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姑苏区五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苏州姑苏区五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某新型合成 NH3的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2和 O2 在高温和放电条件下都能反应
B.NH3和 H2O 都属于电解质
C.发生反应的 n(N2)∶n(H2O)=1∶3
D.O2分别与 N2、NH3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正确的是
A.硝酸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会增大 B.铜与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硝酸可氧化Fe2+ D.铁或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3.下列关于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A.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B.溶液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中
C.用漏斗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
D.可以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固体
4.关于某无色透明溶液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B.焰色反应的颜色是黄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 一定不含K+
C.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则原溶液中一定有Fe2+
D.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有NH4+
5.镁、铝能够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
A.性质不活泼,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B.镁、铝与氧气反应的速率极慢
C.经过了特殊工艺处理
D.与氧气反应在表面形成了氧化物保护膜
6.Al与Na2O2的混合物溶于足量的水中,得到澄清溶液,同时产生气体3.5 g,在所得溶液与100 mL 7mol/L盐酸作用过程中,白色沉淀生成后又恰好溶解,则原Al与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
B.1∶2
C.11∶2
D.2∶11
7.2018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行为符合该主题的是
A.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大量使用农药
C.大力开采化石燃料 D.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8.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B.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镍丝或铁丝)
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利用焰色反应可区分NaC1与Na2CO3固体
9.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10.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铝用于制造电缆 B .氨气用于制造化肥
C .常温下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硫酸
D .四氧化三铁用作红色油漆 11.下列除杂过程中,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 .Na
2CO 3固体中混有NaHCO 3:充分加热固体混合物 B .FeCl 2溶液中混有FeCl 3: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 .Fe 2O 3 固体中混有Al 2O 3:加入足量的盐酸,过滤 D .FeCl 3溶液中混有FeCl 2:通入足量的Cl 2
12.下列各组离子中,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H +
,OH -,Na +
,SO 42- B .Fe 3+
,Cl -,K +
,I -
C .Cu 2+
,NO 3-,Na +
,Cl - D .Ba 2+
,Cl -,K +
,CO 32- 13.已知①N 2+3H 22NH 3;②3Cl 2+8NH 3
N 2+6NH 4Cl ,判断下列物质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
是
A .NH 4Cl>NH 3>H 2
B .H 2>NH 3>NH 4Cl
C .NH 3>NH 4Cl>H 2
D .H 2>NH 4Cl>NH 3 1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
的是( ) A .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
C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 .萃取操作时,选择的萃取剂不能与原溶剂互溶。
15.区别硝石(KNO 3)和朴消(Na 2SO 4):“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本草经集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KNO 3 属于钾盐也属于硝酸盐
B .“紫青烟”是 NO 2
C .“紫青烟”是因为钾元素的焰色反应
D .灼烧朴消会看见黄色的烟
16.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根据太空的失重状况,下列化学实验在太空中无法完成的是 A .过滤 B .两种固体混合
C .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
D .蒸发
17.最容易与氢气反应的物质是 A .F 2 B .Br 2 C .Cl 2 D .I 2
18.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
下列关于青铜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熔点比纯铜低B.能够导电C.能够导热D.硬度比纯铜小
19.实验中需配制1.0 mol/L的NaOH溶液950 mL,假如其他操作均是准确无误,以下情况会引起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称取40.0gNaOH固体
B.容量瓶水洗后未烘干直接使用
C.定容时俯视
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平齐
20.氯、溴、碘单质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
A.均为有色单质
B.均为双原子分子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
D.均可从海洋中提取
21.市场上常有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出售,为辨别真伪,请你选择以下试剂来鉴别,该试剂是
A.酚酞
B.氯化钡
C.硝酸银
D.氢氧化钠
22.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 BaSO4↓
B.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Al3++4OH—=AlO+2H 2O
C.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Cl2+ 2Fe2+=2Fe3++2Cl—
D.碳酸钙加入稀盐酸: CaCO3+2H+=Ca2++CO2↑+H2O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和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B.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起到净水作用
C.当光束通过硫酸铜溶液时可看见一条光亮的通路
D.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7m
2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新制氯水中含有的部分粒子及某些粒子的性质,做了如下四组实验,其中结论错误的是
A.将有色纸条或布条、有色花瓣放入盛有氯水的试管中,它们均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 HClO,有漂白作用
B.向氯水中加大理石,有气体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 H+。
C.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 Cl-。
D.光照氯水后,发现颜色逐渐变浅并产生气泡,说明放出的气体是Cl2
25.下列各组混合物,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两种试剂不能分离的是()
A.氧化镁中混有氧化铝B.氯化铝溶液中混有氯化铁
C.氧化铁中混有二氧化硅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
二、填空题
26.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结合氯气的相关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少量Cl2也可以由以下反应制取,配平方程式:____ KMnO4 + ____ HCl(浓) = ____ KCl + ____ MnCl2 + ____ Cl2↑ + ____ H2O;若上述反应中产生0.1molCl2,则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
(2)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3)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氯气的性质实验,装置A、B、C中的试剂依次为: FeCl2溶液、淀粉KI溶液、石蕊溶液(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瓶中的淀粉KI溶液变__________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瓶中的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7.某氧化铝样品中含有氧化铁、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硅杂质,现欲制取纯净的氧化铝,某同学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_,该操作用到的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____。
(2)沉淀A的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滤液D焰色反应呈黄色,试剂C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步骤③中铝元素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
28.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某同学取一定量的铝铁合金与100mL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OH-的能力最弱的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B与A的差值为________mol.
(3)原混合物中铝粉与铁粉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4)B点对应的沉淀量为________mol,C点对应的溶液体积为________mL.
(5)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mol·L-1
(6)写出铝与该浓度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题
29.下图是中学化学常用于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选择装置____(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选择装置_________。
(2)从碘水中分离出I2,选择装置____,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__________。
(3)装置B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下滴,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取少量海水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
海水粗盐食盐水氯化钠晶体
粗盐中含Ca2+、Mg2+、Fe3+、SO42-等杂质,需要提纯后才能综合利用。
粗盐提纯的步骤有:①加入过量的
Na2CO3溶液;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③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④调节溶液的pH等于7;⑤溶解;⑥过滤;
⑦蒸发。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填写字母序号)。
a.⑤②③①⑥④⑦
b.⑤①②③⑥④⑦
c.⑤②①③④⑥⑦
d.⑤③②①⑥④⑦
30.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已部分生锈(Fe2O3)的废铁屑,制作印刷电路板的腐蚀剂,即FeCl3溶液。
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用浓盐酸配制250mL 0.2mol•L-1稀盐酸,图中有两处错误分别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废铁屑用盐酸处理后,还含有不溶性杂质,为获取澄清的A溶液,进行物质分离的操作名称是
___________。
(3)若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的FeCl3溶液,现要加入一种试剂除去FeCl3,请写出除杂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配制250mL 0.2mol•L-1稀盐酸时,下列操作会造成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
A.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B.转移溶液前溶液未冷却至室温
C.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E.容量瓶洗涤干净后,瓶内壁有少量水滴。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26.16 2 2 5 8 0.2N A 2Cl2 + 2Ca(OH)2 == Ca(ClO)2 + CaCl2 + 2H2O 次氯酸钙2Fe2++Cl2=2Fe3++2Cl−蓝 Cl2 + 2I− == 2Cl− + I2先变红后褪色
三、推断题
27.过滤引流 SiO2 NaOH Al3++4OH-=AlO2-+2H2O
四、综合题
28.NH4+ 0.008 1:3 0.032 7 1.48mol·L-1 8Al+30H++3NO3-===8Al3++3NH4++9H2O
五、实验题
29.D A B 萃取分液将分液漏斗上部的玻璃塞打开 a、d
30.转移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应选用250 mL容量瓶过滤 2Fe3++Fe=3Fe2+ 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