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一次高温天气过程预报及服务农牧业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东市一次高温天气过程预报及服务农牧业思考
殷显辉;马秀梅
【摘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2010年7月26日~8月2日,海东大部(平安、乐都、民和、循化四县区)连续8d出现了30℃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7月27日~30日连续4d,上述地区最高气温均超过35℃.7月30日,乐都、民和最高气温达37.8℃,其中民和创历史最高气温极值.7月下旬至8月上旬,因持续高温少雨,导致平安、乐都、民和等地区遭受较严重的干旱灾害.针对这次高温、干旱天气灾害,海东市气象台及时发布各类预报预警信息,同时,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调查、评估灾情,并及时上报灾情.由于高温天气预报准确,预警发布及时,为当地政府及农业部门掌握旱情发展趋势、指挥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好的参谋作用.在今后的预报服务工作中,量身打造移动气象参谋——“掌上气象”APP客户端,进一步提高直通式气象服务的时效,推出“海东气象微农”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实现天气预报预警、农事活动指南、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三农政策宣传等系列服务,使海东气象服务手段进一步得到拓宽.
【期刊名称】《青海草业》
【年(卷),期】2016(025)002
【总页数】5页(P32-36)
【关键词】高温;天气过程;预报服务
【作者】殷显辉;马秀梅
【作者单位】青海省海东市气象台,青海平安810699;青海省海东市气象台,青海平安81069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2.1
1.1 天气过程概况
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2010年7月26日~8月2日,海东大部(平安、乐都、民和、循化)连续8d出现了30℃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7月27日~30日
连续4d上述地区最高气温均超过35℃。
7月28日民和最高气温达37.6℃,突破历年民和最高气温极值(37.2℃);7月30日,民和、乐都最高气温达37.8℃,民
和再创历年最高气温极值,而乐都为历年第二高(见表1)。
7月下旬至8月中旬,
海东各地气温持续偏高,其中,7月下旬各地平均气温较历年同期偏高3.7~5.3℃,8月上旬偏高2.9~4.2℃,均属异常偏高。
降水量与历年同期相比,7月下旬各地偏少9成以上;8月上旬,乐都、循化偏少9~10成,互助偏少3成,民和、平安、化隆偏多1~3成。
由于持续高温少雨,导致乐都、平安、民和等地区遭受不同程度的干旱灾害,受灾人口44.1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6094.7hm2 ,绝收588 hm2 。
1.2 天气过程特点
一是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二是7月下旬至8月上旬平均气温异常偏高,三是7
月下旬降水显著偏少。
此次天气过程从200hpa环流形势分析,整个高原上空被强大的青藏高压控制,
高压中心在加强发展的过程中从30°N东移北抬至40°N,向北移动10个纬距,
26日08时,青藏高压达到最强,高压中心分裂出两个高压环流单体,一个中心
位于南疆盆地,另一个中心位于河西走廊。
从500hpa环流形势图分析(图1),7
月26日08时,副热带高压加强北抬西伸,588线已经西伸至甘肃一带,27日
08时,副高进一步加强形成闭合的高压环流,整个青藏高原东部受强大的高压环
流控制,并且有4℃的暖中心与之配合。
从700hpa环流形势分析,南疆-青海-甘肃上空有热低压发展,热低压中心有闭合的暖中心与之配合,暖中最强达24℃。
受上述高低空系统的配合影响,青海省海东市大部出现了连续8d气温超过30℃
的高温天气,其中民和最高气温达到37.8℃,创历史极值。
8月3日,随着巴尔
喀什湖一股强冷空气的东移南下影响,控制高原东部的副热带高压环流逐渐减弱东退,海东持续的高温天气也随之结束。
海东市气象台在7月26日向海东市委、市政府等部门报送的《气象信息专报》中作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预计自7月26日到8月1日,海东区将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各地气温将超过30℃,其中平安、乐都、循化、民和最高气温将达到34~36℃”的高温天气预报。
从7月27日到8月1日,海东市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橙色预警信号共10次。
4.1 决策服务
7月26日~30日,海东市气象台向海东市委、市政府、平安区委、区政府、海东市农业局等部门及有关单位报送《气象信息专报》4期,主要内容有高温天气过程预报、高温天气实况、高温天气结束的转折性天气预报等。
7月30日、31日,向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发送高温天气实况手机短信595条。
8月4日向市、区政府及农业部门报送以“近期高温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为内容的《农业气象信息专报》1期。
8月23日,以《农业决策气象信息》的形式,向市、区政府及农业部门报送了“海东地区干旱灾害调查评估报告”,从高温天气实况、旬平均气温及旬降水量、降水天气过程等方面分析干旱发生发展情况及旱情缓解时间、程度,通过实地查看、调查情况,结合天气实况,对不同作物受灾情况作出评估。
预警信号传播方式主要为电视、手机短信、LED电子显示屏和农村大喇叭。
海东
市人口有158万,通过上述传媒手段,至少有30万人接收到预警信号。
4.3 农业气象服务
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高温天气期间,海东市气象台在作出准确预报的同时,及
时开展了气象服务特别是农业气象服务工作。
积极向海东市农业局等农口单位报送《农业气象信息专报》、《农业决策气象信息》、《农用天气预报》等气象服务产品,主要内容有高温天气预报、高温实况、干旱监测信息、转折性天气预报、近期高温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分析、干旱灾害调查、春小麦收割期预报等。
市气象台通过高温干旱灾害调查,发现这种连续高温少雨的天气使当地浅脑山地区的旱情逐步加剧,从而使乐都、民和、平安、循化等县区浅、脑山地区正值灌浆、乳熟期的春小麦出现了高温逼熟的现象,上述地区处于生长中后期的油菜、豌豆、蚕豆、马铃薯等作物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出现了萎蔫甚至青干枯死等现象,严重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对于海东大部出现的高温干旱灾情,市气象台及时将灾情调查结果上报海东市委、市政府及农业部门,为政府部门全面评估灾情,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5.1 决策部门反馈
对7月下旬至8月上旬出现在海东大部的高温天气,海东市气象台预报准确,服
务及时,得到了海东市政府的好评。
据海东市政府办公室出具的效益证明,对高温天气预警预报作出了较高的评价:“你局气象台在气象服务工作中,工作积极主动,及时报送各类气象信息,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天气期间,发布了准确的预报预警,并加强高温天气监测,给我办提供了《气象信息专报》4期、《农业决策气象信息》2期,内容涉及高温预报、高温天气实况、干旱灾害调查评估等,对海东区抗旱救灾和指挥全区农业生产发挥了较大的参谋作用”。
在这次高温天气过程期间,海东市气象台通过当地电视台、LED电子显示屏、手
机短信等媒体,及时播发高温天气预警、预报,得到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公众反映良好。
5.3 行业反馈
针对这次高温干旱灾害天气,海东市气象台及时向海东市农业局报送了《农业气象信息专报》、《农业决策气象信息》、《农用天气预报》等服务材料,对海东市农业局合理安排生产及抗旱工作起到很好的参谋作用,气象服务效益显著。
在海东市农业局出具的效益证明中,对海东市气象台的高温干旱预报服务工作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据测算,气象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在300万元以上。
”
6.1 成功的经验
高温天气前,由于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及加强、强度变化、维持时间、东退时间等分析得较为准确,因此,能够提前一周发布较为准确的高温天气预报。
同时,及时制作、发布各类高温天气气象服务产品,充分利用电视、手机短信、LED 电子显示屏等手段传播高温预报预警信息。
由于预报预警准确,服务及时,气象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2 存在的问题
在此次高温、干旱天气过程中,虽然准确预报出了高温天气出现时间、范围、量值等,但在决策气象服务方面缺乏合理、有效的建议,特别是对干旱灾害估计不足,农业生产损失严重,导致乐都、平安、民和等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6094.7hm2,受灾乡镇达到33个,受灾人口441216人次,经济损失达到18729.7万元(见表2)。
6.3 气象服务问题思考
(1)在今后的预报服务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气象部门的参谋作用,不断总结预报经
验,提高业务水平,加强气象服务的主动性、敏锐性和超前意识,针对不同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2)基于移动互联网,专门为专业生产户、种粮大户、果蔬生产基地、设施农业、
科技示范园等新型经营主体等量身打造移动气象参谋——“掌上农业气象” APP
客户端,进一步提高直通式气象服务的时效。
(3)推出“海东气象微农”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实现天气预报预警、农事活动指南、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三农政策宣传等系列服务,使海东气象服务手段进一步得到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