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中国网络文学跨文化传播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第4期边疆经济与文化
(总第196 期)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No. 4. 2020 General.No.196
新媒体时代中国网络文学
跨文化传播的思考
曹胜强
(重庆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402160)
摘要:网络文学是新时代中国跨文化传播的一扇窗户,起到与其他民族沟通感情、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作用。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渊源,注定了中国网络文学出海中有一些固有的问题不能轻易地为目标国文化所理解同时,新媒体时代,纸媒等传统弱联系媒体正在为微信、Q Q等强联系媒体所替代,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网络平台的本地化、打造网络影视剧改编、促进智能翻译等途径,才能促进网络文学的广泛传播,“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网络文学;文化传播;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1206.7; G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409 (2020) 04-0098-03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与盛行,中国网络 文学异军突起,取代了报纸、杂志、书籍等纸媒 体,成为普通大众,尤其是青年人,阅读文学作品的 主要形式。

同时,因其通俗性、娱乐性和即时性的 特点,网络文学也受到了海外读者的追捧。

据 〈(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大数据报告》统计,目前我国网络文学出海规模已经达到300多亿元,涵 盖了 14种语言和4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与人数和受众都达到一个新高度%
中国网络文学承载着与世界人民友好沟通,传 播中国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 的重任,其重要性已经随着中国文化输出战略,上 升到国家层面。

2015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 总局印发了〈漢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 见》,明确提出,中国文化要“开展对外交流,推 动‘走出去’”I因此,在现阶段对网络文学跨 文化传播进行分析和思考很有现实意义。

一、中国网络文学跨文化传播的困境
目前,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存在翻译作品 数量井喷与翻译质量参差不齐的矛盾。

一方面,海 外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充满好奇感。

功夫、孔 子、熊猫、瓷器、高铁、华为等中国元素都是吸引 外国读者了解中国的重要原因。

伴随着中国综合国 力的增强,网络文学在海外市场上的地位也与日俱 增,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据媒体报道,一位 法国读者在看了中国网络武侠小说译本以后,热血澎湃,专程来华体验中国文化,学习武术。

2014年 更有一名美国小伙凯文•卡扎德,痴迷于中国网络 武侠小说〈墙;龙>〉而最终忘掉了失恋的痛苦,成功 戒掉了毒瘾。

还有外国读者在网络平台上反映,自己在父亲癌症去世以后,差点自杀,正是中国网络 小说让自己度过了那段痛苦的岁月。

虽然网络小说的海外传播而产生积极影响的案 例不胜枚举,但外国读者在阅读中国网络小说的时 候,也存在很多困惑和不解。

究其原因,固然有部 分网文翻译者文化水平不高的因素,但最主要原因 的还是中西方文化固有的差异。

网络文学在由汉语 向其他语言转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文 化知识的翻译和理解问题,这些问题只有在对中国 文化体验或者学习的基础上才能被理解。

(一)读者语言中指代物的缺失
在中国传统文化输出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莫 过于翻译,因为中西方文化各异,很多中国文化所 特有的元素,在西方文化中找不到对应的词汇。

因此在将这些中国特色的元素精确地传递给西方读者 时,翻译者需要对中国文化非常了解,并且试着去 找到它较为接近的对应物。

事实上,随着中西方官 方和民间交往的日趋紧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已经 能够被西方读者理解,例如“阴”“阳”“道”“节气”等概念,中文的拼音已经作为新的英文词 汇,如T a o、Y in、Y a n g等,西方很多读者之间甚 至以道友相称。

也有一些元素不容易翻译,例如,西方男青年最喜欢的仙侠、玄幻小说中所出现的
收稿日期:2020-02-18
作者简介:曹胜强(1978—),男,陕西凤翔人,讲师,硕士,从事跨文化传播研究。

I98 |BIAN JIANG JING Jl YU WEN HUA
“一炷香的工夫”“四象八卦”“妖魔鬼怪”“经 脉”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

因为这些元素或是表 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或是表现了中医理论,或 是五行八卦等内容,涉及面广,含义抽象,如果不 对中国文化有切身的体验或深人学习,很难理解其 中的含义。

此外,还有一些词汇或者因为时代的变迁,已经不复存在,或者正在逐渐远离现代文明,不为西 方文化所了解。

要翻译这些词汇也需要一定的跨文 化意识。

例如,三纲五常、大字报、红小兵、炕 等,准确地翻译这些中国元素的词汇,需要一定的 智慧和创造力。

(二) 网络文学词汇的本意重叠
中西方文化中有很多本意重叠的元素。

比如就 亲属关系而言,因为长期以来儒家思想的影响,人 们长幼有序,内外有别。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 爸爸的姐姐或者妹妹,妈妈的姐姐或者妹妹,爸爸 的哥哥或者弟弟的妻子,妈妈的哥哥或者弟弟的妻 子用不同的词汇来称呼,以显示她们与自己不同的 亲疏关系[31。

中国长期以来都是父系氏族社会,父 亲一方的关系与母亲一方的关系对个人的重要程度 很不一样。

虽然随着社会的变迁,这种认识已经有 了些许改变,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根深蒂 固,不容易改变。

在西方文化中,所有上述人际关 系对于个人的重要性是一样的,没有亲疏之分,因此,英语中只用一个单词aunt来涵盖所有这些关 系。

同理,“雪”这个单词在中国文化中以及在西 方很多文化中,只有有限的几个词汇来代替其含 义,但对于生活在冰雪世界的爱斯基摩人而言,雪 对于他们有着对于我们的不同概念和感受。

据称,爱斯基摩人关于雪的词汇就有五六十种。

因此,在 将中国元素转化为英语时,需要跨文化意识,要做 到在表达汉语意思的同时,让西方读者没有陌生 感,对其翻译作品有深刻的认同。

(三) 语言符号有同样的本意、不同的隐含意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对于相同的事物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

这些事物 已经带有深深的历史或者宗教色彩,不为其他文化 的人们所理解。

例如,龙是中国文化的图腾,在一 些玄幻、仙侠小说中,也经常出现“龙”这个词。

中国人以龙为傲,龙代表着繁荣、幸运。

因此,在 中国文化中,人们用“龙马精神”“龙腾虎跃”,“龙飞凤舞”等词汇来表达繁荣昌盛、吉祥如意,但就是这么一个意象,在西方文化中却有不同的理 解。

根据西方〈偏示录》记载,龙是邪恶的,是撒 旦的化身。

天使将它捆绑一千年,扔在无底坑里 面,并将无底坑关闭,用印封上,不让它为害列国。

这种形象和教义存在于基督教教义以及相关的 一些文艺作品和文化中,故西方人对于对龙一直有 着一种天生的排斥感。

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如果使 用西方人所创造的dragon—词来代表龙,就与他们 大脑中的意象完全吻合,对所要表达的元素产生排 斥。

事实上,中国神话中的龙与西方宗教文化中的 龙是不同的两个事物,它是正面的、积极的,能为 百姓降雨,解除干旱。

同时,它也代表着尊贵,是 皇族专有的符号。

在这种情况下,要将中国文化中 的意义准确传达,最好使用Long这一中国特色的 表达,才能达到我们想要表达的结果。

事实上,类 似的方法翻译学家经常在使用。

例如,在翻译“亚 洲四小龙”的时候,为了避免西方人心中对dragon 一词的意象,英文翻译为“four tigers”(四小虎)。

(四)在一种文化中有隐含意,在另外一种文 化中没有
这种情况也不在少数,生活中比比皆是。

比如 就中国文人吟诗作画时最喜欢的意象“月亮”来 说,在中国,圆月代表着团圆、和睦。

因此在农历 的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总是会和家人一起欣赏天 空的一轮明月,或者把酒言欢或者吟诗赋词,表达 一家团圆的喜悦或者在背井离乡中表达对家人的思 念。

而圆月对于西方人而言,只是一种自然现象,看到圆月也不会产生思乡的情感。

在很多网络小说中,都有对着月亮吟诗作赋的 场景。

在翻译者将这些古诗翻译为目标国语言时,如果对中国文化有深入的了解,表达得好,就能很 好地传递出中国人热爱和平、重视家庭和友谊以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广阔胸怀;相反,如果表达不当,则会让人不知所云,极大地影响原 作的感染力。

例如,网络小说《长生界》中就有作 者原创的诗句:“一捧伤心泪,望月怀远时。

威名天 下晓,惨淡几人知?死城幽囚后,孤屿复生迟。

天地 虽依旧,身心俱已疲。

”欧美的读者对这些诗句翻 译的反应大相径庭。

有些了解月亮等意象的特别喜 欢,他们觉得古诗让自己更了解中国,也变得越来 越喜欢中国文化了;而有些对月亮的隐含意了解不 深的读者,则觉得古诗句这部分有些累赘,想快速 地略过,进人下一章节阅读。

二、中国网络文学跨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鉴于中西方文化意象的差异,在网给文学出海 中,翻译者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 中国网络文学的影响力。

(一)提高文学作品的“本地化”水平
在将中国的优秀网络作品向海外市场推广时,需要寻找优质的合作伙伴,优秀的翻译者以及网络 出版机构,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海外文化的无缝对
BIAN JIANG JING Jl YU WEN HU A「99
接和深度融合。

实际上,目前很多网络作品在国外 的传播都是通过读者的自发翻译而进行的。

这些翻 译者或者有在中国生活或工作的经历,或者是研究 中国文化的汉学家,或者本身就是外籍华人,他们 是中国文化和当地语言的完美结合体,能够对于具 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进行精确的翻译和解释,为海外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将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很好 地传播出去。

不同于国内,国外的出版业十分发达,海外读 者大都习惯于阅读纸质书或者在Kindle上阅读,使 用手机阅读小说的读者要少很多,所以如要增强中 国网络文学的影响力,与国外出版社和电子书领域 的合作势在必行。

同时,国内相关网站也需要与国 外的网络平台加强联系,协同合作,打造自己的网 络文学作品集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于一体的产业 链,并加强对国外盗版网站的打击,以维护自己的 切身利益。

(二)打造网络影视剧改编
网络文学的传播只是文化传播的一部分,要增 强传播的效度和广度,照顾其他阅读习惯的读者,还需要依赖影视剧的传播。

目前,中国电视剧正逐渐走出国门,被国外观 众认可。

比如,中国网络改编剧概嬢传》在美国 主流电视台播出时,就受到了美国观众的大力追 捧,甚至有观众痴迷到“看不懂字幕就裸看”的地 步。

在韩国和日本播出时,再次受到了狂热的追 捧,连很多韩国明星也在追剧。

网络改编剧《步步 惊心》更是如此,在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人气爆棚,还被国外的中文学习网站评为最适合用来学习中国 普通话的电视剧第二名。

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 代>〉2012年在非洲坦桑尼亚播出的时候,达到了万 人空巷的地步,一时间“毛豆豆”成为坦桑尼亚的 热门人物,众人皆知。

由此可见,改编后的影视剧 有着比网络文学更好的传播效果,如果能够将网络 剧较好地改编,就能极大地提高传播的影响力。

(三)促进人工智能翻译和人工翻译的有效结 合
目前,随着神经翻译的发展和语料库的充实,人工智能翻译的准确性已经越来越高。

对于阅读网 络小说这种精确度要求不高的任务,翻译质量基本 上能够保证,但是人工智能翻译在目前还不能完全 取代人工翻译,因为人工智能翻译主要依赖语料 库,可是在某些领域,语料库的建设并不完善,属于机器翻译的“空白区”。

另外,一些小众的语言,也存在语料少的问 题,不能实现完全的人工智能翻译。

所以,在网络 文学翻译过程中,必须将人工智能翻译和人工翻译 结合起来。

同时,也应该对人工智能翻译不断地升 级和完善,以进一步地提高翻译质量,实现中国文 化与外国文化的深度融合。

除了有组织的翻译团队,还可以鼓励海外自发 的翻译团队进行翻译,其实很多网络文学在海外的 传播都是海外读者在追文的过程中,由于对作品太 过于渴望,迫不及待而进行自发翻译的。

这些读者 很多本身都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国内 的网络文学团队可以在对其翻译作品进行审核的同 时,对其翻译进行一定的奖励,鼓励其继续进行翻 译工作,传播屮国的文化。

三、结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网络文学展现出愈发显著的 跨文化传播优势,它通俗易懂,具有强烈的交互 性,是跨文化对话的有效方式之一。

网络小说出 海,不仅有利于我国出口创汇,还有利于提高我国 的文化软实力,增进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的了 解。

受制于中西方词汇本意和隐含意不对等的现 实,我们可以通过翻译的本地化和网络文学的影视 改编以及将人工智能翻译与人工翻译结合的途径,从而实现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去”“讲好中国故 事”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艾瑞咨询.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大数据报告[R].北京:艾瑞咨询研究院,2019.
[2]张盈.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状况的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8.
[3]王维波,车丽娟.跨文化商务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任大顺]回BIAN JIANG JING Jl YU WEN HU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