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发小班幼儿科学探究性游戏兴趣的几点尝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正文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

”也就是说,“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应该是一个以幼儿为主体的探索过程,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主动地去接触周围物质,主动地去探索周围物质,主动地去思考所发现的现象与问题。

”法国大文豪雨果也曾说过一句名言:“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

”在学前教育小班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有趣的科学探索性游戏发掘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我觉得科学教学对我来说是一大难题,通过网络及一些专业著作,我接收和学习了很多的先进科学教育教学的理念和经验,我园又是一所以科学探究性游戏为课题的园所,结合本园及班级情况,经过一年的课题研究,平时工作中我主要针对在科学教学和区域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探索性游戏这一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

1 园所及班级共同创设游戏化的科浅谈激发小班幼儿科学探究性游戏兴趣的几点尝试
江景雅 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幼儿园 215123学探究性情境 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在学期初我们设计了一个富有探索性的科学区域游戏环境,在幼儿游戏中进一步调整创设游戏化的科学探究性情境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之中,感受科学的奥秘。

平时在班级科学区域游戏中,我提供各类游戏化的探究材料,让幼儿在看看、摸摸、捏捏、敲敲中摆弄材料,帮助幼儿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比如,在一课三研“有趣的泡泡”中,我先让幼儿用吸管、自制的泡泡水自主探索性地玩“吹泡泡”游戏。

发现幼儿在短短的15分钟内兴趣十分高涨,于是我在班级科学区里提供了铜丝、粗吸管等探究材料,让幼儿在科学游戏中用这些材料探究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幼儿通过铜丝绕出各种形状制作不同的泡泡器,幼儿在多次比较后发现无论自己绕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器,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

游戏化的探究材料能够有效帮助幼儿认识事物,发现科学的奇妙,积极建构科学知识。

著名生物学家威哥里伏斯曾回忆,在他五岁时获得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他当时把一只毛毛虫关在瓶子里,它吐丝结茧,几天后,竟惊奇地出现了一只蝴蝶。

实际上,威哥里伏斯童年时的发现在很久之前别人就发现了。

然而这个普通事情的连续兴趣使得他晚年发现了保幼激素。

所以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应把教育的出发点从教材转向幼儿,开发和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扩展成为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生成科学探究性游戏活动,有助于小班幼儿理解各种简单的科学原理。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40年代就说过:“大自然是知识的宝库,是活教材。

”让幼儿亲临大自然,充分运用他们的感官,看看、闻闻、听听、摸摸,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知。

我园的环境非常美丽,种了各种不同植物,自然也有不少小动物,每天带着孩子们散步,孩子们对所有的植物都有极大的好奇心,又一次下过大雨,他们发现跑道上有了一只蚯蚓,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这是什么啊?”“不知道,好像一根绳子。

”“不是,像歪歪扭
扭的线。

”“去问问老师吧!”……想想也
是,其实身为80后的我,也是要到初中生物课解剖时才真正认识到什么是蚯蚓,更别说这帮00 后的孩子了,我们生活的城市中裸露的土壤越来越少,更别提那些生长在土壤里的小动物了,当然能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

于是我抓住了发生在幼儿身
边的小事情,积极回答孩子提出各种各样
的问题,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爱科学、学
科学的教育,这样不仅能激起他们思考、想象的事、物、情景,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培养幼儿自主探索能力,通过在家和父母一起寻找蚯蚓的知识,到园后大家分享找到认识蚯蚓的经验,帮助幼儿提升对蚯蚓生活习性的了解。

小班幼儿天生好动,好奇心强,种植和饲养是幼儿很感兴趣的活动。

我们班级不仅有自己的小农庄种植青菜,还有一个“趣味自然角”,不同季节孩于会拿来自己喜爱的动物,不过我发现孩子最感兴趣的还是蝌蚪和蚕宝宝,通过饲养它们,幼儿发现了动物的变异,于是我就制作了《青蛙成长日记》《蚕宝宝成长日记》和《蝴蝶成长日记》,里面记录了这些动物的成长过程,幼儿愿意积极阅读这些书,同时每天认真观察自己饲养的小动物,对动物的成长充满好奇心,了解了小动物的习性、生长变化的规律和饲养方法。

在创设探究性环境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只有巧妙、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为幼儿提
供适宜的、发展性的环境,才能真正促进
幼儿的发展。

2 参与科技大空间活动提供多种科
学探究性游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我园的科技大空间里提供了大量结合全园教师智慧设置的不同科学探究性游戏材料,在每次游戏时间里教师提供充足的时间,定期让幼儿动手反复操作做一些好学易做的游戏,结合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让他们操作各种小实验,让孩子自己发现、判断,找出问题的答案,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使游戏活动成为幼儿主动探索活动。

在做“会跳舞的娃娃”的小实验中,我先让幼儿用海洋球去吸纸娃娃,很多幼儿在试了几次后都说:“纸娃娃不会跳舞的。

”我说:“你们还记得上次牛津E

方面下功夫,而忽略了实践操作方面的能力的提高;另外,专职实训教师在理论教学的方面能力比较欠缺,而操作方面的比较突出。

要进行一体化教学,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要具有较熟练的实践技能。

所以专业课教师要通过各种培训、下厂实习等学习机会,逐渐成长为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习操作的“双师型”教师。

我们要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 “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逐渐转变为引导式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2.5 “教学做合一”需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以往《电子测量》课程的考核偏向于理论考试,而对实践操作的考核是忽略的,导致教学质量评价很不全面。

因此,需要对课程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可以从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个方面着手,
逐渐完善考核方法。

对于理论知识的考核可以采
用结果评价,可以采取理论考试的方法,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给出相应的评价。

而操作技能需要从过程考核入手,根据学生对操作技能掌握的情况给出不同成绩评价。

在具体实施阶段,可以先要研究确定评价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设定评定指标。

同时,量化各项指标,使各项指标的分值更加客观真实,使教学质量评价体第更加合理。

特别要提高对操作技能的考核比例,注重学生操作规范的评价, 这样使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就有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显著。

总之,运用“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要紧紧把握课程改革的动态,创新地应用新教学方法;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理实一体化教学应用到实践教学中,
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