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专题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州地区为例
【梳理归纳】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调整
(1) 产业比重下降,产业比重上升。

(2) 产业比重下降,、产业比重上升。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3.良好的区位条件:毗邻,靠近东南亚,有利于接受港澳产业的,参与。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答案】产业结构
第二第三
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
港澳扩散扩散
【注意提示】图示法记忆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条件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工业化进程呈现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0年)
主导产业:型产业
优点:一些工厂迅速成为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
缺点:吸引的外资额及的增长相对较慢
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
主导产业:产业
面临问题:优势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需进行产业升级2.城市化
(1)现状:我国城市分布最为的地区之一。

(2)表现
城镇猛增,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
城市迅速扩大
【答案】劳动密集国内工业增加值
高新技术政策
密集数量规模
【注意提示】
1.城市群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

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或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它具有一下四个特征:①高密度的聚落;②一国乃至全球的发展枢纽;③拥有发达的网络结构;④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

2.工业化
工业化是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展并达到占统治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以农业占统治地位向工业占统治地位的转变,它使一个国家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现代化工业国。

三、问题与对策
1.问题产生的原因
(1)受地区和等条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2)缺乏合理的。

2.问题表现
(1) 面临困境。

(2) 相对落后。

(3) 问题日趋严重。

3.对策
(1) 调整:发展重工业和,推动产业升级。

(2)构建城市群。

(3)加强。

【答案】产业基础市场腹地规划与管理
产业升级城市建设生态环境
产业结构机械制造业大珠江三角洲规划与管理
【思考导读】
1.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2.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有哪些?
3.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4.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一般会出现哪些问题?
5.不同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何不同?
【参考答案】
1.自然环境优越(地势低缓,气候条件好,河网密布,交通便利,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劳动力优势和侨乡优势;文化、教育科技发达;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

2.(1)矿产资源和能源缺乏;(2)位于我国南部沿海,经济腹地较小,辐射的国内市场范围有限。

3.城市化和工业化密切相关,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城市有较高的收入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对农业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

(2)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科技、文化、交通,以及各项经济
活动向城镇集聚,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4.环境问题,城市发展空间不足问题,水资源供给问题,就业问题等。

5.因为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产生的问题也各不相同。

【尝试练习】
1.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所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
A.产业基础
B.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
C.著名的侨乡
D.腹地范围
【答案】C
下图为“1980~2008年深圳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2-4题。

2.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主要区位条件有( )
①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条件优越②位于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地区
③位于珠江口,水陆交通便利④位于珠江三角洲,科技力量雄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1990年以前深圳工业产值增长缓慢,主要原因是( )
①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②劳动力相对不足
③工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④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4.深圳从1980年的3万多人口,到目前常住人口超过1 000万,有关其人口快速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主要由于该市工业快速发展②反映该市的出生率持续升高
③使城市用地类型趋于单一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2.D 3.B 4.A
城市流是人、物、信息、资金、技术等在城市间发生的流动现象。

下表是2008年中国部分省区之间的城市流强度(不包括港澳台),城市流强度是区域城市间相互联系中城市外向功能(集聚与辐射)所产生的影响量。

读下表,回答5~6题。

5.根据图表材料,正确的是( )
A.城市流强度倍数:广东/上海>贵州/西藏
B.后五位省级区地跨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C.有2个省级区既没海岸线也没有陆疆
D.与山东相邻的省区有江苏、上海、北京
6.广东城市流强度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理位置优越②城市群规模较大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生态环境好⑤政策引导⑥科技水平高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答案】5.B 6.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