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智慧型教师成长的通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研修:智慧型教师成长的通途
作者:江伟明,俞丽美
来源:《教育家》 2017年第39期
夯实校本研修根基,学习中悟
有书香味的教师是最有智慧的教师。

智慧教师都把阅读作为自我锤炼的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学校可以组织读书活动,设定目标;教师交流读书感悟,分享阅读情趣,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

有阅读做基础,再进行校本研修,事半而功倍。

学校可借助“讲坛”,组织教师就教学问
题轮流主讲,交流心得,寻找突破途径;或者邀请教育专家进行专题引领,拓宽视野,转变观念。

校本教研,成了教师们最高级的精神营养,成了教师们最长远的文化备课。

壮实校本研修树干,实践中炼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说:“只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智慧的学生。

当教师带着智慧
走向课堂时,他带给学生的是自主与创新。

”课堂是师生生命展示最重要的场所,最大限度地
展示个性应该是每一位教师共同的价值追求。

课堂变革要有三性——灵动性、展示性、深刻性;学生要有五会——会倾听、会思考、会质疑、会展示、会合作;教师要有五善——善观察、善
点拨、善生发、善评价、善反思;教师要能上好三种课——自主课、共备课、开放课。

校本研修时,要提前一周公布课题,明确研究的具体问题,便于教师准备相关文献资料。

学校可以筹划“教育开放日”“教学展示”等活动,及时做成简报,从听课笔记中找回忘却的“记忆”,从“教后记”中寻找深刻的反思,从他人的言谈中意外“拾荒”,从教育教学的困
惑中“探求”,从不经意的小事件中“寻觅”,从学生的作业中“寻宝”,从成功的做法中
“筛选”,从主题研究中“收获”。

繁茂校本研修枝叶,研究中创
校本研修有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在学校里以教师们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沃土,来研究诊断,
修正改进。

有了学习理念的提升,有了实践的反思,便有了继续研修的基础。

学校再以课题研
究为中心,吸引凝聚教师,提升发展教师,深化校本研修实践。

通过小部分教师先成长起来,
再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全体教师的共同发展。

学校可利用所承担的省、市、县三级课题进行问卷
调查细化分解,组建诸如“智慧数学”“情趣语文”“藏书票”“仪式文化”等工作室,以课
题导向深入研究,唤起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主动性和积极性,带动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实践
行动。

每周,科研项目组要将本周最有价值的研究资讯、理论佳作、教育随笔等,上传至学校
网站教师教科帖,供全校教师阅读。

当然,教师教科帖的设置也应注重主题性、计划性。

同时,学校可实施“一线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每个工作室领衔人鼓励组内每一位教
师拥有自己的微课题,做到“课题到课堂教学中选,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做,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找,成果在课堂教学中用”,以实现“人人都是研究者”的理想状态,促进个人的成长和教育
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另外,学校教科室每月要组织一次课题组联动活动,听取如何写作论文,如何从小视角出发进行课题研究、案例研究的撰写等专题汇报,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推进课题
向纵深发展。

每位教师在交流与分享中取长补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科研水平。

总之,校本研修作为教师教学实践改革的主要载体,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只有不断创新校本研修机制,让教师乐参与、真研究、
共修为,广大教师才能在校本研修的沃土涵养下,播下科研的种子,绽放出一朵朵各具特色的
绚丽花朵。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教育局教科室海门市能仁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