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法律进社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全市“法律进社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
刚才,xxx副局长传达了省厅会议精神,对我市开展“法律进社区”工作进行了部署。

我完全同意,请各地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组织和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力量,形成合力,抓好落实,切实推动我市“法律进社区”工作发展。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我市开展“法律进社区”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从抓试点到全面推开、逐步发展,“法律进社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进一步增强了社区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提高了居民的法律素质,提高了社区法治化管理水平。

同时,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纠纷,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为促进我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奠定了较好的法制基础。

各地做了大量实在的工作,也创造出一些好的经验做法。

如市、各区公证处积极组织开展“公证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现场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办理公证业务,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普遍欢迎;xx、xx、xx区局充分发挥律师资源优势,采取律师所和社区挂钩共建、设立法律服务点、举办法制讲座、开展法律知识有奖竞赛等形式,切实为居民提供及时便利的法律服务;顺德、高明区局发挥普法讲师团、司法所的作用,开展法制讲座、编印普法资料
送到居民手上,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一些区局还协调公安、民政、计生、关工委、消防等部门,形成合力,共同将“法律进社区”做好,这些好的经验做法,切实提高了我市“法律进社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这里,我想着重谈一下目前我市开展这项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各地在“法律进社区”工作方面注意力不够、工夫下得不够,主管领导还没有充分重视起来,一些好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发挥,一些经验和做法没有很好的总结推广。

二是各地还没有真正落实好司法部的“四个一”,即每个街道社区(居委会)设一个法制宣传专栏;每季度在市民学校上一堂法制课;每个街道社区(居委会)配一套法律图书;每个街道社区(居委会)建立一支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

三是“法律进社区”工作还没有切实规范起来。

司法行政机关对社区的指导还不够,一些社区法制宣传栏布局凌乱、内容陈旧,法律图书没有及时更新、法制宣讲队伍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是协调其他职能部门参与此项工作力度不够,“法律进社区”工作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一些地方司法行政机关单兵作战,没有很好协调公安、民政、计生、消防、妇联、共青团等部门作用,共同来做好此项工作。

存在的问题,各地务必要高度重视,逐一解决。

二、采取切实措施,推进我市“法律进社区”工作
(一)提高对“法律进社区”的重要性认识。

随着我市
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要实现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大城市以及富裕安康、和谐佛山这个宏伟目标,社区作为新型的社会管理模式,其职能和作用日益凸显,它既是城市基层政权组织联系居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的落脚点。

当然,社区也是各类群体的汇集和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各样的矛盾纠纷多发生在这一群体,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越来越多,对法律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就为“法律进社区”提供了工作空间。

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有利于提高管理者依法管理社会经济事务及各项事务的能力,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和主义翁意识,有利于依法保障社区居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加强党的执政地位的群众基础。

因此。

我们各地要切实重视这项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素质,使广大社区居民树立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社区事务的观念,确保各类矛盾、各种纠纷化解在社区、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建设富裕和谐佛山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抓好“法律进社区”各项工作落实。

一是要抓好阵地建设,把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法律进社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搞一阵风、走过场,而要建立阵地,搭建工作平台,各地要找出几个条件具备的社区做试点,以点带面,切实将本地区的“法律进社区”搞起来,真正落实好司法部“四个一”的要求,设一个法制宣传专栏;
每季度在市民学校上一堂法制课;配一套法律图书;建立一支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

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

各地普法部门可以与律师事务所联合先行对社区进行调查摸底,了解居民的法律需求,然后针对社区实际、不同普法对象开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民法通则》、《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与居民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居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三是要发挥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工作者作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法律服务。

社区居民一般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房产纠纷、劳动保障、邻里冲突、婚姻家庭等,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残疾人、困难群体,他们特别需要法律服务和社会救助,因此,要切实发挥律师、公证等资源优势,采取律师所和社区挂钩、设立法律服务点等形式,在社区开展设立“律师接待日”、举办法制讲座、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和法律咨询等活动,切实为居民提供及时便利的法律服务。

禅城、南海区这几年在这方面有一些很好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市普法办要组织推广这些好的经验做法。

四是要建立一种联动机制,协调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

“法律进社区”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各级文明委、综治委,以及公安、民政、计生、消防、妇联、共青团、关工委、司法行政等部门都负有责任,我们司法行政部门是“法律进社区”活动的主要协调实施部门,对这项活动的开展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单兵作斗,要积极协调各部门,协同行动,全力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

同时,我们自身也要形成合力,要把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安置帮教以及律师公证等力量整合起来,齐抓共管,把“法律进社区”活动开展好。

(三)搞好“三结合”,整体推进“法律进社区”工作。

“法律进社区”工作是社区依法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地各单位要统筹兼顾,把抓好“法律进社区”工作与当前社区其他工作结合起来,整体推进,(上接第10页)共同提高。

一是要把“法律进社区”工作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结合起来。

社区处在预防和调处社会矛盾中的第一线,“法律进社区”工作要紧密结合这个实际,通过普法不断提高居民的法律素质和综合素质,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社区事务的观念,提高社区管理人员运用法律武器调处纠纷的能力,使各类矛盾、问题化解在社区、解决在萌芽状态,并致力于树立社区精神文明新风,改善社区生活环境,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推进社区的和谐稳定。

二是要把“法律进社区”工作和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结合起来。

按照省、市维稳及综治委要求,今后一段时间,我市要全面加强社会治安防空体系建设,抓好出租屋管理机制建设、盗抢机动车案件防控工作等,强化以各种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的治安巡逻工作机制,推动群防群治力量的有
机整合和规范管理。

我们“法律进社区”工作也要着眼于充分发动社区群众,依法开展治安防控进行宣传,要结合社区管理中出现的情况,如出租屋管理问题等,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教育和管理,增强他们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以确保广大社区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三是要把“法律进社区”工作和各项整治工作结合起来。

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开展加强禁毒工作、流动人口管理、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狠抓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做好学校及周边治安问题专项整治等各类综合治理工作。

我们开展“法律进社区”工作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些专项综治工作的要求,不断扩大工作的覆盖面。

要把这些工作,作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工作来抓。

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形式,促进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不断向社区延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