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干部心理资本、隐性知识共享和心理契约的关系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学生干部心理资本、隐性知识共享和心理契约的关系
探究
高校学生干部心理资本、隐性知识共享和心理契约的关系探究
李倩于来
摘要:高校学生会组织的建设工作能够有效促进高校的文化思想向学生普及传播,同时通过开展学生干部工作还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党支部党建工作。
高校学生干部作为精英和骨干力量在学校和党组织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资本、隐性知识共享和心理契约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将能促使学生干部思想觉悟得到提升,使其更好地服務于学校工作和学生发展。
因此,本文通过讨论学生干部心理资本、隐性知识共享与心理契约三者的构建与调节关系,并提出一定的实施措施,能够为提升高校学生干部的心理素质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心理资本;隐性知识共享;心理契约
一、引言
随着社会文化素质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更加关注于知识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相互转化,而忽视了对人才精神或心理方面的关注及引导。
根据对现阶段高校学生会的工作生态环境观察发现,学生干部的心理契约与其心理资本及隐性知识共享间产生着一定联系,通过构建心理契约,将有效促进对学生干部心理资本与隐性知识共享进行调节,使学生干部能够更加认真负责地完成学生会的相关工作。
而对于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的构建培养,应首先明确学生干部在高校工作中的意义及作用,从而才能进一步对心理契约在学生干部心理资本与隐性知识共享中的调节进行深入研究。
二、高校学生干部的作用
培养高素质水平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是高等教育最基础的培养目标,而高校学生干部的工作则是为实现该培养目标提供基本保障。
在高校文化思想传播方面,学生干部在思想文化传播工作中的作用将能够有效改善由高校直接向学生传达时的不明确和执行率低等问题,通过由学生干部作为中间者将高校过于严
谨书面化的思想精神内容转换为学生们更易于理解的语言文字,此外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因为不具有等级和年龄差异,对于同龄人的工作也会更加理解认可。
在学生管理方面,高校学生干部是从广大优秀高校生中经过严格选拔挑选出的精英人才,因而学生干部的自律性和自控性强于一般学生,可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相关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般而言,学生干部对学生的管理比来自高校或辅导员的管理更具优势,一方面是由于高校或辅导员不太能从学生的角度来观察突发事件;另一方面是高校直接对学生进行管理将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被约束的心理,在这种心理驱使下会迫使学生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而通过学生干部对学生展开柔性管理则能避免出现这些问题。
学生干部的工作就是为了促进学生与高校或教师的联系,通过学生干部在学习生活中收集其他学生的意见信息,将高校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辅导员。
发挥先锋示范性是高校学生干部的重要作用,选举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学生作为学生干部将能激励更多的学生去提升自身的能力,促进共同进步。
学生干部在高校的建设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现阶段高校学生会组织还存在学生干部实际工作与心理预期不符等心理素质低的情况,从而大大降低了高校学生干部的胜任力。
三、心理契约的调节作用
(一)对学生干部心理资本的调节
就学生干部的工作而言,如果排除民意或指派因素,促使学生去执行学生干部工作、承担学生干部责任的动力在于通过学生干部这项工作能够为学生日后就业或继续学习带来一定的优势。
学生干部工作作为一项任务型的工作应当满足公平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由此心理契约将会在学生的心理资本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方面,通过健全高校学生会组织的管理制度来更加规范地对学生干部的行为进行约束控制,并形成一定的考核来使得学生干部的心理资本预期得到提升,使学生干部能长期持久地服务于学生会组织。
另一方面,可以从培养学生干部的责任感出发,让学生干部清晰自己的价值和职责,学生干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提升将能促进形成心理契约。
学生干部在学生会组织中一旦形成良好的心理契约,将能更好地对学生干部的心理资本进行调节,让学生干部从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找到促进个人成长的心理资源。
(二)促使学生干部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形成
学生干部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形成需要学生干部在工作中找到需求所在,这些需求内容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为正相关。
因此为了保持学生干部知识储备的有效输出,将个人隐性知识转化为公共生产资料则需要学生会组织采取并严格执行一些激励措施,而学生干部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形成又与其心理资本有关,心理资本的调节依赖于心理契约作用。
因此,心理契约作为心理资本与隐性知识共享的中介,是促使形成学生干部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最有效方式。
通过维持良好的心理契约将能消除学生干部在学生会组织中工作时的不安感而降低隐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是相互的,如果一方不积极有效地提供自身隐性知识,则会阻碍双方在合作中获取利益。
此外,学生干部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形成并不仅仅是因为心理资本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学生干部的个人隐性知识不便于被发现,通过完善学生会组织的自由沟通渠道,能够促进学生干部进行相互交流,将使学生干部产生一定的归属感,通过发挥自我实现意识来促进隐性知识共享。
四、促进学生干部形成心理契约的措施
高校学生干部心理资本和隐性知识共享,离不开心理契约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因此促进学生干部心理契约的形成与构建,将使学生干部在学生会组织中发挥其先锋作用。
心理契约的形成与建立需要高校学生会组织通过定期开展学生干部交流会议、建立健全激励制度和精细化工作3个方面进行改进优化。
在定期开展学生干部交流会议方面,通过开展会议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干部的相互交流,使学生干部在组织的人际交互中不断优化提升自身的心理资本,同时在交流中发现并分享自身的隐性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会议活动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干部的思想觉悟,使学生干部更加勇于承担学生会的工作。
在学生会组织中建立起健全激励制度将能有效提升学生干部的心理资本与形成隐性知识共享意愿,通过激励制度可以最为直接地为学生干部建立起心理契约,并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使学生干部的隐性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使学生干部的需求得到满足。
在精细化工作内容方面,学生会组织在安排学生干部的时应从心理资本需求角度进行考虑,并强调人际交互对心理资本的导向作用,为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不同层次的工作,并尽可能在一项工作中多安排学生干部,这样既能满足学生干部的心理资本需求,又能在相互交流中实现自
身隐性知识共享。
五、结语
高校学生会组织对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影响,应当从学生干部心理契约的形成构建出发,通过学生干部心理资本的優化提升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形成,将促进学生干部在高校建设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让校园文化、师生交流、信息传达等工作高效进行,还能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