识,它 培养了欧洲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它是西欧社会开始走向繁 荣昌盛在文化上的初步表现,是当时社会进步的缩影。大学 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以上所举的两个社会的进步方面正是说明了中世纪的 科学技术成果,让我们了解到中世纪并不是一些学者所认 为的“黑暗时期”。中世纪在科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 键作用,也正是在此时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吸收,今天的 西方文化才得以产生和发展。科学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止科学的发展,只能起到促进或是延缓 的作用。中世纪的基督教会虽然对科学造成了摧残,但并不 等于说终止了科学的发展,科学像一股细流一样仍在涓涓 流淌。
古代希腊、罗马时期都曾出现过辉煌灿烂的科学文化, 如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学说,阿基米德的物理学,毕达哥拉斯 的数学,以及托勒密的宇宙模型等等。但随着西罗马帝国的 灭亡,灿烂辉煌的古希腊罗马的学术传统被一扫而光,那些 来自北方的蛮族文化非常地落后,更谈不上什么自然科学 知识,他们没有能力欣赏和保留古典文化,所能做的只是摧 毁古典文化。有的学者就认为,从公元 5 世纪西罗马帝国灭 亡到 15 世纪,欧洲进入了一个充满暴力、屠杀、野蛮、苦难 的中世纪时期,这段时期对近代科学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 响,被称为是欧洲历史上的“黑暗时期”。恩格斯把这个时期 称为“中世纪的黑夜”。十七世纪德国的人文主义者代表克 里斯托弗·凯勒所倡导的古代—— —中世纪—— —近代的三分 法的认识问题。他认为首先有伟大的古典希腊文明, 其次才
化的一个转折点。”[7] 公元 9 世纪,在意大利萨勒诺出现的医学研究中心,被
人们视为欧洲第一所大学。接着成立的是巴黎大学,它是巴 黎圣母院的一个分院,到 1170 年正式成为大学。随着文化学 术氛围的兴起,到了 15 世纪,整个西欧已经有了 80 所大学。
从大学起源上来看,大学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自由组 织的行会,自主管理,自行设置课程,并不受教会与皇室的 控制,与教会势力和城市世俗势力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作为 一种学术的研究机构,它重视学术独立自主,给学术长期稳 定自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制度保障。这是中世纪的 大学的宝贵遗产,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固定了下来,并且
欧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从公元
196
2 0 1 2. 0 5 ( 下 旬 刊)
广角
10 世纪后期,欧洲已普遍地使用水力和风力来推动水磨,风 养了一大批的医生、律师、牧师以及教师,这也为中世纪欧
磨加工粮食,后来水轮磨又被用于提水、压榨籽油、麦芽加 洲持续的繁荣打下了基础。虽然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并不是
广角
2 0 1 2. 0 5 ( 下 旬 刊)
浅析中世纪欧洲科学技术的发展
姚琳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3)
中图分类号:N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7894(2012)15- 0196- 02
摘 要 欧洲的中世纪被很多人认为是科学史上的 “黑暗 时期”,是科技发展的“漫漫长夜”。 虽然中世纪的基督教对 科学造成了摧残,但是中世纪的科学还是有了缓慢的发展, 似乎并没有一些学者所认为的中世纪完全是被黑暗所包 裹。 那种启蒙历史观中的中世纪黑暗说,似乎由于更加深入 的研究,这种说法正在完全地崩溃。 正如丹皮尔所说“中世 纪是近代的摇篮”。 中世纪传承了古代文化,孕育了近代科 学的萌芽。 本文将从中世纪科学技术的成就以及科学文化 的复苏—大学的兴起, 这两个方面来说明中世纪的科技发 展,以此来完全地否定黑暗时期的这种说法。 关键词 中世纪 黑暗时期 科学 技术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Medieval Europe // Yao Lin Abstract Medieval Europe is considered by many to be the "dark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he nigh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though the medieval Christian causes devastation in science field, medieval science still developed slowly.The enlightenment view of history in the medieval darkness seems to be due to a more in-depth study, but this statement is complete collapse. As Dampier said, "The medieval times is the cradle of modern times". The medieval was the heritage of ancient culture, and gave birth to modern science budding.From the aspects of the achiev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medieval times and the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revival— ——the rise of university,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development of mediev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 as to completely deny the“dark period”argument. Key words the medieval times;dark times;science;technology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430063,Wuhan,Hubei,China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2. [5] 张晓荣.聆听黑暗中的滴答声—— —浅析中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4). [6] 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哈罗德·多恩.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
从此确立了持续至今的大学模式。
[M].王鸣阳,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221.
1 中世纪的技术
在这段被称为欧洲“中世纪的黑夜”传统上认为科学技 术发展比较落后的时期,实际上在农业技术、手工业、采矿 冶金技术、机械技术、以水轮为动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 进步。[5]而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也有力地推动了欧洲 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从公元 6 世纪上半叶到 9 世纪末,欧洲在接受和吸收 了一系列文明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农业生产体系。 在农耕技术方面,采用了北方蛮族的重轮犁,这种犁耕出的 沟更深,便于灌溉,增加了粮食的产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 率,但是却比较笨重,需要牛来耕作。9 世纪时,利用马来耕 作逐渐在北欧地区普及。把项圈套上马肩以代替容易使马 感到气闷窒息的胸带,轻而易举地使马的拉力提高了 5 倍。这项发明来自中国的技术,11 世纪时传入欧洲,使得马 可以代替牛来耕作,不适合牛耕的地方也可以得到耕种。 农业、交通、商业都大蒙其利。到公元 8 世纪后期,欧洲出 现了三圃耕作制度,三圃耕作制度取代了两圃耕作,这种 耕作制度有利于保持地力,增加收益,使得产量提高了三分 之一,从而使得农业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在合理利用土地方 面还是很科学的。到公元 10 世纪之后,欧洲人已经向森林、 沼泽和海洋进军开垦,改造土壤,通过修筑堤坝围垦了大片 的耕地。
在欧洲文明史上,我们可以把中世纪分为两个阶段,第 一阶段是 11 世纪之前的几百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了 主导地位,农奴们整日地被束缚在繁重的作业之下,无暇关 心劳动技能的提高。而封建主之间相互冲突,钩心斗角,西 欧广大的土地上战火不休,这对当时的经济、科学、文化带 来了很大的破坏性影响。而此时,基督教会势力强大,为首 的罗马教会不仅在思想上牢牢地控制人们,而且也是政治 上的主宰者,宗教思想控制着人们的思想,抑制着科学技术 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陷入了低潮。后来,大约从 11 世 纪起,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欧洲中世纪所取得的科学成就 的历史意义并没有立即体现在中世纪当时,而主要是为后 来 16 和 17 世纪科学革命时期所出现的进一步发展在结构 和智力等方面打下了良好基础”。[3]丹皮尔说:“在科学历史 学家眼中,中世纪是现代的摇篮。”[4]
2 大学的兴起
欧洲大学的诞生是中世纪文化生活中最为辉煌的一 页,是欧洲人对世界文化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之一。大学通 过教育的形式途径,传承了人类的优秀文化资源和精神文 明。“中世纪早期的欧洲没有什么条理化的学问,然而在这 样的背景下却于 12 世纪出现了欧洲的大学,而且迅速在全 欧洲推广开来,从而成为历史上科学和知识走向组织规范
参考文献 [1] 丁福让.欧洲中世纪是黑暗的么[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6(8). [2]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九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社,1986:485. [3] 约翰·洛西.科学哲学历史导论[M].邱仁宗,译.武汉:华中工学院
出版社,1982. [4] 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李绗,译.桂林:广西
大学也为中世纪晚期的欧洲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培
编辑 王恒平
!!!!!!!!!!!!!!!!!!!!!!!!!!!!!!!!!!!!!!!!!!!!!
(上接第 177 页)
教师队伍的整体提高。
4 坚持以教职工为本,切实为教职工说话办事
工会各项工作要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并以此为方 向,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目标而服务,做到明确定位、保证 过程,做到帮忙中不添乱,增强服务广大教职工的意识,把 以人为本与和谐发展贯穿在工会工作的始终。 4.1 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组织开展丰富有深远的意义。它
起来了。16 世纪以后,兴起了工厂手工业,最初是佛罗伦萨, 随后是弗兰德尔,而圈地运动使英国迅速得到了发展。这种 经济模式加速了贸易,从而引发了地理大发现,而工场手工 业催生了资本主义经济。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的传入,大 大推动了欧洲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一批商业城市,形成 了一个以地中海为中心的贸易区。在中世纪欧洲经济迅速 发展起来的同时,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
工、磨石、制革以及采矿等行业。12 世纪欧洲的采矿业发展 把科学作为其追求的目标,但是它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理
起来了,以水为动力的矿井排水机械已经开始使用。14 世纪 论知识,培养了人们的理性思考能力,为后来欧洲科学技术
中国的养蚕技术传入欧洲,从此开始了自己的丝织品,纺织 的发展做了准备。
业得到了发展。15 世纪有了自己生产的瓷器,制糖业也发展
有复活的希腊文明的“文艺复兴”之后的近代。其间有一个 “ 中间时代”即完全处于“ 冬眠状态”的中世纪。[1]但是随着 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历史进行了更为客观深刻的 研究,这种观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与否定。这种观点不 仅由于没有能够掌握欧洲文明的特点, 因而是不妥当的, 而且 这种把希腊文化的产生、衰亡和在欧洲的复兴作为规范, 把 世界分成古代、中世纪、近代三部分的观点也是不贴切的。
使得欧洲重新获得和了解了古代希腊、罗马的科学知识,它 培养了欧洲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它是西欧社会开始走向繁 荣昌盛在文化上的初步表现,是当时社会进步的缩影。大学 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以上所举的两个社会的进步方面正是说明了中世纪的 科学技术成果,让我们了解到中世纪并不是一些学者所认 为的“黑暗时期”。中世纪在科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 键作用,也正是在此时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吸收,今天的 西方文化才得以产生和发展。科学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止科学的发展,只能起到促进或是延缓 的作用。中世纪的基督教会虽然对科学造成了摧残,但并不 等于说终止了科学的发展,科学像一股细流一样仍在涓涓 流淌。
古代希腊、罗马时期都曾出现过辉煌灿烂的科学文化, 如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学说,阿基米德的物理学,毕达哥拉斯 的数学,以及托勒密的宇宙模型等等。但随着西罗马帝国的 灭亡,灿烂辉煌的古希腊罗马的学术传统被一扫而光,那些 来自北方的蛮族文化非常地落后,更谈不上什么自然科学 知识,他们没有能力欣赏和保留古典文化,所能做的只是摧 毁古典文化。有的学者就认为,从公元 5 世纪西罗马帝国灭 亡到 15 世纪,欧洲进入了一个充满暴力、屠杀、野蛮、苦难 的中世纪时期,这段时期对近代科学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 响,被称为是欧洲历史上的“黑暗时期”。恩格斯把这个时期 称为“中世纪的黑夜”。十七世纪德国的人文主义者代表克 里斯托弗·凯勒所倡导的古代—— —中世纪—— —近代的三分 法的认识问题。他认为首先有伟大的古典希腊文明, 其次才
化的一个转折点。”[7] 公元 9 世纪,在意大利萨勒诺出现的医学研究中心,被
人们视为欧洲第一所大学。接着成立的是巴黎大学,它是巴 黎圣母院的一个分院,到 1170 年正式成为大学。随着文化学 术氛围的兴起,到了 15 世纪,整个西欧已经有了 80 所大学。
从大学起源上来看,大学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自由组 织的行会,自主管理,自行设置课程,并不受教会与皇室的 控制,与教会势力和城市世俗势力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作为 一种学术的研究机构,它重视学术独立自主,给学术长期稳 定自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制度保障。这是中世纪的 大学的宝贵遗产,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固定了下来,并且
欧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从公元
196
2 0 1 2. 0 5 ( 下 旬 刊)
广角
10 世纪后期,欧洲已普遍地使用水力和风力来推动水磨,风 养了一大批的医生、律师、牧师以及教师,这也为中世纪欧
磨加工粮食,后来水轮磨又被用于提水、压榨籽油、麦芽加 洲持续的繁荣打下了基础。虽然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并不是
广角
2 0 1 2. 0 5 ( 下 旬 刊)
浅析中世纪欧洲科学技术的发展
姚琳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3)
中图分类号:N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7894(2012)15- 0196- 02
摘 要 欧洲的中世纪被很多人认为是科学史上的 “黑暗 时期”,是科技发展的“漫漫长夜”。 虽然中世纪的基督教对 科学造成了摧残,但是中世纪的科学还是有了缓慢的发展, 似乎并没有一些学者所认为的中世纪完全是被黑暗所包 裹。 那种启蒙历史观中的中世纪黑暗说,似乎由于更加深入 的研究,这种说法正在完全地崩溃。 正如丹皮尔所说“中世 纪是近代的摇篮”。 中世纪传承了古代文化,孕育了近代科 学的萌芽。 本文将从中世纪科学技术的成就以及科学文化 的复苏—大学的兴起, 这两个方面来说明中世纪的科技发 展,以此来完全地否定黑暗时期的这种说法。 关键词 中世纪 黑暗时期 科学 技术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Medieval Europe // Yao Lin Abstract Medieval Europe is considered by many to be the "dark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he nigh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though the medieval Christian causes devastation in science field, medieval science still developed slowly.The enlightenment view of history in the medieval darkness seems to be due to a more in-depth study, but this statement is complete collapse. As Dampier said, "The medieval times is the cradle of modern times". The medieval was the heritage of ancient culture, and gave birth to modern science budding.From the aspects of the achiev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medieval times and the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revival— ——the rise of university,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development of mediev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 as to completely deny the“dark period”argument. Key words the medieval times;dark times;science;technology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430063,Wuhan,Hubei,China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2. [5] 张晓荣.聆听黑暗中的滴答声—— —浅析中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4). [6] 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哈罗德·多恩.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
从此确立了持续至今的大学模式。
[M].王鸣阳,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221.
1 中世纪的技术
在这段被称为欧洲“中世纪的黑夜”传统上认为科学技 术发展比较落后的时期,实际上在农业技术、手工业、采矿 冶金技术、机械技术、以水轮为动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 进步。[5]而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也有力地推动了欧洲 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从公元 6 世纪上半叶到 9 世纪末,欧洲在接受和吸收 了一系列文明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农业生产体系。 在农耕技术方面,采用了北方蛮族的重轮犁,这种犁耕出的 沟更深,便于灌溉,增加了粮食的产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 率,但是却比较笨重,需要牛来耕作。9 世纪时,利用马来耕 作逐渐在北欧地区普及。把项圈套上马肩以代替容易使马 感到气闷窒息的胸带,轻而易举地使马的拉力提高了 5 倍。这项发明来自中国的技术,11 世纪时传入欧洲,使得马 可以代替牛来耕作,不适合牛耕的地方也可以得到耕种。 农业、交通、商业都大蒙其利。到公元 8 世纪后期,欧洲出 现了三圃耕作制度,三圃耕作制度取代了两圃耕作,这种 耕作制度有利于保持地力,增加收益,使得产量提高了三分 之一,从而使得农业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在合理利用土地方 面还是很科学的。到公元 10 世纪之后,欧洲人已经向森林、 沼泽和海洋进军开垦,改造土壤,通过修筑堤坝围垦了大片 的耕地。
在欧洲文明史上,我们可以把中世纪分为两个阶段,第 一阶段是 11 世纪之前的几百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了 主导地位,农奴们整日地被束缚在繁重的作业之下,无暇关 心劳动技能的提高。而封建主之间相互冲突,钩心斗角,西 欧广大的土地上战火不休,这对当时的经济、科学、文化带 来了很大的破坏性影响。而此时,基督教会势力强大,为首 的罗马教会不仅在思想上牢牢地控制人们,而且也是政治 上的主宰者,宗教思想控制着人们的思想,抑制着科学技术 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陷入了低潮。后来,大约从 11 世 纪起,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欧洲中世纪所取得的科学成就 的历史意义并没有立即体现在中世纪当时,而主要是为后 来 16 和 17 世纪科学革命时期所出现的进一步发展在结构 和智力等方面打下了良好基础”。[3]丹皮尔说:“在科学历史 学家眼中,中世纪是现代的摇篮。”[4]
2 大学的兴起
欧洲大学的诞生是中世纪文化生活中最为辉煌的一 页,是欧洲人对世界文化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之一。大学通 过教育的形式途径,传承了人类的优秀文化资源和精神文 明。“中世纪早期的欧洲没有什么条理化的学问,然而在这 样的背景下却于 12 世纪出现了欧洲的大学,而且迅速在全 欧洲推广开来,从而成为历史上科学和知识走向组织规范
参考文献 [1] 丁福让.欧洲中世纪是黑暗的么[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6(8). [2]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九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社,1986:485. [3] 约翰·洛西.科学哲学历史导论[M].邱仁宗,译.武汉:华中工学院
出版社,1982. [4] 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李绗,译.桂林:广西
大学也为中世纪晚期的欧洲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培
编辑 王恒平
!!!!!!!!!!!!!!!!!!!!!!!!!!!!!!!!!!!!!!!!!!!!!
(上接第 177 页)
教师队伍的整体提高。
4 坚持以教职工为本,切实为教职工说话办事
工会各项工作要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并以此为方 向,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目标而服务,做到明确定位、保证 过程,做到帮忙中不添乱,增强服务广大教职工的意识,把 以人为本与和谐发展贯穿在工会工作的始终。 4.1 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组织开展丰富有深远的意义。它
起来了。16 世纪以后,兴起了工厂手工业,最初是佛罗伦萨, 随后是弗兰德尔,而圈地运动使英国迅速得到了发展。这种 经济模式加速了贸易,从而引发了地理大发现,而工场手工 业催生了资本主义经济。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的传入,大 大推动了欧洲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一批商业城市,形成 了一个以地中海为中心的贸易区。在中世纪欧洲经济迅速 发展起来的同时,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
工、磨石、制革以及采矿等行业。12 世纪欧洲的采矿业发展 把科学作为其追求的目标,但是它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理
起来了,以水为动力的矿井排水机械已经开始使用。14 世纪 论知识,培养了人们的理性思考能力,为后来欧洲科学技术
中国的养蚕技术传入欧洲,从此开始了自己的丝织品,纺织 的发展做了准备。
业得到了发展。15 世纪有了自己生产的瓷器,制糖业也发展
有复活的希腊文明的“文艺复兴”之后的近代。其间有一个 “ 中间时代”即完全处于“ 冬眠状态”的中世纪。[1]但是随着 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历史进行了更为客观深刻的 研究,这种观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与否定。这种观点不 仅由于没有能够掌握欧洲文明的特点, 因而是不妥当的, 而且 这种把希腊文化的产生、衰亡和在欧洲的复兴作为规范, 把 世界分成古代、中世纪、近代三部分的观点也是不贴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