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四节幼儿道德发展讲课文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二十八页,总共五十七页。
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
❖ 案例四 明明是一个既聪明又听话的孩子。在学校, 他是老师的得意门生,因为他会按照老师的要求 去做一切事。比如,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做小 动作,作业要认真完成等等。在家里,他是一个 乖孩子,从不惹爸妈生气,爸妈让他做什么他就 做什么,因为听爸妈的话,除了会得到一点点好 处(比如买玩具给我,买好东西吃等)之外,重 要的原因是他觉得爸妈的话都是正确的,我只需 领旨行事就行了。
❖ B2、一次,一个叫奥古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父亲的墨 水瓶空了。在他父亲外出的一天,他想帮爸爸把墨水 瓶灌满,这样他爸爸回来就可以用了。但在打开即将 空了的瓶子时,他把桌布上弄上了一块墨水渍。
现在九页,总共五十七页。
❖请判断故事中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
❖这两个孩子中,哪个更坏些?为什么?
现在十页,总共五十七页。
❖ 模仿性。
现在二十七页,总共五十七页。
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
❖ 案例3 亮亮的玩具从不让其他小朋友碰,但爷爷 今天给他买了很多喜爱的零食,他非常开心,愿 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
❖ 情绪性。
❖ 幼儿的道德行为常受情绪的影响。
❖ 幼儿对道德行为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当 时个体情绪的满足程度。(开心时能够容忍他 人)
现在十一页,总共五十七页。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前道德阶段(3——6岁)
▪ 处于前道德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 的,还不能对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
❖“说谎”:幼小的孩子常常不具有道德的成
分。
▪ 原因:想象与现实的混淆、幻想、维护自尊、报复, 希望,美丽的欺骗、智力游戏、引起大人注意、父母 的谎言、逃避惩罚。
第四章第四节幼儿道德发展
现在一页,总共五十七页。
优选第四章第四节幼儿道德发展
现M在A二N页DY,-总LU共编五辑十七整页理。
2
儿童道德发展的概念
❖ 指儿童采纳各种原则,这些原则引导他们对特定行为 作出是非判断并依据此指导自己的行动。
❖ 道德规范包括两个方面:禁止做社会规定不允许做的 事;去做社会规定应该做的事。
❖ 他律性。幼儿认为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都是绝对的, 来自于外在的权威,不得不服从;判断的是非标准来 自成人。
现在二十九页,总共五十七页。
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 ❖ 皮亚杰对偶故事《那个更坏》中,幼儿认为无意中
打坏了十五个杯子的约翰,比故意犯错误打坏了 一个杯子的亨利更坏。 ❖ 具体性。 ❖ 根据人们行为的表面现象和某些外部特点及行为 的直接后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
现在三十页,总共五十七页。
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 ❖小结: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 ❖模仿性
❖ 他律性
❖具体性 ❖情绪性 ❖影响幼儿道德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现在三十一页,总共五十七页。
幼儿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
❖今天,多多(邻居家的孩子)要他妈妈 抱,多多妈妈真抱了,韦祎竟然很郑重 的对多多妈妈说:“妈妈,妈妈快放手, 他要自己走。”我很震动,大家都笑了。 (注:老师已经教过学生儿歌:妈妈, 妈妈快放手,我要自己走)。
现在十二页,总共五十七页。
❖道德实在论阶段(6——9岁):又称 道德的他律阶段
▪ 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 行为后果(打破杯子就是坏事),而不 考虑行为意向。故称,道德现实主义。
现在十三页,总共五十七页。
❖道德相对论阶段(9——11岁以后): 又称道德的自律阶段
▪ 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开始认识到道 德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 错,除了看行为结果之外,也要考虑当 事人的动机,故称之为道德相对主义。
竟然听见他骂人,问他从哪里学来的,他说:” 其他小朋友经常这样讲“。
现在三十五页,总共五十七页。
幼儿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
❖欣赏视频。 ❖讲解《英雄王二小》《闪闪的红星》等故事,
去感化幼儿,促使他们从小就敬英雄、学英 雄、做小英雄。
❖社会榜样。
❖重视榜样的作用本质上就是让儿童通过观察 学习,习得和表现良好的行为。
❖ 权威性与维持社会秩序的道德。这一阶段个体盲目地接 受社会习俗和规则,并且认为只要接受了这些社会规则 他们就可以免受指责。他们不再遵从其他个体的标准而 是遵从社会秩序。大多数个体都不能超越习俗道德水平。
现在二十一页,总共五十七页。
后习俗水平:自我接受的道德原则
❖ 契约、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道德。这一阶段 出现了以前阶段所没有的道德信念的可变性。道德 的基础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一致意见。因为它是 一种社会契约,当社会中的人们经过理智的讨论找 到全体中更多成员利益的替代物时,他是可以修正 的。
现在十六页,总共五十七页。
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
海因茨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 海因茨有责任和义务去偷药么?
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性命是否很 重要?
海因茨偷药是违法的。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 误?
仔细回忆故事中的情景,你认为海因茨最负责
任的行为应该是什么?为什么?
现在十七页,总共五十七页。
现在十九页,总共五十七页。
前习俗水平 ❖ 第1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定向。这种定向是为了逃避
惩罚而服从于权威或者有权利的人,通常是父母。 一个行动是否道德是依据他对身体的后果来确定的。
❖ 第2阶段:朴素的快乐主义和工具定向。这一阶段的
儿童服从于获得奖赏。尽管也有一些报偿的分享, 但也是有图谋、为自己服务的,而不是真正意义上 的公正、慷慨、同情和怜悯。它很像一种交易: “你让我玩四轮车,我就把自行车借给你。”
❖《曾子宰猪》的故事。
现在三十二页,总共五十七页。
曾子杀彘
❖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汝)还,顾反为女杀 彘(zhì)②。”妻适市来③,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
与婴儿戏耳⑤。”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婴儿非有知也,待 父母而学者也⑦,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⑧,是教子欺也。母欺子, 子而不信其母⑨,非所以成教也⑩。”遂烹彘⑾也。 ❖ 曾子的夫人去集市上去赶集,他的儿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 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 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小猪去杀。她就劝止说:“我 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这可不能开玩笑 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 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 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 啊。”于是把猪杀了,煮后吃了。
现在二十三页,总共五十七页。
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
与皮氏的共同点:
1、道德发展有一个固定的、不变的发展顺序;
2、肯定道德判断要以一般的认知发展为基础; 3、强调社会相互作用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
现在二十四页,总共五十七页。
前置作业
❖ 1、预习幼儿道德发展这一节的内容, 掌握幼儿道德 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情况。
现在二十页,总共五十七页。
习俗水平:习俗的规则与服从性道德
❖ 好孩子道德。在这一阶段,能获得赞扬和维持与他 人良好关系的行为就是好的。尽管儿童仍以他人的 反应为基础来判断是非,现在他们更关心他人的 表扬与批评而不是他人的身体力量。注意遵从朋 友或家庭的标准来维持好名声。开始接受来自他 人的社会调节,并依据个人违反规则来判断其行 为的好坏。
现在六页,总共五十七页。
❖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 研究方法:对偶故事
研究结果:效果论 动机论
现在七页,总共五十七页。
对偶故事法
❖ A1、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间里,家里 人叫他去吃饭,他走进餐厅,但在门背后有一把 椅子,椅子上有一个放着十五只杯子的托盘。约 翰并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东西,他推门进去,门撞 到托盘,结果15只杯子撞碎了。
两难故事法
❖欧洲有一个妇女患有一种特殊的癌症,生 命垂危。医生诊断后认为,只有本城药剂 师最新发明的新药—镭能救她的病。这个 药的成本约400美元,但是药剂师要价是成 本的10倍。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多方求援,请
求把药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赊账,但药 剂师说:“不行,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茨因此走投无路,竟铤而走险,在晚上夜 深人静的时候撬开了药剂师经营的药店,为妻 子偷走了药。
❖ B1、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他母亲外出 了,他想从碗柜里拿出一些果酱,但是放果酱的 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他试图取果酱时, 碰到了一只杯子,结果杯子掉下来打碎了。
现在八页,总共五十七页。
❖ A2、有一个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亲出去了, 朱利安觉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于是他 拿着他父亲的钢笔玩。后来,他把桌布弄上了一 小块墨水渍。
❖ 2、搜集幼儿道德发展的相关案例,并试着用预 习过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
现在二十五页,总共五十七页。
前置作业的检查与汇报
❖ 1、各小组长检查前置作业的完成情况。 ❖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尝试在组内进行讨论、
汇报,为班级展示做准备。
❖ 3、各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
现在二十六页,总共五十七页。
儿童道德发展特点
现在三十六页,总共五十七页。
❖社会榜样
▪ 媒体 ▪ 家长调控
❖教师及其环境
现在三十七页,总共五十七页。
❖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使儿童 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能遵守社会规 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人。
❖ 个体内在良心的道德。这一阶段个体为了避免自责而不 是他人的批评,即遵从社会标准也遵从内化的理想。决 策的依据是抽象的原则如公正、同情、平等。这种道德 是以尊重他人为基础的。达到这一发展水平的人将具有 高度个体化的道德信念,它有时是与大多数人所接受的 社会秩序相冲突的。
现在二十二页,总共五十七页。
❖ 下面的案例体现了幼儿道德发展的什么特点?
❖ 案例1 韦祎与一群伙伴玩耍,其中闹了小矛盾, 竟听到她说了一句粗话,我们都很惊奇,也很 气愤,问她是从哪里学来的,她说:“是电视 里的阿姨叔叔说的。“
❖ 案例2 今天是周末,韦祎的爸爸在帮爷爷做事情, 妈妈在帮奶奶剪指甲,韦祎都看在眼里,下午, 奶奶刚进门,韦祎主动地帮助奶奶拿拖鞋。
柯尔伯格的理论
❖研究方法:两难推理故事 ❖研究结果: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现在十八页,总共五十七页。
柯尔伯格的3水平6阶段道德发展理论
❖ 前习俗水平。大约在学前至小学低中年级阶段。此 水平分两个阶段。
❖ 习俗水平。大约自小学高年级开始,此水平又分两个阶 段。
❖ 后习俗水平。大约自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开始。 此水平又分两个阶段。
柯尔伯格通过研究提出:
❖ 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在10岁以前大都处于第一种 水平,13岁以前多半数以上处于第二种水平,只 有极少数进入第三种水平;16岁以上30%进入第三 种水平。
❖ 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 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但具体到每个人,时间有 早有迟,这与文化背景、交往等有关。
7岁女孩的谈话记录:
❖ 问:哪一个坏些?
❖ 答:弄一大块墨水污点在桌布上的那个孩子。 ❖ 问:为什么?
❖ 答:因为污点大。 ❖ 问:为什么他弄脏了一大块?
❖ 答:因为要帮助别人。
❖ 问:为什么另外一个孩子弄脏了一小块? ❖ 答:因为他常常摸摸东西,他弄脏了一小块。
❖ 问:那么他们两个人谁坏些? ❖ 答:弄脏了一大块的那个孩子。
现在三页,总共五十七页。
▪ 道德包括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成分。
v 道德认知 v 道德情感 v 道德行为
现在四页,总共五十七页。
有关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 ❖皮亚杰的理论——对偶故事法 ❖柯尔伯格的理论——两难故事法
现在五页,总共五十七页。
皮亚杰的理论
❖1932《儿童道德的判断》 ❖道德认知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论
现在三十三页,总共五十七页。
❖影响幼儿道德发展的因素:
▪ 家庭及其父母 ▪ ——《曾子杀彘》
▪ 游戏及其活动 ▪ 通过游戏《找朋友》进行礼貌教育练习。
▪ 同伴及其交往
▪ 社会榜样 ▪ 教师及其环境
▪ 孟母三迁
现在三十四页,总共五十七页。
幼儿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
❖ 通过游戏《找朋友》进行礼貌教育练习。 ❖ 小航从未讲过脏话,但进入幼儿园没多久,妈妈
现在十四页,总共五十七页。
柯尔伯格的理论
❖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 (美,哈佛大学)自50年代末对皮亚杰的理论 框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系统的扩充。
❖柯尔伯格选用古代哲学家常采用的“假设两难 情境”,编制“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引发儿童 道德判断的工具。
现在十五页,总共五十七页。
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
❖ 案例四 明明是一个既聪明又听话的孩子。在学校, 他是老师的得意门生,因为他会按照老师的要求 去做一切事。比如,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做小 动作,作业要认真完成等等。在家里,他是一个 乖孩子,从不惹爸妈生气,爸妈让他做什么他就 做什么,因为听爸妈的话,除了会得到一点点好 处(比如买玩具给我,买好东西吃等)之外,重 要的原因是他觉得爸妈的话都是正确的,我只需 领旨行事就行了。
❖ B2、一次,一个叫奥古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父亲的墨 水瓶空了。在他父亲外出的一天,他想帮爸爸把墨水 瓶灌满,这样他爸爸回来就可以用了。但在打开即将 空了的瓶子时,他把桌布上弄上了一块墨水渍。
现在九页,总共五十七页。
❖请判断故事中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
❖这两个孩子中,哪个更坏些?为什么?
现在十页,总共五十七页。
❖ 模仿性。
现在二十七页,总共五十七页。
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
❖ 案例3 亮亮的玩具从不让其他小朋友碰,但爷爷 今天给他买了很多喜爱的零食,他非常开心,愿 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
❖ 情绪性。
❖ 幼儿的道德行为常受情绪的影响。
❖ 幼儿对道德行为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当 时个体情绪的满足程度。(开心时能够容忍他 人)
现在十一页,总共五十七页。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前道德阶段(3——6岁)
▪ 处于前道德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 的,还不能对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
❖“说谎”:幼小的孩子常常不具有道德的成
分。
▪ 原因:想象与现实的混淆、幻想、维护自尊、报复, 希望,美丽的欺骗、智力游戏、引起大人注意、父母 的谎言、逃避惩罚。
第四章第四节幼儿道德发展
现在一页,总共五十七页。
优选第四章第四节幼儿道德发展
现M在A二N页DY,-总LU共编五辑十七整页理。
2
儿童道德发展的概念
❖ 指儿童采纳各种原则,这些原则引导他们对特定行为 作出是非判断并依据此指导自己的行动。
❖ 道德规范包括两个方面:禁止做社会规定不允许做的 事;去做社会规定应该做的事。
❖ 他律性。幼儿认为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都是绝对的, 来自于外在的权威,不得不服从;判断的是非标准来 自成人。
现在二十九页,总共五十七页。
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 ❖ 皮亚杰对偶故事《那个更坏》中,幼儿认为无意中
打坏了十五个杯子的约翰,比故意犯错误打坏了 一个杯子的亨利更坏。 ❖ 具体性。 ❖ 根据人们行为的表面现象和某些外部特点及行为 的直接后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
现在三十页,总共五十七页。
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 ❖小结: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 ❖模仿性
❖ 他律性
❖具体性 ❖情绪性 ❖影响幼儿道德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现在三十一页,总共五十七页。
幼儿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
❖今天,多多(邻居家的孩子)要他妈妈 抱,多多妈妈真抱了,韦祎竟然很郑重 的对多多妈妈说:“妈妈,妈妈快放手, 他要自己走。”我很震动,大家都笑了。 (注:老师已经教过学生儿歌:妈妈, 妈妈快放手,我要自己走)。
现在十二页,总共五十七页。
❖道德实在论阶段(6——9岁):又称 道德的他律阶段
▪ 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 行为后果(打破杯子就是坏事),而不 考虑行为意向。故称,道德现实主义。
现在十三页,总共五十七页。
❖道德相对论阶段(9——11岁以后): 又称道德的自律阶段
▪ 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开始认识到道 德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 错,除了看行为结果之外,也要考虑当 事人的动机,故称之为道德相对主义。
竟然听见他骂人,问他从哪里学来的,他说:” 其他小朋友经常这样讲“。
现在三十五页,总共五十七页。
幼儿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
❖欣赏视频。 ❖讲解《英雄王二小》《闪闪的红星》等故事,
去感化幼儿,促使他们从小就敬英雄、学英 雄、做小英雄。
❖社会榜样。
❖重视榜样的作用本质上就是让儿童通过观察 学习,习得和表现良好的行为。
❖ 权威性与维持社会秩序的道德。这一阶段个体盲目地接 受社会习俗和规则,并且认为只要接受了这些社会规则 他们就可以免受指责。他们不再遵从其他个体的标准而 是遵从社会秩序。大多数个体都不能超越习俗道德水平。
现在二十一页,总共五十七页。
后习俗水平:自我接受的道德原则
❖ 契约、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道德。这一阶段 出现了以前阶段所没有的道德信念的可变性。道德 的基础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一致意见。因为它是 一种社会契约,当社会中的人们经过理智的讨论找 到全体中更多成员利益的替代物时,他是可以修正 的。
现在十六页,总共五十七页。
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
海因茨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 海因茨有责任和义务去偷药么?
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性命是否很 重要?
海因茨偷药是违法的。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 误?
仔细回忆故事中的情景,你认为海因茨最负责
任的行为应该是什么?为什么?
现在十七页,总共五十七页。
现在十九页,总共五十七页。
前习俗水平 ❖ 第1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定向。这种定向是为了逃避
惩罚而服从于权威或者有权利的人,通常是父母。 一个行动是否道德是依据他对身体的后果来确定的。
❖ 第2阶段:朴素的快乐主义和工具定向。这一阶段的
儿童服从于获得奖赏。尽管也有一些报偿的分享, 但也是有图谋、为自己服务的,而不是真正意义上 的公正、慷慨、同情和怜悯。它很像一种交易: “你让我玩四轮车,我就把自行车借给你。”
❖《曾子宰猪》的故事。
现在三十二页,总共五十七页。
曾子杀彘
❖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汝)还,顾反为女杀 彘(zhì)②。”妻适市来③,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
与婴儿戏耳⑤。”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婴儿非有知也,待 父母而学者也⑦,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⑧,是教子欺也。母欺子, 子而不信其母⑨,非所以成教也⑩。”遂烹彘⑾也。 ❖ 曾子的夫人去集市上去赶集,他的儿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 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 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小猪去杀。她就劝止说:“我 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这可不能开玩笑 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 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 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 啊。”于是把猪杀了,煮后吃了。
现在二十三页,总共五十七页。
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
与皮氏的共同点:
1、道德发展有一个固定的、不变的发展顺序;
2、肯定道德判断要以一般的认知发展为基础; 3、强调社会相互作用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
现在二十四页,总共五十七页。
前置作业
❖ 1、预习幼儿道德发展这一节的内容, 掌握幼儿道德 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情况。
现在二十页,总共五十七页。
习俗水平:习俗的规则与服从性道德
❖ 好孩子道德。在这一阶段,能获得赞扬和维持与他 人良好关系的行为就是好的。尽管儿童仍以他人的 反应为基础来判断是非,现在他们更关心他人的 表扬与批评而不是他人的身体力量。注意遵从朋 友或家庭的标准来维持好名声。开始接受来自他 人的社会调节,并依据个人违反规则来判断其行 为的好坏。
现在六页,总共五十七页。
❖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 研究方法:对偶故事
研究结果:效果论 动机论
现在七页,总共五十七页。
对偶故事法
❖ A1、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间里,家里 人叫他去吃饭,他走进餐厅,但在门背后有一把 椅子,椅子上有一个放着十五只杯子的托盘。约 翰并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东西,他推门进去,门撞 到托盘,结果15只杯子撞碎了。
两难故事法
❖欧洲有一个妇女患有一种特殊的癌症,生 命垂危。医生诊断后认为,只有本城药剂 师最新发明的新药—镭能救她的病。这个 药的成本约400美元,但是药剂师要价是成 本的10倍。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多方求援,请
求把药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赊账,但药 剂师说:“不行,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茨因此走投无路,竟铤而走险,在晚上夜 深人静的时候撬开了药剂师经营的药店,为妻 子偷走了药。
❖ B1、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他母亲外出 了,他想从碗柜里拿出一些果酱,但是放果酱的 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他试图取果酱时, 碰到了一只杯子,结果杯子掉下来打碎了。
现在八页,总共五十七页。
❖ A2、有一个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亲出去了, 朱利安觉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于是他 拿着他父亲的钢笔玩。后来,他把桌布弄上了一 小块墨水渍。
❖ 2、搜集幼儿道德发展的相关案例,并试着用预 习过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
现在二十五页,总共五十七页。
前置作业的检查与汇报
❖ 1、各小组长检查前置作业的完成情况。 ❖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尝试在组内进行讨论、
汇报,为班级展示做准备。
❖ 3、各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
现在二十六页,总共五十七页。
儿童道德发展特点
现在三十六页,总共五十七页。
❖社会榜样
▪ 媒体 ▪ 家长调控
❖教师及其环境
现在三十七页,总共五十七页。
❖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使儿童 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能遵守社会规 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人。
❖ 个体内在良心的道德。这一阶段个体为了避免自责而不 是他人的批评,即遵从社会标准也遵从内化的理想。决 策的依据是抽象的原则如公正、同情、平等。这种道德 是以尊重他人为基础的。达到这一发展水平的人将具有 高度个体化的道德信念,它有时是与大多数人所接受的 社会秩序相冲突的。
现在二十二页,总共五十七页。
❖ 下面的案例体现了幼儿道德发展的什么特点?
❖ 案例1 韦祎与一群伙伴玩耍,其中闹了小矛盾, 竟听到她说了一句粗话,我们都很惊奇,也很 气愤,问她是从哪里学来的,她说:“是电视 里的阿姨叔叔说的。“
❖ 案例2 今天是周末,韦祎的爸爸在帮爷爷做事情, 妈妈在帮奶奶剪指甲,韦祎都看在眼里,下午, 奶奶刚进门,韦祎主动地帮助奶奶拿拖鞋。
柯尔伯格的理论
❖研究方法:两难推理故事 ❖研究结果: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现在十八页,总共五十七页。
柯尔伯格的3水平6阶段道德发展理论
❖ 前习俗水平。大约在学前至小学低中年级阶段。此 水平分两个阶段。
❖ 习俗水平。大约自小学高年级开始,此水平又分两个阶 段。
❖ 后习俗水平。大约自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开始。 此水平又分两个阶段。
柯尔伯格通过研究提出:
❖ 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在10岁以前大都处于第一种 水平,13岁以前多半数以上处于第二种水平,只 有极少数进入第三种水平;16岁以上30%进入第三 种水平。
❖ 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 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但具体到每个人,时间有 早有迟,这与文化背景、交往等有关。
7岁女孩的谈话记录:
❖ 问:哪一个坏些?
❖ 答:弄一大块墨水污点在桌布上的那个孩子。 ❖ 问:为什么?
❖ 答:因为污点大。 ❖ 问:为什么他弄脏了一大块?
❖ 答:因为要帮助别人。
❖ 问:为什么另外一个孩子弄脏了一小块? ❖ 答:因为他常常摸摸东西,他弄脏了一小块。
❖ 问:那么他们两个人谁坏些? ❖ 答:弄脏了一大块的那个孩子。
现在三页,总共五十七页。
▪ 道德包括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成分。
v 道德认知 v 道德情感 v 道德行为
现在四页,总共五十七页。
有关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 ❖皮亚杰的理论——对偶故事法 ❖柯尔伯格的理论——两难故事法
现在五页,总共五十七页。
皮亚杰的理论
❖1932《儿童道德的判断》 ❖道德认知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论
现在三十三页,总共五十七页。
❖影响幼儿道德发展的因素:
▪ 家庭及其父母 ▪ ——《曾子杀彘》
▪ 游戏及其活动 ▪ 通过游戏《找朋友》进行礼貌教育练习。
▪ 同伴及其交往
▪ 社会榜样 ▪ 教师及其环境
▪ 孟母三迁
现在三十四页,总共五十七页。
幼儿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
❖ 通过游戏《找朋友》进行礼貌教育练习。 ❖ 小航从未讲过脏话,但进入幼儿园没多久,妈妈
现在十四页,总共五十七页。
柯尔伯格的理论
❖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 (美,哈佛大学)自50年代末对皮亚杰的理论 框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系统的扩充。
❖柯尔伯格选用古代哲学家常采用的“假设两难 情境”,编制“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引发儿童 道德判断的工具。
现在十五页,总共五十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