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用药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用
药规律
荣乐;雷鸣
【期刊名称】《中医临床研究》
【年(卷),期】2024(16)5
【摘要】目的:探索分析中医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用药规律。
方法:收集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9月1日关于中医药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处方,筛选后导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录入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功效进行分析,采用关联规则、k-means 聚类算法进行演算进行分析。
结果:共收集91首有效方剂,涉及中药112味。
单味药用药频次以黄连最高,半夏次之;药性以寒性、温性为主,平性次之;药味以苦味、辛味最多,辅以甘味;归经中以脾经、胃经为主、肺经次之。
功效主要为清热类药、补虚类药、化湿类药、理气类药。
常用药物组合频次排前6位的分别为“黄连、半夏”“黄连、陈皮”“半夏、厚朴”“半夏、黄芩”“黄连、黄芩”“半夏、陈皮”;通过k-means聚类得到3对核心药物组合,分别为“黄连、半夏、陈皮、黄芩、厚朴”“厚朴、半夏、黄连、黄芩、甘草”“黄连、半夏、生姜、厚朴、苍术”。
结论:中医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以清热燥湿、理气调中为治疗原则,以辛开苦降为重要指导思想,以恢复脾胃气机升降为主要目的,以半夏泻心汤及王氏连朴饮为治疗基础方。
此方能通过降低机体炎症水平、抑制胃酸分泌、从而达到促进胃黏膜修复的作用,同时还能改善胃肠道动力,从而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预后。
【总页数】5页(P106-110)
【作者】荣乐;雷鸣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3.3
【相关文献】
1.基于数据挖掘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及差异研究
2.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用药规律
3.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气虚血瘀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研究
4.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李志中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分析
5.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刘德清治疗脾胃湿热证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临床用药规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