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
试(一)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尼罗河中游雄踞着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都城,它就是被荷马称为“百门之都”的底比斯。

新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是在
A.胡夫统治时期B.哈夫拉统治时期
C.汉谟拉比统治时期D.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
2.公元前 18 世纪某国王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

”此国王是
A.胡夫B.汉谟拉比
C.古巴比伦D.图特摩斯三世
3.全南县天龙山,因山峦昂首酷似巨龙腾飞而得名,是全南县重要的名胜古迹之一。

明朝万历年间,在天龙山主峰上修建了天龙山寺(下图),香火旺盛,闻名百里。

该寺与哪一宗教有关?
A.道教B.佛教
C.基督教D.伊斯兰教
4.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5.“据统计,当时希腊共有 300 多个城邦,其中 90%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人口不超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

”这段材料能够说明古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独立自治B.小国寡民
C.封闭保守D.政治民主
6.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当时一个雅典公民不可能碰到的事情是
A.他可能被选为执政官
B.他可能被流放到国外 10 年
C.他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D.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7.《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下列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颁布于罗马共和国时期B.因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而得名
C.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权力D.主要目的是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8.他鉴于罗马人极端憎恨君主制的实际,坚持为他的皇帝披上了共和的政治外衣。

他不用君主的称号,而自称“元首”,即首席长老和国家第一公民。

公元前27年1月13日,他在元老院的隆重会议上演了最后一幕。

他就是
A.伯里克利B.凯撒C.亚历山大D.屋大维
9.制作大事年表,能使历史线索更加清晰。

小明同学整理了罗马国家的大事年表,其中出错的是
A.A
B.B
C.C
D.D
10.下列有关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曾经侵人到印度河流域②都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③都对外进行了侵略
扩张的战争④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1.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

以下对这两种文明不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东方文明都发源于亚洲,西方文明都发源于欧洲
B.东方文明实行中央集权制,西方文明是民主政治
C.东方文明发明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沿海或海洋
D.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12.下列属于古代罗马文化成就的是
①万神庙
②万民法
③《荷马史诗》
④儒略历
⑤太阳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二、判断题
13.“不同等级在法律上不平等;每个人的社会地位都是由其家庭出身来决定的;每个人都从事世世代代规定了的职业;门当户对是婚姻的基础。

”以上情况曾经出现在古代印度。

14.希腊马其顿的亚历山大通过对西方的远征,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15.《十二铜表法》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


三、综合题
16.四大文明古国都以灌溉农业立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巴比伦王国已广泛使用青铜工具,农业有了相当发展,土地灌溉面积扩大。

据当时文献记载,手工业工匠达 10 种以上,手工业行业不下二三十种。

王国的乌
尔、巴比伦和西巴尔等城市是商业中心,私人经营的店肆尤为昌盛,西巴尔还是奴隶贸易的中心。

材料二孔雀王朝时期,印度农业普遍使用铁制的犁、锄、镰刀、耙等生产工具,统治者一方面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另一方面提倡私人兴建小型水利工程,用渠、塘实行人工灌溉,国家设置了农业总监,派官员管理各地水利工程和农业用水。

此外,国家还颁布法令保护耕牛、耕地、森林,发展商业。

(1)根据材料一,概述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至少写出两点)
(2)在古代印度,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哪些等级的人?
17.政治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是有序扩大民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得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古希腊)伯里克利材料二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

雅典民主制度中几乎所有的公职都未见有专门技艺的要求,都是以简单的多数票或抽签产生的。

一切重大国事也以简单的多数票决定。

——(古希腊)苏格拉底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两点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该制度的根本缺陷可能会导致什么危害?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雅典“民主”的认识。

18.近代以前,亚洲一直是世界文明的中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亚文明〗
材料一 2003 年,在美国领导的联军入侵伊拉克之后,人们曾寄希望于千年古都巴格达能够从废墟中涅槃重生,但16年来就好像时间静止了一样,巴格达的天际线上一片荒凉景象……
(1)巴格达曾是古巴比伦王国、亚历山大帝国的首都。

如果我们要了解公元前 18 世纪巴格达的繁荣,可参阅哪部古代文献?该文献有何历史地位?
(2)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格达对世界发展有什么影响?
〖南亚文明〗
材料二印度史学家认为,古代印度的刹帝利军事贵族来自中国,以征战为生的
“刹帝利”创建孔雀王朝,其都城“华氏城”的“华”也来自中国,城名因被记载在古代佛经中,才得以保存下来。

——徐江伟《华原本是羌藏类游牧民族的自称》(3)“刹帝利军事贵族”体现了古代印度的哪一文明成果?
〖东亚文明〗
材料三东亚文化圈是指历史上受中国及中华文化(或汉文化)影响、曾共同使用“汉文”作为书面语、受中华法系影响的东亚及东南亚部分地区。

东亚文化圈的基本要素为汉字、中国式律令制度与农工技艺、道教。

(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你认为应该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是在新王国时代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

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和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D符合题意;胡夫和哈夫拉统治时期不是新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时期,AB不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王国的,C不符合题意。

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2.B
【详解】
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石碑”,联系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被刻写在一块巨大的石柱上,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B符合题意;胡夫、图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法老,与材料反映的内容无关,古巴比伦是一个王国不是国王,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3.B
【详解】
根据“天龙山寺”即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龙山寺是佛教建筑,B符合题意;ACD项宗教与天龙山寺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4.A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

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古埃及发明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A 正确;两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王国是文明,但种姓制度是古印度建立的。

B排除;恒河流域孕育了古代印度的文明,而使用楔形文字是西亚两河流域,C排除;汉谟拉比石柱是古巴比伦王国制定的属于东方文明,罗马文明属于西方文明,源于海洋。

D排除;故选A。

5.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是希腊城邦的特点。

从材料中“人口不超
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小国寡民的特点,B符合题意;A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6.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雅典成年男性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但妇女、小孩、外邦人、奴隶等被排斥在雅典民主政治之外,C符合题意;ABD项都可能在伯里克利统治期间的雅典中遇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7.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这部法律是为了缓和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防止贵族随意解释法律,损害平民利益,但贵族其中仍然有大量的特权得到保护,所以这部法律不是主要为了保护平民的利益,D符合题意;ABC项都与《十二铜表法》的史实相符,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8.D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屋大维开创了“元首制”,从此罗马进入罗马帝国时期,D符合题意;ABC项与材料反映的元首制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9.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王政时代结束,共和国建立,A项正确;公元前2世纪,罗马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成为地中海霸主,B项正确;公元前73-71年,斯巴达克奴隶大起义爆发,在斯巴达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D项说法正确;故选C。

10.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34年开始,亚历山大率领军队从希腊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帝国,并鼓励欧亚人通婚,把欧洲希腊的文化带到亚洲,促进了希腊文明与东方诸文明的交流和融汇。

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在希腊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成罗马文化并带向非洲和亚洲。

所以,②③④项符合题意;亚历山大帝国
最远达到印度河流域,罗马帝国最远达到西亚幼发拉底河上游,①项不是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相同点,需排除含①的ABD三项。

故选C。

11.A
【解析】
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

依据课本所学,东方文明四大文明古国有古印度、故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

中国、印度和巴比伦是亚洲的文明,古代埃及是发源于北非尼罗河的文明。

A 表述错误,符合题意;从孕育文明的自然条件来看,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更有利于进行农业生产,农耕文明发达;西方文明发源于海洋,属于海洋文明,工商业比较发达;东方四大文明古国,都是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西方文明的代表古代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综上所述BCD三项正确的,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12.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万神庙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是罗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也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

万民法是"市民法"的对称,又称"各族人民的法",罗马法中调整非罗马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法律。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的。

儒略历是由罗马共和国独裁官凯撒采纳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计算后,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的取代旧罗马历法的一种历法。

太阳历是古埃及的。

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正确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印度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

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

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它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故题干表述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等级划分与分工。

14.错误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34年春天,亚历山大大帝率领着一支由3.5万人组成的军队进行东征,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包括埃及、巴比伦在内的庞大的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

故题干表述错误,应把“对西方的远征”改为“对东方的远征”。

15.错误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后,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而制定的,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就出自《汉谟拉比法典》。

故题干表述错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与文明代表。

16.(1)灌溉农业比较发达;手工业种类较多;商品经济活跃;奴隶制经济繁荣;(任答两点)。

(2)吠舍和首陀罗。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农业有了相当发展,土地灌溉面积扩大。

”“手工业工匠达 10 种以上,手工业行业不下二三十种。

”“巴比伦和西巴尔等城市是商业中心,私人经营的店肆尤为昌盛,西巴尔还是奴隶贸易的中心。

”可知,古巴比伦王国灌溉农业比较发达;手工业种类较多;商品经济活跃;奴隶制经济繁荣。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

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

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它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所以在古代印度,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吠舍和首陀罗。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认真分析材料,从中提取关键信息,掌握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印度文明的相关内容。

17.(1)①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②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抽签选举方式产生国家公职人员难以保证真正的人才掌握国家政权,容易导致庸才误国。

(3)进步性: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局限性:只有雅典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是少数人的民主。

【详解】
(1)根据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可知,这一制度的民主性的表现在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

(2)据材料二“根本缺陷,在于它不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可知,该“政治制度”的根本缺陷是抽签选举方式产生国家公职人员难以保证真正的人才掌握国家政权,容易导致庸才误国。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但雅典民主政治也存在局限性,只有雅典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是少数人的民主。

18.(1)《汉谟拉比法典》;历史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3)种姓制度。

(4)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增强文化自信,尊重和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世纪,正当希腊城邦衰败之时,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
强大起来,于公元前4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

亚历山大大帝继位后,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

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的巴格达,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刹帝利军事贵族”体现了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

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

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4)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②增强文化自信,尊重和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