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探索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
代教学发展的需求。

新课改更加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
素养。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也
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本论文结合自身多年
的教学经验,对初中化学的探究式教学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探索,希望能倡导教师
从课本知识出发,结合实际生活实施教学,不断加强探究式教学的应用,完善学
生的知识框架构建,丰富学生的学习脉络。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化学观念,探索
前言:
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方式方法,与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相辅
相成,更好的适应了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促进了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为我国教育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

探究
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为前提,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帮助学生解决
实际问题。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课程主要让学生认识自然、探索自然,通过对化学的学习利用总结、归纳、实验等方式逐步建立起化学思维,化学属于一门自然科学,化学思维的养
成对于整个人类的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化学这门课程与我们的生产生
活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在初中化学学习阶段,学生在化学教师的引导下,能自
主的查阅相关化学书籍,上网查找有关化学资料等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化学相关知
识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科学上的重大发现与化学探究有着密
不可分的联系。

逐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思维的构思,以及科学家在科学探索中的
探究精神,以此能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1]。

二、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积极营造探究氛围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
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索兴趣。

例如:在教学沪教版化学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这一章节时,可创设以下问题:
(1)平常品尝山楂片时有什么感觉?
(2)山楂片中是否含有酸性物质?
(3)含有酸味的物质是否就呈显酸性,如何通过化学手段去判定?
通过以上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哪些酸性
物质?何为酸性物质?如何对酸性物质进行判断?利用问题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强
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轻松愉快的问题氛围中使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酸碱
物质。

当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时,学生能够对后面的学习内容倍感兴趣,从
而不断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探索进入循环模式[2]。

2、创设和谐互动,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对于化学探究式教学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
能够营造出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乐于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积极主
动探索问题。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师生要处于平等地位,化学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
生的想法,对待学生一视同仁,特别对于差等生要倍加关心,使学生意识到没有
被老师忽略。

对于化学课中所探究的问题,教师应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与鼓励,
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认真点评并补充,不断增加学生们的学习信心。

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发现学生的优缺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表现机会。

在进行实验课程时,
教师应参与到学生的实验中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在
课堂中不断通过言语表达、动作传递为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情景,使学生更加信
赖老师,从而养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3、创设形象、趣味的教学情境
化学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可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处理,借助实验操作、现代科
技的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进行更加形象具体的展示,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不
断增强课堂趣味性,使学生充满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沪教版化学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这一章节时,可进行如下的实验:
准备一张不吸水的纸张,撕下一小条放在酒精灯上点燃,然后向学生提问:“纸条为什么会燃烧”。

这时学生可能会回答:“被酒精灯点着的”。

接着把余
下的纸张折叠成方形纸袋,用线拴在四角,成为吊绳,将纸袋悬挂在铁架台上,
然后再纸袋中倒入冷水,再利用酒精灯对其加热。

当学生看到酒精灯在纸袋下燃
烧时,纸袋却没有燃烧起来,而纸袋中的水却烧开了[3]。

利用这种形象趣味性的实验,能让学生产生探究实验结果的愿望,不断激发
学生的学习潜能。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创设类似情境,能保持学生的学习
兴趣经久不衰,学生的探究能力持续高涨。

三、寻找途径,探索实验方法
1、渗透科学研究方法教育
科学研究方法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学习蕴含
着丰富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要认识到各大章节内都蕴藏着一
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例如:在沪教版化学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这一章节中,学生能够结合实际生活,按照结构、性质、用途等认识到身边存在的化学物质,
学习相应气体的制备方法,使学生掌握反应物的状态、发生装置等,结合气体的
检验方法进行设计反思。

此外,化学教学中的化学计算题,能够让学生学会一题
多解的思维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化学概念的学习,扩展到生活
中的应用,进一步通过实验获得相关概念,利用比较、观察、实验的方式认识到
化学学习的规律[4]。

2、完善实验教学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主要以实验为基础,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会实验操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使学生能够举一反
三利用探究相关方式不断进行实验创新。

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实验
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综合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沪教版化学第四章《认识化学
变化、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这一章节,在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时,可进行如
下的实验操作:
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


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
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观察现象。

通过实验我们能够发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
的白磷没有燃烧;白磷在水下燃烧。

通过该实验方式使学生能够自主研究实验现象,通过讨论和分析获取相关知识,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践
探索精神[5]。

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模式下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值得每位化学教师大胆尝试。

通过探究式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
化学学习中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动手动脑、探索研究的平台。

在课程改革的趋
势下,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进行创新探索式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进
行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不断完善发展自我。

参考文献:
[1] 宋耀忠.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求知导刊,2020(24):31-32.
[2] 谢仁畅.基于“教学做合一”的初中化学观念教学探索与实践[J].华夏
教师,2019(16):54-55.
[3] 陈以聪.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的化学用语教学探索[J].科普童
话,2018(48):1.
[4] 戴静媛.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探讨[J].新智
慧,2018(31):110.
[5] 刘萍.贯彻因材施教初中化学“分层走班”教学探索与实践[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5):92-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