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新课标八上第9课《台阶》学案.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9课《台阶》学案
[来源:学优中考网]
[来源:学优中考网xYzKw]
教师寄语:拥有思想的瞬间,是幸福的;拥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拥有父爱也是幸福的。
------ 史骐生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
1、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
2、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资料袋:
走进作者:李森祥(1956 —):衢州人。
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
1991年调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专业作家。
1986年《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
近年来发表小说颇多。
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小学老师》被《小说月报》等选载,获1991年《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1990—1992浙江省优秀文学奖。
学习过程:
基础知识:
1、自读课文,注音或释词。
凹()加)珞(
)
涎
(
)水揩
(
)嘎
( )
黏()撬()筹()划过瘾() 尴尬
( )[来源:学优中考网]
加)嗒熬()住憋()住门槛
()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整体感知:
2、故事的叙述线索是什么?“文眼”(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是什么?
[来源:xYzkW. Com]
3、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来源:学优中考网xYzKw]
[来源:学优中考网]
合作探究,
4、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那么多笔墨?
探究人物形象:
5、课文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谈谈“父亲” 这一形象所代表的意义。
品味语言:
6、再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或最让你感动的语句,又感情的朗读出来并赏析。
[来 源:学优中考网xYzkw ]
拓展迁移:
7、请用第三人称复述最能表现人物主要特点的情节,在复述的过程中注意刻画 人物的心理活动。
要求口齿清楚,内容连贯,并富于感情。
学习小结:
8、通过本文的学习,我的收获是
[来源:学优中考网]
(2) 、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
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 很粗暴的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一一动吗!
1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
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 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
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②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 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身上淌着一片大汗,顾不得揩一把,就往门 口的台阶上一坐。
他开始“磨刀”。
“磨刀”就是过烟瘾。
烟吃饱了,“刀”快, 活做得去。
台阶旁栽着一裸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
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 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 那专注的目光。
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父亲磨好了 “刀”。
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 就匆忙地下田去。
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
他砍柴一 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
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
那时我不知道 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 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墙边。
一个冬天 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父亲就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
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 堆得小山般高。
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
(1)、“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漫长”有多长?他都做了哪些准备? A.凹函(dang) 门槛(k^n) 涎水Cyan)
摔跤(jiao) B.泥浆(jiang)
中考网]
着落(zhud) 淌汗(tang) 烟瘾(yin) C.旺盛(sh^ng) 黏性(nian)
尴尬(gdn) 胯骨(kua) D.醒悟(xing) 晌午(shang) 10、说说下列句子属于哪种描写方法, 嘎叽(ga) 并分析其作用
扁担(dan)
达标检测
(1)、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
[来源:学优 9、选择下面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从第⑥段中的加粗词语,分析父亲的辛苦。
(3)选文表现了父亲怎样的精神?
(4)父亲的准备过程是艰苦的,它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来源:xYzkW. Com]
作业:
12、为自己的父亲写一首小诗,赞扬他的美德!
13、学唱一首赞扬父亲的歌唱给爸爸。
附:达标检测题的参考答案:
9、A 10、(1)、动作描写,表现父亲由于喜悦而手足无措的样子。
(2)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表现父亲因年老而挑水时有些吃力,可是自己却不愿承认自己的衰老。
说明父亲的倔强,要强。
11、(1)、“漫长”指他准备了大半辈子。
“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从建房需要的经济与物质即建材上进行了准备。
(2)、“鸣叫三遍”出发,“黄昏贴近”归来, 说明了父亲出外一天劳动时间之长;“很疲倦”描写父亲的神态,表现他劳累的程度;“磨穿了底”说明他走路之多、之远。
(3)、父亲具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4)、根源在于农村的经济落后。
父亲的现金收入的来源是砍柴,起早贪黑,砍一天柴,才得一元五角,许多建材是捡来的。
他的积累是如此艰难,归根到底是因为农村的经济极端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