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状物散文表现手法探究--比较阅读《囚绿记》和《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例研究
新教师教学设计理念: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标准要求,在必修阶段让学
生掌握一定的表现手法便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正是基于以上要求,我设计了本教学案例,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师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散文名家作品,让学生了解写景状物散文的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学生了解写景状物散文的表现手法,提高散文鉴赏和写作能力。

德育目标:感受进步青年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

写景状物散文表现手法探究——比较阅读《囚绿记》和《绿》
白福仁
(七台河市实验高中 黑龙江 七台河 154600)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268-02
一、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数学(文科)试题特点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遵循《考试大纲》中的命题指导思想,试卷从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地考查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体现了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

试题在题型、题量、分值上与去年完全相同。

试题在难度、知识分布与覆盖上保持相对稳定,避免了大起大落。

在主观题中侧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同时兼顾考查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本质的理解与继续学习的潜能。

侧重对学生能力的检测。

知识点覆盖率较高,有很多试题紧扣概念、定义、定理、公式,源于课本的基础知识,重视了通性、通法和基本数学思路的运用。

试题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开放性和创新性,无偏题、怪题,既考查了考生的共同基础,又满足了不同考生的选择需求。

主干考点相对稳定,局部有变化。

如:第(8)、(18)题;突出基础知识,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如:第(4)、(7)题;突出能力考查,渗透数学应用意识。

如:第(11)、(12)、(20)、(21)题;追求创新,题目与时俱进。

如:第(3)、(19)题。

此外,对比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数学文科与理科试题发现:今年客观题(3)(6)(8)(10)(11)题均与理科试题相同,文理主观题(17)题背景大致相同,理科(18)题并没有像以往考查分布列,这在一定程度上难度降低。

文理(19)题背景完全相同,文科立体几何试题难度比较稳定,理科立体几何难度有所下降,(20)题一个设问大致相同。

等等迹象看出,文理试题有趋同的趋势,这是偶然还是必然?或是为今后文理不分科做铺垫?我们不得而知。

二、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数学(文科)试题与往年试题对比数据分析
(一)2014—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数学(文科)试题部分题型分数对比(限吉林省部分考生的调查数据)
从数据来看,2015年学生的填空题的平均分有所下降,体现在第15题和16题。

题不难,但易错。

17题学生对题干“AD 平分∠BAC ”的信息处理有障碍,平均分降低,为2.02分。

概率统计题平均分降低、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题的平均分均升高,与前面分析的试题特点吻合。

相比去年,选做题总体平均分略升高。

(二)2013—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数学(文科)试题知识分布对比
集合、复数、数列、线性规划、算法、平面向量、概率统计这几部分内容考查知识点没有太多变化。

三角函数的考查仅出现在解答题中,和往年比减少了一个题目。

加强对函数性质的考查,选择题的11题和12题均考查了函数性质,难度有所增加。

立体几何和概率统计较往年都有所创新,立体几何第一问不再是证明
线面位置关系,而是画截面图。

解析几何在客观题中难度有所降低,分别是第7题和15题,比较好处理。

导数的考查虽然一直都围绕导数在研究函数性质方面的应用及分类讨论思想等,但今年导数题的特点是:得满分难,但上手易。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选做题较往年难度有所增加,学生答题效果不理想。

特别是选做不等式选讲的学生,证明充要性的问题有待提高。

三、对2016届高三数学教学的备考建议
高三总复习阶段是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整合、提升解题能力的最关键时期。

(一)一轮复习抓基础,回归教材
第一轮复习以基础知识为主,将教材各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细致地梳理、整合。

实际上,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再学习的机会,这样,学生在高一、高二年级学习新知识时感觉学得不好,或者理解起来很困难的知识,可以重新学习、加深理解。

尽管复习时间比较紧张,但我们仍然要注意回归课本。

要“抓纲悟本”,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进行复习。

对照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择一些针对性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这样的复习才更有实效。

作为一轮复习,我们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导学案一定要细致、全面、高质量、零错误,练习一定要恰当到位、考点练习争取做到“不重不漏”,这是我们取胜的关键。

(二)二轮复习抓专题,辅以综合训练
第一轮复习以巩固基础知识为主,而第二轮复习通过专题形式以知识综合、相互交叉为主,提升学生综合解题能力。

二轮复习,我们更关注的是有难度、学生有待提高熟练度的四个专题的复习,分别是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导数。

在第一轮复习结束后,专题复习与综合训练相结合,不仅能巩固第一轮复习中介绍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在讲评综合训练题时,除了介绍典型的解题方法外,还要让学生了解各类题型的功能,合理分配答题时间,从而提高答题效率。

(三)综合复习讲透彻,稳中取胜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适度创新”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

就是说高考最重视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和相关的知识。

我们在进行综合训练时一定要热点抓得准;重点讲的透;难点处理恰当。

还要注意思想方法的讲授,比如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化归转化等。

特别是六大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运算能力,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的培养。

其中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平时教学要关注算法和算理的培养,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无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要稳扎稳打,以不变应万变!
2015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数学(文科)试题分析
杨云霞
(东北师大附中 吉林 长春 130000)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268-01
课例研究
新教师教学
(上接9页)状。

“订单”培养,可以让学生毕业后,直接由相关企业负责安排就业,为公司服务。

既可以减少学生毕业后面临失业的情况,也可以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

4.需要打造“专兼结合”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在高职院校课程的优化中,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是专业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

高职院校需要对专业带头人以及骨干教师队伍加强应有的建设,比如,通过培养或者向外引进的方式,来加强专业建设。

对于专业的建设,可以充分把企业这个宝贵的资源融入进来。

让企业在专业建设中,充当兼职人员,来配合学校的专职教师共同进行专业的相关建设。

每个专业的领头人可以配置两名,即学校和相关企业各一名。

对于企业方面,兼职人员一定要在专业领域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这些人员能够对专业的定位以及发展具有瞻前性,能够很好地把握市场的动态。

对于学校方面,高职院校需要根据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课程的要求,来提高相关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进而在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也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专兼结合”的模式,来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并聘请相关的企业技术专家来学校参与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

对学生进行专座讲
解,帮助学生了解市场信息的动向。

对学生进行实践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为更好地就业埋下伏笔。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的专业产业对接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对接需要经历一个长期互动的过程。

所以,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区域产业的发展,建立有效的对接机制,提高对专业发展的科学预测以及实践论证,使专业和产业得到很好地对接。

这样,才能使高职院校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培养出真正是市场不断发展所需求的人才,帮助学生很好地就业与实现人生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晓江,殷锋社.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2,09:3-5
[2]王一群.基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的思考[J].高职论丛,2011,02:56-59.012,09:3-5
[3]宣继余.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衔接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4]王晓江,殷锋社.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2,09:3-5
教学重点: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了解写景状物散文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习的表现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自主学习:课前预习,课前让学生对两篇文章进行充分的预习,做到对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和内容的了解。

只有熟读课文才有利于对本节课内容的探究。

1、教学过程1.1 导语
散文是文学爱好者所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而写景状物散文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被人们所衷爱,他的这种独特魅力就在于其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的灵活多变,从广义上来讲抒情方式也属于表现手法,那么写景状物散文的表现手法都有哪些呢?本节课通过我们比较阅读陆蠡先生的《囚绿记》和朱自清先生的《绿》,对写景状物散文的表现手法进行初步探究。

(板书)
写景状物散文的表现手法探究
——比较阅读《囚绿记》和《绿》
那么什么是表现手法呢?
所谓表现手法就是作者表现文章主题所采用的写作方法,既然表现手法是表现文章主题的方法,那么我们就先来探讨这两篇文章的主题:
(结合背景资料对两篇文章进行主题探讨,《囚绿记》作者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对中华民族的赞扬;《绿》作者写于大革命时期,北伐战争刚刚开始,革命形势一片大好。


1.2 板书
渴望光明《囚绿记》主题:常春藤——→不屈黑暗 ↓ 顽强抗争 (绿) }表现手法 ↑ 充满希望《 绿 》主题:梅雨潭——→ 勇于进取 积极向上(注意:板书内容可以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生成,此处只是举例,意思接近就可以。


合作探究:同学们对文章已经作了预习,请同学们找出这两篇文章的表现手法?(讨论交流)
拓展探究:请同学发言。

(由于同学发言存在着不确定性,要求教师对两篇文章理解的更透彻,对表现手法自己分析的更清晰,而且需要对表现手法之间的差别辨析明确,备课量比较大,随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点评,把我好拓展与引申的尺度,准备充分确实有利于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


举一个例子:生:我认为《 绿 》的抒情方式是借景抒情。

师:它是怎样借景抒情的呢?生:作者借描写梅雨潭的绿,抒发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积极性上的乐观情感。

师:大家同意吗?生:同意。

师:同学们应该向这位同学学习主动思考,积极发言的态度。

那么《囚绿记》又是采用什么样的抒情方式呢?
生:《囚绿记》是借常春藤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节操,师:那这是什么抒情方式呢?生:借物抒情。

生:借物抒怀师:好,大家思考一下,初中学没学过借物抒情,借物抒怀的文章呢?
生:《爱莲说》,《陋室铭》师:我们背诵一下两篇文章的名句,非常好,我们能够感受作者想借“莲花”和“陋室”表达自己的知趣爱好,所以我们也把借物抒情又称为托物言志。

(结合自己学生特点,恰当的设计点评语,过渡语和灵活的板书。


1.3 板书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情方式{间接抒情: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表现手法{(广义)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

衬托:正衬、反衬 表现手法{象征 (狭义) 联想 比较 对比:正反对比
(以上板书接在主题后的,这样板书更完整、流畅、优美。

)上面的板书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问题来确定,可以灵活处理。

2、总结
本节课我们对写景状物散文的表现手法做了梳理和探究,我们体会到了散文创作的美离不开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表现手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还要学会恰当的运用,只有这样才会真正用文字绘出自己心中的画面,才会真正抒发自己真切的情感。

3、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运用一种或几种表现手法来描绘自己心中独特的秋,抒发真挚的情感,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4、教学反思
4.1 两篇文章表现手法的鉴赏阅读有些难度,备课时需充分准备。

4.2 讲授本课时,对于两篇文章的主题探讨要流畅、自然,尊重学生,是引导而不是牵引。

4.3 对知识的准确性来说,一定要把握准确,例如:对待“对比”“衬托”反衬”的区别要分析明确。

4.4 关于散文的表现手法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渗透,使之在学生的脑海中得以不断的巩固并逐渐学会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