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日本北海道传统婚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5
2014年9月下半月刊
艺术文化交流
据日本最早的神话书籍《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天神伊邪那岐命和他的妹妹伊邪那美命生了日本诸岛和日本众神。

他们在淤能碁呂島竖起天之柱,伊邪那岐命对伊邪那美命说:“我们绕着天之柱走,相遇了就结婚。

你从右边,我从左边,绕着相遇吧。

”按照约定,两人相遇后,伊邪那岐命说:“啊!好可爱的女孩子!”伊邪那美命回应道:“啊!好棒的男子!”,然后他们便结合了。

这就是日本结婚式的起源。

镰仓时代初期之前,日本结婚形式普遍是“妻问婚”,即“招婿婚”,男子要到女子家,如果能连续三晚都在一起,则婚姻成立。

第三日,男女双方向女方父母说明,并由女方家设宴招待亲友(亲友仅限女方家的),这称为“露显”,相当于现在的披露宴。

日本的结婚仪式主要分为神前结婚式、佛前结婚式、教会结婚式和人前结婚式等四种。

神前结婚式是最传统的婚礼形式,是以日本神道教为基础,在神社的神殿内举行。

佛前结婚式是向佛祖宣誓结婚的仪式,在日本不太流行。

教会结婚式根据教派的不同而又分为几种,最常见的是基督教会式。

本来原则上只有信徒才能在教堂举行婚礼,但现在大多数日本人认为结婚仪式与宗教信仰无关,即使不是信徒,只要在教堂里接受简单的培训也同样可以采用这种结婚形式。

人前结婚式就是在宾馆、酒店等公众场所安排好场地,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中结婚。

最近,日本也出现了很多新的结婚形式。

例如,两人结婚式、国外结婚式等。

人前结婚式也更加现代化,不再局限于传统习惯、风俗,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各种新点子,自由创新。

另外,结婚式和披露宴的形式更简化,越来越多的人注重更有效地安排经费。

现在的一些结婚披露宴出现了由新郎新娘主办,双方父母和媒人不参加的形式,或是由朋友主办,实行会费制的形式。

这样的披露宴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比如,北海道从很早之前就是以会费制为主流。

现在,在北海道举行的结婚式有80-90%是会费制。

这对于北海道出身的人来说是很自然的,但却会令来自其他地方的宾客倍感意外。

最让人困惑的是,送礼金会收到收据,宴席上双方父母坐在上座。

现在的会费制是由新郎新娘的上司或朋友作为发起人,亲属和同事、朋友大家一起交纳一定的会费来为新人庆祝的结婚形式。

披露宴称作“祝贺会”,发起人担任主办人。

因而,座次顺序即为,双方父母和亲属作为宾客坐在上座,主办人即使是新郎新娘的上司也要坐下座。

发起人会在婚礼会场的接待处收取一定的会费,然后将写有仪式程序及座次的安排表连同收据一起交给来宾。

其实,这种会费制结婚式并不是诞生于北海道,1869开始正式开拓北海道时并没有这种形式。

直到昭和30(1955)年代,人们结婚的对象都是选择生活习惯一样的国民或同宗派的人。

结婚仪式沿用出生地的习俗,新娘入门的时候要点炉火,
吃送别饭等等。

通常按照订婚→女方家摆告别宴→迎亲→男方家摆披露宴的程序进行,整个仪式会持续数日。

跨越津轻海峡,由本州移居北海道南部及沿海地区的情况自古就有,到了明治时期,由于国策的推行,促进了日本各地大量人口移居。

而大批农民移居内陆地方则是到了明治20年代以后。

开拓的历史也伴随着残酷的劳动。

最初,移居者对故乡都抱有强烈的思念之情。

在居住着很多异乡人的内陆地方,由于文化差异,本地人和移居来的异乡人之间发生各种文化纠葛。

即便在配偶的选择上也带来很大影响。

最初移居到北海道的人大都是在故乡就结了婚的,夫妻双方是同一个地方出生,并且生活也不宽裕。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和被政府授予土地的集团移居者不同,是大农场的小佃户,他们慢慢摸索向自耕农转变的道路,为寻求适宜的居住地多少次的迁移。

有很多人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成为自耕农,也有许多人是通过二战后土地解放独立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第二代、第三代移居者也逐渐结婚了。

从数量上来看,虽然不同府县出身的婚姻有很多,但是,有着相同文化的同乡之间的婚姻格外显眼。

这其中就有“兄妹婚”。

“兄妹婚”在昭和初期到二战后持续了不长的一段时间。

一种是双方父母为同性兄弟或姐妹的平行兄妹婚,另一种是双方父母为异性兄妹或姐弟的交叉兄妹婚。

日本是以农耕为中心的社会,婚姻多以门第相当的阶层为对象。

为了防止家产分散,因而同族间进行嫁娶,这种形态下交叉兄妹婚比较多;没有多少家产、兄弟婚后几家继续同住的复合家庭,为了避免财产分配,双方父母为同性兄弟的平行兄妹婚是首选。

总之,这种形态的婚姻和财产继承有着密切关系。

兄妹婚被认为是同乡之间婚姻的延伸。

在比较容易得到自耕地的北海道,家产继承并没有直接影响到婚姻形态。

但是,移居者在北海道亲属少,为了加强亲人之间的关系因而举行兄妹婚。

同时,也是为了减轻冠婚葬祭的庞大费用对家庭经济的影响。

随着时代发展,北海道的移居者之间、移居者同本地住民之间形态、文化等各方面互相融合,认为北海道就是自己故乡的人越来越多,自己同一性的意识逐渐确立。

加之,二战后土地改革及工业化进程,人口流动增大,婚姻对象的选择也不再受到局限。

现在的年轻人思想更加自由、富于创新,涌现出各种各样新奇的结婚仪式。

有的年轻人打破传统,致力保护环境提倡绿色婚礼,不选择精美的纸质请柬,而是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邀请亲朋好友出席婚礼。

有些人的婚礼中,仪式的重头戏之一切蛋糕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新人共同种植一棵桃树。

也有喜爱户外运动的登山或滑雪爱好者乘坐直升机在空中举行婚礼;游泳爱好者在水中举行水中结婚仪式等等。

庄严而又凸显个性,尊重传统又充满活力与时代感,现在的婚礼愈发令人印象深刻。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张 颖
日本的结婚仪式主要分为神前结婚式、佛前结婚式、教会结婚式和人前结婚式等四种。

随着时代发展,现在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形式,人前结婚式也更加现代化,不再局限于传统习惯、风俗。

本文主要考察北海道会费制结婚式及兄妹婚的根源。

分析日本北海道传统婚俗
作者简介:张颖(1979—)女 陕西省宝鸡市人 硕士 助教 日语语言文学。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