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上9课《古诗三首》练习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mù sè yín shī tí mù cè miàn lú shān
yǒu yuán jiànɡ luò fèi lì wén zhānɡ shān fēnɡ
二、选择题。
1.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一组词语是()。
A. 降落伞(xiánɡ)阁楼(ɡé)
B.萧瑟(shè)投降(xiánɡ)
C.骚客(shāo)文章(zhānɡ)
D.谦逊(xùn)浪费(fèi)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下列词语“逊”的意思和诗句中“逊”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出言不逊 B稍逊一筹 C黄帝逊位
3.对于本文中三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A.《暮江吟》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B.这三首诗都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C.《雪梅》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雪梅争春的情趣,表达了诗人对雪梅的喜爱之情。
4.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三、用诗句回答问题。
1.“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
2.《暮江吟》一诗中含有比喻的诗句是:。
3.《雪梅》一诗中“雪”和“梅”对比的诗句是:,。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解释词语:可怜:真珠:
(2)诗中作者把比作,把比作,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的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色景色,读到这两句诗我会想到这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四、古诗赏读《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诗人。
2.解释词语:题:缘:不识: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处在、、、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
这两句诗的意思
是。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练习题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mù sè yín shī tí mù cè miàn lú shān
暮色吟诗题目侧面庐山
yǒu yuán jiànɡ luò fèi lì wén zhānɡ
shān fēnɡ
有缘降落费力文章
山峰
二、选择题。
1.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一组词语是( D)。
A. 降落伞(xiánɡ) jiànɡ阁楼(ɡé)
B.萧瑟(shè)sè投降(xiánɡ)
C.骚客(shāo)sāo 文章(zhānɡ)
D.谦逊(xùn)浪费(fèi)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下列词语“逊”的意思和诗句中“逊”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B )。
A出言不逊(谦让、有礼貌) B稍逊一筹(输) C黄帝逊位(退让)
3.对于本文中三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B )。
A.《暮江吟》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B.这三首诗都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暮江吟》没有蕴含人生哲理)
C.《雪梅》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雪梅争春的情趣,表达了诗人对雪梅的喜爱之情。
4.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C)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三、用诗句回答问题。
1.“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2.《暮江吟》一诗中含有比喻的诗句是: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3.《雪梅》一诗中“雪”和“梅”对比的诗句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解释词语:可怜:可爱真珠:珍珠
(2)诗中作者把露珠比作珍珠,把月亮比作弓,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的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色景色,读到这两句诗我会想到这样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九月初三的江边夜色可爱极了,月色降临,空气湿润,草木上都凝结起露珠,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月亮刚出现,还是月牙儿,弯弯的月亮像弓一样。
我感觉秋天的夜晚美丽极了!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四、古诗赏读《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宋诗人苏轼。
2.解释词语:题:书写、题写缘:因为不识:不知道、不认识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横、侧不同的角度,处在远、近、高、低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从正面看庐山山绵起伏、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就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