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苦作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一自古流传至今的名言,
激励多少有志之士,潜心书海,发奋攻读,为人类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在
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明了它的正确性。
可是,
今天却有人认为学生的学习太艰苦了,应该把“苦”字改为“乐”字、“巧”字,即“学海无涯乐作舟”、“学海无涯巧作舟”。
我认为这种说
法是很不恰当的,是非常有害的。
'
“苦作舟”为什么不能改成“乐作舟”学习既然是一艰苦劳动,靠苦
学精神才能取得进步,怎能把学习当作一种娱乐,一种游戏来对待呢有人
说学习是一种有趣的事、愉快的事,那也只有在“辛苦”、“刻苦”、
“苦学”之后,取得了进步,取得了成绩,才能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苦作舟”为什么不能改成“巧作舟”呢学习既然是一种艰苦的劳动,需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当然不能有取巧的想法。
有人说“巧”是指科学
的学习方法。
学习当然少不了科学的方法,但有了科学的方法,就可以不
下气力,不下功夫学习吗有了好的办法,仍需要刻苦学习,这样才能取得
更高的效率。
试想,仅仅有了好的办法,而不去刻苦学习,能行吗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这个“苦”字。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被马克思称为“超群的小说家”。
他为什么能
取得这么高的成就呢据记载,他在20多年里,一直辛辛苦苦、夜以继日
地工作,每天连续写作16小时以上,只睡三、四小时。
这不是够苦了吗!
他的巨大成就,是用“刻苦”换来的。
中国女排姑娘们风趣地说:“苦是
一副灵丹妙药。
我们要强大起来,就得每天吃这副药。
它虽然苦,却苦尽
甜来。
花,将在汗水中绽放。
”这话说得何等好呀!我们说,任何成功,
任何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一个“苦”字,都是用汗水换来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该把“学海无涯苦作舟”永远作为我们的座右铭,让它永远激励我们刻苦学习,勤奋学习,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
成功的背后是汗水
在我们的世界里,有一些成功的人士。
我们常常很羡慕这些人。
但多
数人只是看到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多少人能够看到他们努力的艰辛呢?
我认为:人们如果要想获得成功,那就必须去奋斗。
大家应该还没有
忘记,我国的运动健儿们在悉尼奥运会上为我国夺取了28枚金牌,为祖
国争了光。
他们在领奖台上的荣誉,是用了多少汗水换来的啊!金牌,是
他们每天都进行高强度训练的成果。
运动员们的奋斗,可以换来金牌;发
明家的奋斗,可以改变我们的世界。
由此可见,奋斗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在奋斗的道路上,我们是需要付出汗水的。
上天是很公平的,你付出
了多少,获得的成果也就有多少。
当今世界上,有哪个人是不需努力而获
得成功的呢?如果以前没有人去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血汗,为此奋斗,那
么中华人民共和国也不会成立;如果没有人们为“四化”而奋斗,付出汗水,那么也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同样地,如果现在不努力地奋斗,将来的中国也会日渐衰落。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奋斗才能获得成功呢?
爱迪生说过:“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
以当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我认为,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应该是明
确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这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目标,
那么要获得成功便成为一句空话。
其次,我们需要坚持不懈地奋斗。
在成
功的征途上,是充满坎坷、曲折的。
有人说过:“成功是战胜艰难险阻的
奋斗结晶。
”如果我们遇到一点点失败就放弃,那是绝对尝不到成功的滋
味的。
爱迪生一生中有1000多项发明,在当中,他经历过多少失败呢,
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事业,他曾经说:“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
我一样有价值。
”再次,机遇也是成功的因素之一。
我认为,只有在机遇
来临之际,明确目标并为之奋斗,才能够成功。
让我们在通向成功的征途上奋斗,用自己的汗水,换取成功的果实吧。
有志者事竟成
志,乃要有所作为的决心;成,是为有所成就。
凡学业、事业,小至
应试中第、谋取官职,大到江山社稷、民族兴旺,能有所成就者,无不有
志之人。
“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也一定可以做到!”这不是一句一时冲动
的豪言壮语,这是被歧视的中国人民的“志”,它让童第周、詹天佑在世
界人面前表达了中国人民的骄傲。
骨头最硬的中国现代作家鲁迅,在风云变幻,灾难深重,民族矛盾和
阶级矛盾极其尖锐、复杂的年代,义无反顾地揭反封建之旗帜而起,用无
比犀利的笔去唤醒沉睡的民众而成为现代最伟大的作家、思想家。
当初,
热衷于自然科学的青年鲁迅,觉醒到即使体格如何健壮的中国民众若也只
能做枪毙示众的材料,或当麻木的观众,这对于中国的社会改革是毫无意
义的,于是他拿起了笔,愿“我以我血荐轩辕”了。
如此刻骨的选择,如
此坚定的志向,让鲁迅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座昆仑。
俯首皆拾的桩桩事例无不说明了“志”对于“成”的重要。
无志之人
犹如置身于茫茫荒漠看不到绿洲而唯有汗竭而亡。
五岁即可“指物作诗立就”的仲永只因其父贪利,“日扳仲永环谒于
邑人,不使学”使其丧“志”最后“泯然众人矣”。
更有无“志”而“江
郎才尽”者,比比皆是。
若“仲永”“江郎”者因其才而立志,我们的祖
先也许就有太多的“爱迪生”了。
2
然而立志易,成就难。
西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二僧皆有
去南海之志,然,富者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而贫者一瓶一钵至矣。
为何?只为富者只“欲”未动,而贫者不懈努力。
如此,富者只是空想,即所立之志毫无付诸行动,这般纸上谈兵,与无志者有何两样?
因为有志,小溪汇成了大海;因为有志,枯枝盼到春的绿叶;因为有志,人类助长了山峰的高度。
让我们站在地平线上,构筑我们的梦想吧,
因为我们有志,并会为梦想拼搏的,我们将会是大海、绿叶,站在山顶的
那个就会是我们。
有志者事竟成。
我的金钱观
人活着需要钱,但不能只为钱而活着,钱是生活的条件,但不是生活
的惟一,在人类社会上有很多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我曾经看过一篇名为《追逐金钱,使人入狱》的文章(一个爱财如命
的追钱鬼——阿明的悔言):阿明很想用钱买社会地位,他认为有钱能使
鬼推磨,于是辞去公安的工作,去卖服装。
他的生意很好,渐渐阔绰起来,他认为他的“价值”与钱一样与日俱增,他更崇拜金钱,除了钱,便目空
一切。
无休止的金钱欲望,成了他加速堕落的催化剂。
为了弄更多的钱,
他逐渐走上诈骗的犯罪道路。
他骗走了家乡父老的147万元,骗了南方某
单位的130万元,从此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
他想出人头地,腰缠万贯,
却被一副冰凉的手铐紧紧地铐住了他的双手。
最后,他判坐牢15年,妻
子离开了他,他人生里最黄金的时刻将要在牢里度过,他失去了家庭、亲
人和自由。
阿明是一个怀有错误金钱观的典型例子,他虽有过很多钱,有
过短暂的欢乐和享受,但这只是昙花一现,如过眼云烟,他盲目和违法地
追求金钱,不仅毁掉了他的前程,同时给不少人带来了痛苦,葬送了不少
无辜者的幸福呢!这样值得吗金钱当真那样重要
不!金钱能买到床铺,却买不到睡眠;金钱能买到补药,却买不到健康;金钱能买到食物,却买不到胃口;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
金钱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
人生的追求是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的
满足固然重要,而崇高的理想、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幸福、知识和健康等,这是人生的追求,尽管其中不少内容和金钱有关,但却是金钱买不到的,
并非与金钱同值的。
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生命是短暂的,眼前的名利和金钱终有一天会烟消云散。
惟有好好把握机会,善用时间,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无私地奉献,有所发明和创造,为人类创造财富(精神和物质财富),为他人带来幸福,才能化短暂为永恒。
保尔柯察金曾经这样说过:“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金钱不是生活和人生的全部,创造有意义的人生,给生命画出彩虹,在3
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不断完善自己,创造光辉的业绩,造福子孙后代,让“生命”得以延续。
在人类社会中,有很多东西比金钱更重要,如高尚的人格、真挚的友谊、父母的亲情等,都是金钱“遥不可及”的。
即使你家财万贯,没有亲
人和朋友和你分享,那么,再多的钱又如何众叛亲离的你尽管表面有很多
东西(用钱买来的),但当你病了,或失意时,金钱能医治你,使你重新振
作吗独自享用山珍海味,又有何味人的生活,要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物质生活是我们的生活条件,而精神生活是支配人生的路标,比物质生活
更重要。
换句话说:有一颗真诚善良、光明磊落的心和高尚的情操,比金
钱更重要。
欣颖的《昙花的启示》里有这样一段话:“昙花将它的全部生命浓缩
成短短的两个小时,璀璨绮丽地盛开在人间,我想它绽放的刻,已与永恒
连为一体,成为永生的一部份了。
于是我忽然醒悟到人的生命也不在乎岁
月的长短,而在乎人的生命是否在短暂的时间中,吐露出人生的芳香,散
发出人性的光辉,照耀千古,与宇宙并存,同日月争辉。
我的金钱观是:
幸福不是建筑在金钱悬崖上那样高不可攀的小花。
金钱是渺小的,有意义
的人生才是伟大,是值得我们去推崇的、攀登的高峰,惟有以高尚的品格
为路标,才能攀上有意义的人生巅峰。
时间与勤奋
时间常常不知不觉地从我们身边溜走,它是看不见、买不到、摸不着、留不住的。
我们虽然不能控制它,但却可以好好地利用时间来做有意义的
事情;勤奋地工作,用短暂的一生去写上光辉的历史一页。
有些人不知时间宝贵,终日懒惰无聊,游手好闲,好逸恶劳。
将时间
用来玩乐,不思进取,甚至作奸犯科,令时间白白浪费,到年老力衰,方
才明白时间的宝贵,方才懂得珍惜时间,可惜为时已晚,时光一去不复返,到头来一事无成,虚度光阴,后悔莫及!
有些人就把时间用到好处,利用它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刻苦钻研,创
造发明,为世界做出伟大的贡献。
就像爱迪生发明电灯,他除了有坚毅的
决心外,而其成就全靠锲而不舍,努力抓住每分每秒,废寝忘食的精神。
古今中外的伟大名人之所以有无数丰功伟绩,流芳百世,皆因他们是成功
的时间管理者,能抓紧时间,充分发挥他们的智能和勤奋的精神,使自己
一辈子生活得充实愉快。
中国有彦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成功非侥幸,
学生在求学阶段,应好好地爱惜时间,勤奋读书,不可贪懒。
切勿日复一日,荒废学业。
清朝钱鹤滩指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4
除了善用时间外,要取得优异成绩,便不可忘记勤奋的重要性。
如果
懒惰,怕吃苦,是绝对不会有成就的。
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
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这是我们必须牢记的痤右铭。
理想与成功
理想就是将来的远大志向。
人人都有理想,有的人想当科学家,有的
人想当运动员……如果有人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当
医生!”假如他还要打破沙锅纹(问)到底的话,那就得慢慢说了。
记得上三年级的时候,我得了感冒,每天都要到医院去打针。
那时感
冒算是很严重,不能上操,不能和同学们在操场上玩耍,便没了一点儿精神。
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说:“不要得这么一点小病就没有了精神。
有的
人比你的病还严重,但他们还是像正常人一样,该干什么干什么。
因为生
病而愁眉不展,不值得。
”从那天起,我不但又有了精神,病也好了许多。
从此我还下定决心当一名优秀的医生,治好所有人的病。
理想说起来简单,不是很容易就能实现的,得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
俗话说,“苦尽甘来”,只有现在吃苦将来才能轻松。
有一天,白天有事,我的作业没有完成。
回家已经晚上9点多了,我才打开了语文书。
30分钟过去了,1个小时过去了,我还在拼命地写。
爸爸催我吃西瓜,两牙西瓜用不了5分钟。
我第一次感到时间是那样重要。
吃完瓜,我又继续开始“工作”了。
快11点了,妈妈劝我:“赶快洗个澡,去睡吧,今天是个特殊,剩下的作业明天再做。
”当时我也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但为了不增加第二天的作业量,我拿出最后的精力,终于赶11点完成了作业。
第二天,爸爸给我的评判是“优”。
这是我自己努力的成果,心中很是高兴。
以前,我在里屋做作业时,被电视的声音吸引着,会偷偷地爬在门上偷听。
现在,我已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自己可以克制自己了。
这也算是一个大进步。
学习有时会挤掉玩的时间,可是,只有现在抓紧学习,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不会后悔。
梅花香自苦寒来
5
摘要:中国女排姑娘们风趣地说:“苦是一副灵丹妙药。
我们要强大起来,就得每天吃这副药。
它虽然苦,却苦尽甜来。
花,将在汗水中绽放。
”这话说得何等好呀!我们说,任何成功,任何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一个“苦”字,都是用汗水换来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一自古流传至今的名言,激励多少有志之士,潜心书海,发奋攻读,为人类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明了它的正确性。
可是,今天却有人认为学生的学习太艰苦了,应该把“苦”字改为“乐”字、“巧”字,即“学海无涯乐作舟”、“学海无涯巧作舟”。
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很不恰当的,是非常有害的。
'
“苦作舟”为什么不能改成“乐作舟”学习既然是一艰苦劳动,靠苦
学精神才能取得进步,怎能把学习当作一种娱乐,一种游戏来对待呢有人
说学习是一种有趣的事、愉快的事,那也只有在“辛苦”、“刻苦”、
“苦学”之后,取得了进步,取得了成绩,才能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苦作舟”为什么不能改成“巧作舟”呢学习既然是一种艰苦的劳动,需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当然不能有取巧的想法。
有人说“巧”是指科学
的学习方法。
学习当然少不了科学的方法,但有了科学的方法,就可以不
下气力,不下功夫学习吗有了好的办法,仍需要刻苦学习,这样才能取得
更高的效率。
试想,仅仅有了好的办法,而不去刻苦学习,能行吗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这个“苦”字。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被马克思称为“超群的小说家”。
他为什么能
取得这么高的成就呢据记载,他在20多年里,一直辛辛苦苦、夜以继日
地工作,每天连续写作16小时以上,只睡三、四小时。
这不是够苦了吗!
他的巨大成就,是用“刻苦”换来的。
中国女排姑娘们风趣地说:“苦是一副灵丹妙药。
我们要强大起来,
就得每天吃这副药。
它虽然苦,却苦尽甜来。
花,将在汗水中绽放。
”这
话说得何等好呀!我们说,任何成功,任何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一个“苦”字,都是用汗水换来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该把“学海无涯苦作舟”永远作为我们的座右铭,让它永远激励我们刻苦学习,勤奋学习,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
篇三:《学海无涯苦作舟》
《学海无涯苦作舟》
一、主题活动背景马上就要进行期中考试了,可学生们每天还不能认
真完成各项作业,更不用说自觉复习各门功课了,举行这次班会非常重要。
二、活动目的
教育学生珍惜人生最美好的时期——青少年时期,以古今中外名人为
榜样,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刻苦学习。
三、活动准备
1、提前一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家中或图书馆搜集有关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名言故
事,并阐明含义,写出给自己的启示或体会。
2、让同学收集本班同学珍惜时间、刻苦学习(锻炼)的故事,三言
两语,力求广泛。
3、班会前3天由班长、学习委员整理好同学收集的名人名言和故事,熟悉内容,安排重点
发言人及发言顺序,再发下去让同学修改完善,通知所有同学做好发
言准备。
4、设男女主持人,根据情况可开展“我喜爱的一句名言”征答。
5、教室布置:由宣传委员和文娱委员负责:(1)桌子摆成“几”字形,发言席上最好摆上
鲜花(2)黑板上画上大钟,阶梯式书山,冠以“莫让年华付水流”
标题。
四、活动程序
主持人乙:很高兴与主持人甲共同主持这次的主题班会,举办本次班
会意在帮助大家提高认识,开阔视野,珍惜青春年华,认真刻苦学习。
首
先请大家谈谈自己读书时的感受。
(三四人发言)
主持人甲: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真精彩。
确实,书是智慧的结晶,历
史的再现,洞察社会的门窗,开启心灵的钥匙。
青少年是积累知识、增长
才干,刻苦攻读,施展才华的人生的黄金时期。
古今中外有许多名人用名
言来说明青少年时期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下面就请同学说说。
(在介
绍的时候要口语清楚,说清国籍、朝代,说清含义,说清体会,其余同学
亦可讨论)
(五六人发言)
主持人乙:历史上凡有成就者都是少年立志,惜时如金,刻苦求学,
矢志不渝的,下面请大家来介绍这一方面的故事。
(五六人发言)
主持人甲:听了大家的介绍真让人受益不浅。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
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山带生命,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所
说的那样:“生命属于人们只有一次(大家一起背诵)
主持人乙:这段话曾成为无数进步青年的座右铭,现在,它仍激励着
千千万万青少年、革命者去和各种困难作斗争。
请大家举例来讲讲。
(三四人发言)
主持人甲:刚才我们大家听了古今中外好多名人勤奋学习的例子,他
们那种刻苦的精神,不懈的努力,矢志不渝的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
其实,
在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班级,也有不少刻苦学习的好人好事,请同学来介绍。
(学生五六人,德、智、体、美、劳方面)
主持人乙: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主持人甲: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主持人乙:让我们记住名人的告诫
主持人甲:让我们牢记我们的使命。
主持人甲:莫让年华付水流
主持人乙:不负老师、家长的嘱托,扎实学习
主持人甲:不负历史、人民的期望,勤奋学习
合:以我们优异的成绩向祖国汇报。
(主持人退场,班主任总结发言)
附:相关故事
1、鲁班学艺的故事:鲁班从小勤奋学习,废寝忘食,刻苦钻研,最终成为木匠祖师
2、匡衡的故事:
西汉时候,有个十分好学的青年叫匡衡,但因家境贫寒无钱点灯,一到夜晚他家屋内一片漆黑,没法读书。
怎么办呢一天晚上,他见隔壁人家点着蜡烛,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微微透过洞口的烛光映在书上,就这样,他每天晚上都借邻居的灯光读书,直到邻居熄灯为止。
匡衡就是这样在学习条件很差的客观环境中,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创
造条件,学到了知识,后来成为西汉有名的学者。
这说明,外界环境和条件,是人们学习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一个人要取得成绩,关键
在于自己的刻苦努力。
3、悬梁刺股的故事: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
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
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
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
书学习。
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
在年轻时,由于
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
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
冷淡,瞧不起他。
这对他的刺激很大。
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
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
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
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这样,猛然间
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从
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
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
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
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4、邓亚平的故事:邓亚萍在人生不同的阶段都有刻苦努力,不懈追
求的事迹激励着后来人。
童年时期: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
于是,年幼的邓亚萍
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
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
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
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运动员时期: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对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
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